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讀音
拼音:chún shé
注音:ㄔㄨㄣˊ ㄕㄜˊ
引證詳解
1. 比喻言辭、議論。
①唐 元稹 《酬樂天見寄》詩:“前日詩中高蓋字,至今唇舌遍長安。”
②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我這心兒里牽掛處無些,直睡到冷清清寶鼎沉煙滅,明皎皎紗窗月影斜,有甚唇舌。”
③清孫枝蔚《自憐》詩:“向人唇舌雖然好,在世頭顱已可知。”
④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六:“後來村長問了問情由,費了好大一會唇舌,才給她們調解開。”
2. 猶口舌。指勸說、爭辯、交涉時的言語。
①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漢武帝乳母嘗於外犯事,帝欲申憲,乳母求救東方朔,朔曰:‘此非脣舌所爭。’”
②《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宣王怒猶未息,曰:‘朕殺杜伯,如去藁草,何須多費唇舌?’喝教快斬。”
③《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這番話,姑娘在屋裡聽了個逼清,算省了安老爺的脣舌了。”
3. 指毀謗、挑撥的言詞。
①《漢書·陳湯傳》:“雖復破絕筋骨,暴露形骸,猶複製於脣舌,為嫉妒之臣所系虜耳。”
②唐韓愈《祭郴州李使君文》:“遭脣舌之紛羅,獨陵晨而孤雊。”
③五代齊己《行路難》詩之一:“未似是非脣舌危,闇中潛毀平人骨。”
4. 比喻口才或議論。
①《漢書·樓護傳》:“護字君卿,為人短小,精辯,議論常依名節,聽之者皆竦。與谷永俱為五侯上客, 長安號曰‘ 穀子雲筆札,樓君卿脣舌’。”
②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杜欽文辨,樓護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