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哼唱歌曲
再見,警察——馮曦妤
斯卡布羅集市——莎拉·布萊曼
雙童聲協奏曲——Jean-Baptiste Maunier和Clémence Saint-Preux
龍女之聲——樊竹青
Classicriver——約翰.列儂
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馮曦妤
定義
是一種以兒童為主要對象的歌曲,曲色多半較為簡單,歌詞亦以淺白和富教育意義,使兒童容易明白。這類的歌曲多半反應了兒童的思想和內心世界。主要表現在內容多反映兒童的生活情趣,傳播生活、生產知識等。歌詞多採用比興手法,詞句音韻流暢,易於上口,曲調接近語言音調,節奏輕快,有獨唱或對唱
性質
(一)內容淺顯,思想單純。
大米飯歌詞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感知到模仿,最終學會誦唱兒歌,並從中獲得審美感受。但內容往往十分淺顯,易為幼兒所理解,或單純集中地描摹、敘述事件,或於簡單有趣的韻語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聖野的兒歌《布娃娃》:“布娃娃/不聽話/餵她吃東西/不肯張嘴巴。”於天真稚氣中表達了幼兒對周圍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時,孩子們在誦唱這首歌時馬上就會聯想到自己吃飯的情景,懂得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篇幅簡短,結構單一。
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還比較單純,又限於口耳相傳,因此,哼唱歌曲篇幅應當短小精巧,結構應當單純而不複雜。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當然也有較長的。就每句組成的字數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雜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短小、單純、自然,就易學易唱。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蟲/保莊稼/我們大家都愛它。”只19個字,既描繪出青蛙鳴叫的田野圖畫,又告訴兒童一個常識。
(三)語言活潑,節奏明快易唱。
哼唱歌曲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遊戲方式來實現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適宜誦唱,並能與遊戲過程相配合,必須呈現出鮮明的音樂性和節奏感。幼兒好動,又處於學習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階段,富有音樂感、節奏明朗、生動活潑的語言可以引起幼兒的美感、愉悅感,激發他們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因此,無論是傳統的還是創作的,也無論是世界上哪一個民族的,都具備合轍押韻、節奏明快易唱、語言活潑的特點。
套用
哼唱歌曲是情感教育的需要
童謠圖片吟唱中,優美的旋律、和諧的節奏、真摯的情感可以給兒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薰陶。 兒童聽唱兒歌既可以聯絡與周圍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們的情感得到抒發,從而調節他們的情緒,使其得到愉悅。其中,嬰兒聽了,會從和諧優美的聲音中領受親人的愛撫,從而產生情感效應,心理得到慰藉和滿足。而幼兒唱,則是感情的外泄過程,並且能從中體驗模仿成人的勞作和生活,驗證自己的經驗和記憶。
2.哼唱歌曲是啟迪心智的需要
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識作題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幫助認識自然界,認識社會生活,開發他們的智力,啟迪引發他們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
3.哼唱歌曲是訓練語言的需要
哼唱歌曲語言淺顯、明快、通俗易懂、口語化,有節奏感,便於幼兒吟誦。反覆吟誦,能幫助矯正發音、正確把握概念、初步認識事物,並能培養他們語言的連貫力和表達力,訓練和發展思維,培養和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十四和四十》這首兒歌是典型的矯正發音的,而金波的《小白兔》:“小白兔,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條腿兒。”則告訴幼兒小白兔的外貌特徵是什麼,便於幼兒區分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