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原因
本義同“我靠”。這樣一句很難聽的話本來是不應當流行開來的,但是現在卻成為人們的口頭禪。先是在台灣的影視傳媒上出現,後來大陸的一些影視明星又刻意模仿,現在連省級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嘴裡也經常說,甚至連幼稚園的小朋友也跟著學了起來。造成這個不文明的口語傳播開來的原因在於,一些影視傳媒機構的不負責任,一些影視明星的刻意模仿和一些年輕人的盲目跟風。他們根本不知道“哇塞”是什麼意思,只是主觀地認為“噻”是一個嘆詞,跟“哇呀”、“喔喲”、“嗚呼”差不多,僅僅是表示驚嘆而已。所以,不管男的女的,也不論老的少的,趕時髦般地搶著用,開口閉口就是一個“哇噻”。
字義解釋
哇音譯詞,“我”為本字,閩南語發音為wa,第一人稱代詞。並不是表示驚嘆。
塞(噻)
塞,音sei或sai,一個表示性行為的動詞。有時音譯為“噻(sai)”。並不是表示驚訝。
噻,語氣助詞,沒實際意義,相當與"了"、"啦"、"吧"、"呀"等:
1、表示詰問語句的加強:有種的你打我噻?(有種你打我啊?)
2、一般語氣助詞,例如表示希望:你有空嘛到我屋尖耍哈兒噻。(你有空的話到我家來玩吧)
哇噻,粗話,閩南口頭語。最早來源於台灣,經過媒體、網路的宣傳,後演變為表示驚訝、羨慕。
其他相關
英國郎文出版公司出版的《郎文當代英語詞典》,1995年9月第3次印刷關於辭彙的演化, 如"跳槽"一詞涵義的演變具有強有力的說明,"跳槽"一詞在古代的涵義是青樓用語。但現在被大家拿來當成變換工作的代語。也許是因為人們已經忘了這個詞本來的用法,只是根據這種形象而又通俗的比喻,把它當做了更換工作的大眾通行語。總不能因為"跳槽"一詞涵義的不雅,而去批判使用這個詞的人或者拒絕使用吧! 我認為“哇噻”一詞,即使在閩南語中有不雅的意思,但通過近幾年的演變,幾乎只表示驚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