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師生--溝通的力量

現代教學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溝通、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溝通的本質屬性是主體性,交流論承認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都是具有獨立人格魅力的人,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通過交流.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新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蘇易編寫的《和諧師生--溝通的力量》提供的切實可行的實施建議將有助於教師有效地提高與學生溝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充分地發揮教師的影響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內容簡介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化,已經逐步轉變為相互學習、相互要求、共同參與的合作關係。
蘇易編寫的《和諧師生--溝通的力量》藉助生動形象的語言,通過豐富而鮮活的具體實例,展示以下各方面與學生溝通的策略和技巧:第一,和諧師生的溝通前提;第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第三,和諧課堂的溝通法寶:第四.師生溝通的語言技巧;第五,獎罰學生的策略原則;第六,疏導學生的內心世界。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和諧師生的溝通前提
真誠是溝通的前提
傾聽孩子的心靈
從心開始溝通
要樂於接納學生
對待學生要尊重
和諧溝通,從這裡開始
蹲下來和學生交流
教師應該愛你的學生
第二章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認識到師生是平等的
師生之間用愛傳遞
心靈交流。攜手前行
具有美的心靈
對待孩子要和藹可親
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把學生當做自己的親人
形成良好師生關係
消除師生問的代淘
做學生的網友
第三章 和諧課堂的溝通法寶
課堂離不開溝通
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去溝通
在課堂中,師生應友善互動
稱呼學生要講求藝術
不要介意學生亂說話
課堂中的師生對話
教學語言的靈魂所在就是教學口語
課堂提問的方式
好課堂中的師生互動
第四章 師生溝通的語言技巧
打造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
語言也需美化
和學生說話要和氣
要講求語言的幽默藝術
談話方式要靈活
語言交流有方法
談話的藝術
讓教態增添你的魅力指數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策略
第五章 獎罰學生的策略原則
批評要有策略
教師批評的智慧
教育中的懲罰
要讓學生自覺接受批評
批評的“十二字”藝術
表揚的語言也有藝術
教師表揚的宜和忌
要掌握表揚的技巧
第六章 疏導學生的心靈世界
做一個快樂的教師
帶學生走出厭學的陰影
幫助學生消除不良情緒
教師應增添學生心中的陽光
幫孩子遠離壞情緒
培養學生的樂觀精神
扭轉學生的怕羞心理
疏導學生的心靈世界

文摘

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聽到學生說:“我喜歡××老師,因為××老師對我很好。”“我願意聽×老師的話,因為×老師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老師對我真關心!比我的父母還理解我”……學生接納了教師的關心,才能接納教師對他們的教育。在學校里,幾乎每位教師對學生的期望都是良好的,但是並非所有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與良好願望都會被學生所接受,或者說不同的教師即使對學生有同樣的教育要求和願望,被學生接受的程度也不一樣。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在與學生談心時,學生對他們的真誠度的感受不同,或者是他們對學生的真誠度不同,教育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所以,班主任在與學生談心時,最基本的態度是要誠懇。誠懇的談話態度,是在友好氣氛下進行談心的基礎,同時也能增加雙方的心理寬容度。而誇誇其談,說大話、空話、假話易給人留下華而不實的印象。說話態度過於謙恭,又易使人覺得虛情假意。因此,把握好這個度,態度誠實,一般而言,學生會產生談話的願望。
相互信任是班主任與學生談話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當班主任獲得學生信任後,學生對班主任的反感就會被克服,學生會把班主任看成一個可以親近駒人。只有達到這種信任平衡,才能使師生心心相印、無話不談。同時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傾聽他的談話,在尊重他。儘量使學生意識到,教師對全面的真實的信息感興趣,而不喜歡弄虛作假;教師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班級全體學生都很負責。學生若能反映真實情況,訴諸實言,便是談話的最大成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只有先動之以情,才能對學生曉之以理,做到和風細雨、情理兼通,及時發現並表揚其優點,使學生在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中,感到老師的關切與愛護。“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與學生談話,不可忽視情感的作用,因為情感是教育信息通向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樑”。要架設這座“橋樑”,關鍵在於寓理於情,以自己積極的情感體驗影響學生,努力創設愉快、寬鬆的談話氛圍。這樣才能引起肯定性的情緒反應,使學生愉快地、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人們在感情相融的心境下交談,易產生求同和包容心理,能增強對對方觀點的接受性,減弱排斥性。
談心過程是一個交心的過程。從教育者的角度講,它是心靈感知的輸出者;從學生的角度講,它是敞開心扉接受教育者心靈感知的輸入者。班主任教育學生的實質是師生兩顆心愉快的碰撞,在師生雙方不斷的碰撞中,實現感情的交流、融洽、升華,由情知到理知。談話更是如此,語言交流是情感交流的表現形式。為達到師生情感融洽,班主任必須以真誠的師愛贏得學生的信賴,以深沉的師愛激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以高尚的師愛教學生怎樣去愛。只有這樣,師生的心才會貼近、融洽,談心才能有好的效果。
除了談話時態度要誠懇外,班主任還要通過其他方式將自己的真誠傳遞給自己談心的學生。
首先,班主任要能夠自我接納與自信。自我接納是指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自己內心世界中軟弱、陰暗和脆弱的地方。在這個接納自己的過程中,也對別人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可以體驗到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外界的支持和寬容。這種正視自己內心世界的方法,本身就是真誠的品質在不斷成長的過程。放下面具,在與學生談心時越能流露出內心的真實,就越有人情味,越能對學生產生感染力。自信來源於對自己的了解和由此產生的安全感、自在感。當班主任在心靈深處感到安全時,就不會構建種種防衛面具來偽裝自己。自然地,他會給學生帶來安全的談心氛圍,也就幫助了學生在這種人格力量的感染下接受他的正面影響。
其次,要勇於向學生承認自己也有無知、犯錯誤、存在偏見的時候。人不可能完美無瑕,因為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也就可以接受學生的錯誤、無知和不完美。這樣的表達可以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談心距離。P2-4

序言

現代教學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溝通、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溝通的本質屬性是主體性,交流論承認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都是具有獨立人格魅力的人,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通過交流.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新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化,已經逐步轉變為相互學習、相互要求、共同參與的合作關係。新型的師生關係是一種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促進的民主關係。同時,也是一種彼此獨立卻富有個性、協同發展的和諧關係。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係應該是“我與你”的關係,而不是“人與物”的關係;教師不再是居高下的“特權”人物,而應該像朋友一樣,與學生平起平坐。教學活動應該成為師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交流過程。換言之,教學過程中,師生都應該是“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平等地參與學習過程,進行心靈的相互溝通與精神的彼此交融。
美國教育心理學專家吉諾特說:“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後,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採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啟發靈感能媒介。”
這番話,不得不令教師對自身作出反省:反省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是不是做到了時常和學生溝通;反省自己在與學生溝通時,是不是做到了實事求是、以理服人;反省自己評價學生時,是不是給了他們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反省自己是不是建立起了和學生之間的和諧關係……
當教師對自己進行了深刻反省之後,就能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策略中有所改變,作出更能讓學生親近自己、信賴自己的決定。因此,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與他們進行內心交流,並摩擦出情感火花。這樣,才能建立更加和諧的師生關係,才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師生間呈現出更為和諧的局面。
融洽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健康情感和良好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提高學生學業成就的前提。而積極的師生關係源於有效的溝通。溝通是心靈的開放。再精巧的教學預設、再獨到的教育策略,如果遇上心靈無法向你敞開的學生,一切都會成為泡影。因此,本書藉助生動形象的語言,通過豐富而鮮活的具體實例,展示以下各方面與學生溝通的策略和技巧:第一,和諧師生的溝通前提;第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第三,和諧課堂的溝通法寶:第四.師生溝通的語言技巧;第五,獎罰學生的策略原則;第六,疏導學生的內心世界。
本書提供的切實可行的實施建議將有助於教師有效地提高與學生溝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充分地發揮教師的影響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當然,由於時間倉促,編者水平的有限,難免會出現一些疏漏、不當之處,懇請廣大教師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