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孟子》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孟子》為藍本,博採眾長編譯而成。每篇前有一篇導讀,畫龍點睛地闡明本篇的主旨。譯文儘可能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準確通順,簡潔流暢。而書中意境深遠的插圖,則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更好地理解孟子思想的平台。本書目錄
梁惠王上
何必日利
與民同樂
冶國方略
為民父母
仁者無敵
得民心者得天下
仁心與仁術
梁惠王下
獨樂樂
不若與人樂樂
與民共享
樂民之樂
王者之政
為民父母須識才
不仁不義是獨夫
幼學壯行
救民於水火
堅城與民守之
為善而已
行止非人所能
公孫丑上
雖有智慧
不如乘勢
以德服人
仁則榮
不仁則辱
天吏無敵
惻隱之心
人皆有之
擇術不可不慎
與人為善
公孫丑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無處而饋之
是貨之也
無官守言責
進退自如
既或治之
予何言哉
君子不以
天下儉其親
古之君子過則改之
辭十萬而受萬
長者絕子乎
千里見王三日回
當今之世
捨我其誰
滕文公上
常人與聖賢
上行下效
勞心者與勞力者
愛有等差
騰文公下
枉尺而直尋
大丈夫
君子之仕
君子為道
得民心者得天下
日攘一雞
孟子好辯
離婁上
不以規矩
不成方圓
猶惡醉而強酒
反求諸己
天下國家
根本在人
順天者存
逆天者亡
自作孽,不可活
自暴自棄者不仁
親其親長其長
而天下平
未有至誠而不動者
眸子不能掩人惡
恭儉豈可以聲音
笑貌為哉
天下溺
援之以道
父子之間不責善
正君而國定
不虞之譽
易言無責
好為人師
學古之道以哺啜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事親乃仁實
大孝當得親順親
離婁下
先聖后聖
其揆一也
寇讎,何服之有
無罪而殺士
大人弗為
賢與不肖
有不為而後
可以有為
言人不善
言行惟義
君子欲其自得
博學反約
服人不如養人
確立根本
由仁義行
非行仁義
周公思兼三王
私淑諸人
過猶不及
重師重道
惡人齊戒
可祀上帝
以利為本
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
不孝者五
齊人有一妻一妾
萬章上
順父母以解憂
君子可欺以其方
封之放之
皆有因也
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親
匹夫而有天下者
德必若舜禹
得之不得日
“有命”
自鬻以成其君
萬章下
孔子之謂集大成
師友之道
問交際
道不行,恥也
欲見賢人
而不以其道
諫之不聽則易位
告子上
人性與仁義
人性之善
如水就下
生之為性
駁食色性也
性善四端
凡聖同類
保有善心
用心專一
魚我所欲也
學問之道
求其放心
權衡輕重
養身
養小養大
立乎其大
思之則得
自尊自重
仁與不仁
學必循規
告子下
重禮
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解詩
君子交接
動不違禮
名實之辯
孟子論稅制
君子不亮
善聽忠告
君子之仕
依禮而行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不予教誨
也是教誨
盡心上
盡心知性
存心養性
求捨得失
行道而不知
豪傑之興
使民之道
良能良知
正己而物正
君子之樂
飽暖問題
節用致仁
君子致道有術
有為者堅持不懈
尚志
國法與親情
環境的影響
君子之所教
知務
盡心下
梁惠王之不仁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教人以規矩
論關卡的設立
重民輕君
仁者人也
走自己的路
不為馮婦
性命之辯
人的道德等級
論盆成括
向道之心
所忍與所為
言近指遠
守約施博
行法俟命
君子的尊嚴
寡慾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