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銅官窯瓷器

唐代銅官窯瓷器

銅官窯位於湖南省望城縣從銅官鎮至石渚湖約5公里的範圍內。創燒於中唐,盛於晚唐,衰於五代。自1956年發現以來,文物部門做了大量調查、發掘工作,又發現了兩座龍窯,獲得大量器物,其中有大中九年 (855)、十年(856)、元和三年(808)紀年的器物與印模等。銅官窯瓷器反映了唐代從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轉移到彩繪裝飾美的發展新方向,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銅官窯瓷器

正文

銅官窯位於湖南省望城縣從銅官鎮至石渚湖約 5公里的範圍內。創燒於中,盛於晚唐,衰於五代。自1956年發現以來,文物部門做了大量調查、發掘工作,又發現了兩座龍窯,獲得大量器物,其中有大中九年 (855)、十年(856)、元和三年(808)紀年的器物與印模等。銅官窯瓷器反映了唐代從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轉移到彩繪裝飾美的發展新方向,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銅官窯以燒制日常生活用器為主,兼燒文房用具及各種雕塑玩具等。早期以碗、盤、壺、罐、盂為主,規格比較劃一。後期除增加洗、枕、托盞、盒等日常生活用具外,還燒制鎮紙、硯滴、筆洗、筆掭、硯台等文房用具以及俑、馬、狗、豬、象等各種動物雕塑玩具。品種增加,規格趨於多樣。器物造型上的變化也比較明顯,前期的喇叭口壺,長腹,短頸,口微外撇,略具喇叭的雛形。罐為長形圓鼓腹,腹的最大徑在中部,肩、頸有對稱的條形半圓形系。後期的喇叭口壺,瓜棱腹,有的呈橄欖形,頸長而細,多棱流也比前期略長,柄由前期的單曲帶形,變為雙曲耳形,流以多棱、較短變為圓管、長流。罐的最大腹徑在上部,肩貼模製穿孔豎耳,有的罐頂部有四片穿帶橫系。其他碗、盤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底足和口沿上。盒的變化表現在足與蓋面的不同。盂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腰、頸、口等部位。
前期的胎質較粗松,胎色為暗紅色;後期胎質較細密,胎色為灰黃和灰青。前期釉色黃中帶青,黃的成分略重,有的釉與胎結合不好,常常有剝釉現象;後期釉色青而微黃,青的成分增多,色調穩定,也有乳白色中閃青和純然一體的藍或綠色釉,釉與胎結合嚴密,釉層未見有剝釉現象。
裝飾以釉下彩與模印貼花最具特色,還有貼花、刻劃花、印花、鏤空等。貼花需先雕出貼飾紋樣,然後制印模,用印模壓出一個完整的圖案,將它貼在未上釉的胎體上,再施釉入窯燒制。這種貼花的部位多見於壺流、壺系的下方及洗的腹上。常見的紋飾有人物、嬰戲、雙鳥、雙魚、游龍、蝴蝶、立獅、荷花、葵花、葡萄以及各種圖案等。為了突出貼花的裝飾效果,又常常在貼花的上面施一層褐色釉斑塊。刻劃花常用在瓶、匜、壺等器物上,雕刻主要施用於燒制的各種俑和玩具上,這些玩具既基於寫實又富於誇張,形象動人。鏤空裝飾多見於燭台、熏爐和器蓋、器底等部位。印花多用在盤、碗的內底中心與壺、罐的耳和柄上。還有的利用陰刻戳式印陶模,在器物上部印出蓮花、蓮藕、小鳥等紋飾。
銅官窯的釉下彩瓷器是在岳州窯青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們的胎質、釉色與燒造技術基本相同,可以明顯地看出它們之間一脈相承的關係。其彩繪裝飾,從單一的褐彩逐漸發展到褐、綠兩彩,紋飾題材從褐色到褐綠兩色相間的斑點圖案發展到狀物寫實。褐彩的原料為氧化鐵,由於它在高溫下煅燒時具有不流散的特點,所以用單一的褐彩繪畫,色澤穩定,線條流暢,有如用墨在紙上作畫一樣。在與綠彩合用時,就用褐彩勾線。綠彩原料是氧化銅,它在高溫下容易流散,因此,往往用它來填彩,有時用綠彩勾勒樹葉與花瓣,褐彩則用來畫葉、莖與花蕊,效果也很好。此外,根據褐、綠兩彩的不同特點和功能,也有用褐彩畫線,用綠彩作渲染,猶如用筆在紙上先畫濃墨線條,再用淡墨渲染一樣。銅官窯的釉下彩繪儘管只有褐、綠兩色,卻能根據瓷畫的需要將褐、綠兩彩巧妙地交替重複運用,收到了多變的藝術效果。釉下彩紋飾,前期主要是褐色斑點圖案,或貼花,或二者結合使用,還有不少器物全為素麵。風格大方凝重。後期從單一的釉下褐彩發展到褐、綠兩彩,繪畫技法嫻熟,構圖簡潔,形象生動,畫面從狀物寫實轉為寫意。另外,還以銅綠高溫釉料塗在乳白色的瓷地上,使之自然流淌,相互交融,產生出深、淺、濃、淡的層次效果,別具一格。這種裝飾多用在壺流與柄兩側以及枕面和碗底的中心部位。
銅官窯瓷器是中國古代進行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在朝鮮日本東南亞西亞等地均有出土。如常見器物上有帶彩堆貼的胡人舞樂圖、獅形圖、彩繪的椰林、葡萄以及一些鳥鵲等,明顯具有西亞、波斯的風格。銅官窯瓷器在向外傳播的同時,也受到了域外文化的影響,因而產品更加豐富多彩。

配圖

唐代銅官窯瓷器唐代銅官窯瓷器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