唐天壇

唐天壇,始建於隋朝,為隋唐皇帝祭天的場所。

唐天壇,始建於隋朝,位於長安南,為隋唐皇帝祭天的場所,也稱圜丘

參見

天壇據文獻記載,唐圜丘初建於隋,唐代沿用了近300年,比北京天壇早一千多年,是全國保留下來的唯一一處早於清代的圜丘遺址。《舊唐書》記載說“武德初定令,每歲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以景帝配,其壇在京城明德門外道東二里”,明德門是唐長安廓城南牆正門,其遺址曾發掘過,圜丘遺址在明德門遺址東950米處,約合唐代的二里,與文獻記載相符。
唐圜丘遺址發掘面積4800平方米。圜丘遺址高出現代地面8米,發掘顯示,圜丘為4層圓壇,第一層(最底層)圓壇面徑約54米,第二層面徑約40米,第三層面徑約29米,第4層(頂層)面徑約20米,各層層高1.5—2.3米不等,每層圓壇都設有12個上台的階梯通道,稱為陛。12陛均勻地分布在圓壇四周,可能是反映天上十二個方位,唐代文獻是以十二辰稱呼陛的,即子陛、醜陛、寅陛、卯陛、辰陛、巳陛、午陛、未陛、申陛、酉陛、戌陛、亥陛,子、午、卯、酉陛又稱北、南、東、西陛,發掘表明,午陛(南陛)比其它十一陛要寬,應為皇帝登壇的階道。唐代圜丘的築造方式很特別:整個壇體沒有一磚一石。全部素土夯築,台壁和台面均用黃泥抹平,所有外露部分又都抹上了一層和有穀殼、秸稈的白灰面,白灰面厚0.4—1.1厘米,外觀潔白神聖、質樸大方,自唐高宗至昭宗近三百年間,唐代17位皇帝都親自在這個圜丘上進行過祭天活動,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禮儀建築,唐人採用如此簡單樸素的築造方式出乎我們的想像。
“天子祭天”的禮儀源於西周,而專門建壇應是西漢開始的,從文獻上看,漢代“為壇開八通之鬼道”,圜丘為八陛,北周“十有二陛,每等十有二節”,可見北周的圜丘已變為12陛,隋唐圜丘12陛的制式應是繼承了北周的傳統。
在我國歷史上,祀天禮儀對維護皇權統治,增加民族凝聚力,維繫國泰民安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天壇比北京明清天壇早1000多年,北京天壇圜丘是清乾隆年間在明和清初圜丘的基礎上改建的。中國社科院文物專家安家瑤指出,和北京的天壇相比,西安的唐天壇更具有價值,北京天壇只有5.4米高,西安天壇高8米,北京天壇只在四面有台階,西安天壇12面都有台階,更符合周禮禮治。
唐天壇,即隋唐圜丘。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安市南郊陝西師範大學南側。始建於隋代,是唐代皇帝祭天之處。1999年3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瑤研究員主持發掘出土,整體較為完好。圜丘為四層圓壇白灰抹面。每層圓壇都設有十二陛(即上台的階道),均勻地分布在圓壇四周,呈十二辰分布。午陛(即南階)比其餘十一陛寬,是皇帝登壇的階道。自唐高祖到昭宗近300年間,17位皇帝包括武則天都親自在這個圜丘上進行過祭天活動。唐以後圜丘廢棄,壇體保留至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帝祭天禮儀建築,比北京天壇早1000多年。
唐天壇自發掘出土後,一直未能公開展示。天壇遺址處於城中村包圍之中,村民的自建房緊貼圜丘,不可能不對遺址產生不良影響。去年某媒體曾經披露,天壇遺址周圍被生活垃圾擁塞,文保環境相對惡劣。訊息見報後,相關部門對遺址進行了清理整頓,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西安是我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座古都,尤以盛唐文明享譽天下。近年來,西安確立了唐皇城復原規劃,並以“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現盛唐文化作為城市建設發展的主線,成就了一批如大雁塔景區、大唐芙蓉園等全國知名的唐文化體驗區。目前又在緊鑼密鼓地實施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建設保護工程,可以說,凸現盛唐文明,是西安未來成就城市歷史文化特色、成為全球華人精神祠堂的正確道路。
唐天壇,是唐王朝近三百年里的皇家祭天之處,其象徵意義和歷史地位非同一般。今天,當我們翻閱《新、舊唐書》及其它一些文獻資料時,關於皇帝南郊祭天的相關記載非常之多。由於封建王朝祭祀昊天上帝的行為屬於最高規格的禮儀活動,因此天壇在皇家禮制建築中的地位相應也極其重要。
當前,在西安大舉塑造以盛唐文化為主軸的城市建設大潮中,絕不能再讓唐天壇這樣默默無聞地隱匿於市井宅肆之中了,筆者強烈呼籲政府有關部門,在全面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儘早將唐天壇周圍城中村的拆遷工作提上日程表,還唐天壇這一神聖建築的本來面目,還西安人民和全球華人一個追古懷遠、感知人文的好去處。
天壇周邊拆遷後,可以將北至陝師大,南至曲江會展中心,西至長安路,東至翠華路以西區域闢為天壇遺址公園,廣植樹木花草,形成城市綠島,進一步提升電視塔、長延堡板塊的價值。城中村拆遷改造和公園建設可效仿曲江模式,在非遺址核心區吸引投資商開發地產。此區域毗鄰會展中心和曲江新區,發展潛力巨大。
若能儘早辦好這件事,天壇遺址保護展示、城中村拆遷改造和安置、會展中心、電視塔周邊地產板塊的精品化發展等等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一舉多得,善莫大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