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倫·拉

哈倫·拉

哈倫·拉希德(Harun al—Rashid,約764~809) 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最著名的哈里發,因與法蘭克的查理曼大帝結盟而蜚聲西方,更因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生動地渲染了他的許多奇聞軼事而為眾人所知。在他統治的23年間,國勢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首都巴格達成了阿拉伯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文人學士的薈萃之地。

基本信息

哈倫·拉希德(Harun al—Rashid,約766~809)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第五任哈里發(786~809在位)。又譯“訶倫“、“哈倫·賴世德“。全名艾布·賈法爾,哈倫·本·穆罕默德·馬赫迪。其父為阿拔斯王朝第三任哈里發馬赫迪,母親海祖蘭,原為葉門女奴。哈倫生於伊朗德黑蘭附近的賴伊,在波斯巴爾馬克家族的哺育下長大。自幼天資聰穎,受到宮廷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曉伊斯蘭教義、教法,酷愛哲學、詩歌、音樂,且文武雙全。780和782年,他兩次率軍遠征拜占廷帝國。第二次遠征直抵博斯普魯斯海峽,逼近君士坦丁堡,拜占廷攝政女皇愛利尼被迫乞和納貢。其父為表彰他的戰功,特賜予“拉希德“(即正直者)的稱號,立他為第二王儲,並任命他為突尼西亞、埃及、敘利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諸省的總督。786年因其兄穆薩·哈迪突然死去而繼承哈里發位。在他統治的23年間,國勢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首都巴格達成為阿拉伯哈里發帝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文人學士薈萃的著名城市。在政治上,哈倫繼續信用波斯上層貴族,委任善於施政的巴爾馬克家族頭領葉海亞為宰相(即大維齊爾),把管理帝國的大權交給他及其兩個兒子法德勒和賈法爾。哈倫根據波斯薩珊王朝的統治經驗,加強中央集權,重視司法工作,擴大法官權力,在中央設立大法官職位,並在全國各地要道設立驛站,建立嚴密的情報網,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在經濟上,十分重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為保證國庫收入,制定了新的賦稅法《地租》,改土地稅和原“面積制“為“分成制“,即按當年的農業收成好壞徵收賦稅,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生產也遍及全國各地,紡織品、玻璃器皿、瓷器、寶劍和鎧甲在歐洲享有盛名。首都巴格達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商道輻輳四方,直達遙遠的東方、西北非乃至西歐。當時阿拔斯王朝和中國唐朝的經濟及文化往來十分頻繁,穆斯林商人通過海、陸的“絲綢之路“進行貿易,兩國都城巴格達和長安均設有專賣對方商品的市場,兩國還互派使節出訪。793年哈倫下令效仿中國的造紙術,在巴格達建立起第一座造紙作坊。在文化上,哈倫對學術文化的發展採取寬容和熱情贊助的政策,對於學者、詩人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都給予庇護,鼓勵著書立說,進行古希臘哲學和科學著作的翻譯,給予學術自由,在生活上賜予優裕的物質待遇,使大量學者雲集都城。宮廷中藏有用重金收集的大量珍貴圖書,供自己和御用文人閱讀,並聘有一批著名詩人、文學家、藝人,為他歌功頌德。哈倫對學術文化的積極倡導和支持,促進了阿拉伯科學文化的發展。但王朝內部矛盾重重,鬥爭激烈。全國各地教派和部落反對阿拔斯王朝統治的起義此起彼伏。巴爾麥克家族獨攬大權,聚斂財富,將哈倫撇在一邊。803年,哈倫藉口賈法爾違抗他的旨意,將其斬首,並逮捕了巴爾麥克家族的重要成員,查抄了全部家產。805年波斯呼羅珊地區人民不滿王朝統治揭竿而起,許多阿拉伯人加入起義行列,並占領撒馬爾罕等地。809年哈倫領兵鎮壓,行至圖斯,病發而亡,終年44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