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唐代服飾圖案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天賦神授的創作思想,用真實的花、草、魚、蟲進行寫生,但傳統的龍、鳳圖案並沒有被排斥,這也是由皇權神授的影響而決定的。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格。
晚唐時期的服飾圖案更為精巧美觀。花鳥服飾圖案、邊飾圖案、團花服飾圖案在帛紗輕柔的服裝上,真是花團錦簇,爭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說:"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翩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華貴優美的服飾圖案,是畫工們在敦煌石窟用艱苦的勞動為後人們保留下來的珍貴形象的資料。唐代服飾的發展是整體上的發展,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於表現自由、豐滿、華美、圓潤,在鞋、帽、巾、玉佩、髮型、化妝、首飾的表現,都說明了這一特點。
唐代承前繼承了周、戰國、魏晉時期的風格,融周代服飾圖案設計上的嚴謹、戰國時期的舒展、漢代的明快、魏晉的飄逸為一體,又在此基礎上更加華貴,使服飾、服飾圖案達到了歷史高峰;唐代的服飾、服飾圖案對後代的影響一直沿續到今天。纏枝紋在現代服飾圖案中的運用,展示了傳統紋樣與現代審美意識結合所產生的意蘊。
代表服飾
大袖衫---《簪花仕女圖》描繪得是貴族婦女在庭中散步採花,捉蝶時的情景。圖中人物的服飾,與其它唐人畫像不同,如頭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紗衣等,都是罕見的新奇裝束。對照文獻記載,這種服飾應是中晚唐時期的樣式,並一直流傳到五代。以紗羅做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的一個特色,。尤其是不穿內衣,僅以輕紗蔽體的裝束更是創舉。
中晚唐女服--寬袖對襟衫,長裙,批帛穿戴。這是中晚唐之際的貴族服飾,一般多在重要的場合穿著,如朝參,禮見以及出嫁等。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細釵禮衣”再看下唐朝的民間工藝,絹人。
襦裙半臂穿戴--半臂這種服飾早在初唐即已出現;不僅在中原地區流行,西北地區的婦女也同樣喜歡襦裙半臂穿戴,半臂是從短襦延邊出來的一種服飾,一般都用對襟,穿在胸前結帶。也有少數用“套衫”式的,穿時從上套下,領口寬大,呈坦胸狀。半臂的下擺可以顯現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樣束在裙腰的裡面。從傳世的壁畫,陶傭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襯內衣(如短襦),而不能單獨使用 。
胡服--流行於開元,天寶年間。它的特徵是翻領,對襟,窄袖,錦邊。我們西安韋洞墓,以及乾縣李仙蕙墓出土的壁畫,陶傭中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絹畫中也有穿這類服飾的婦女,同時出土的還有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以及開元二年(公元714年)的記帳文字,由此可推斷唐朝確實是流行胡服的年代。
文化內涵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達到了歷史的高峰。唐代是中國封建時代紡織品美術高度發展的時期,各種形式的圖案大量出現,如朵花、組花、團窠紋、花鳥紋、稜子圖案花等。唐代服飾圖案題材豐富、形式新穎,總的造型特徵是: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富麗典雅、英武豪邁。
唐代流行的服飾圖案種類與形式唐代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人們的審美風尚從充滿神秘色彩的飛禽走獸轉為充滿生活氣息的花鳥紋樣。唐代的花卉紋樣品種除了牡丹、茶花、荷花,還有梅、蘭、竹、菊等符合文人審美的花卉,以及梔子、繡球、靈芝等寓意吉祥的植物。這個時期,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富麗的藝術風格,在鞋、帽、玉佩、髮型、化妝、首飾設計上都體現了這一特點。考證服飾圖案藝術風格的媒介當數流傳下來的畫作和唐錦殘片以及文字記載。唐代流行的服飾圖案花紋複雜、色彩華麗,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類:團窠紋、聯珠紋、寶相花紋、瑞錦紋、散點紋、纏枝花、陵陽公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