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

呼和浩特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內設辦公室、指揮調度室、急救科、車輛管理科4個科室。 呼和浩特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的指揮系統採用北京安克公司目前最先進的指揮調度軟體,該軟體運用計算機和網路通訊將幾個子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 呼和浩特120醫療急救指揮系統於2006年12月26日正式啟動開通,採用“統一受理、統一指揮、就近就急、能力優先”的急救運作模式。

呼和浩特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內設辦公室、指揮調度室、急救科、車輛管理科4個科室。主要職責:負責指揮調度呼和浩特地區的急救機構和醫療衛生單位的急救指揮工作;負責接收多種途徑的醫療緊急呼叫信息;負責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治指揮調度工作;承擔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重大活動醫療救治工作;在緊急狀態下,受自治區衛生廳委託,指揮調度全區的醫療急救機構。
呼和浩特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的指揮系統採用北京安克公司目前最先進的指揮調度軟體,該軟體運用計算機和網路通訊將幾個子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從網通機房到指揮中心用1條2M數字中繼線連線,指揮中心到7個急救站用7條2M光纖數字電路專線連線,同時用4條“120”號碼模擬中繼線連線,同時打入30個“120”呼救電話都不會占線,打入的120電話會自動排隊進入受理台的電話交換機;受理的調度員根據患者需求和電腦上的呼和浩特市電子地圖發指令到各急救站;各急救站根據指令調派醫護人員和司機前往呼救處;指揮中心的15台急救車全部用車載GPS(衛星定位)適時監控,急救車司機通過車載電話隨時與呼救者聯繫,確保在第一時間趕到呼救現場,指揮中心根據車載信息掌握車輛狀態,保證合理科學調派各急救站的急救車。
呼和浩特120醫療急救指揮系統於2006年12月26日正式啟動開通,採用“統一受理、統一指揮、就近就急、能力優先”的急救運作模式。下設內蒙古醫院、內蒙古醫學院附屬醫院、內蒙古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蒙古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解放軍第二五三醫院、武警內蒙古總隊醫院、土左旗人民醫院、托克托縣醫院、和林縣醫院、清水河縣醫院和武川縣醫院12家醫院整合在急救網路內。網路內12家醫院遍布城鄉、綜合實力雄厚,鐵路、航空綠色通道暢通。120指揮中心實行平戰結合,準軍事化管理,平時,網路內各急救站擔負常規的院前急救醫療任務;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各急救站立即全員投入參與應急系統。
呼和浩特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啟動以來,2007年8月被內蒙古自治區60周年大慶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內蒙古自治區60周年大慶優秀服務獎”;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組委會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2007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優秀服務單位”;2007年12月,指揮調度室被呼和浩特團市委命名為市級“青年文明號”;2008年3月,被呼市衛生局黨委、呼市衛生局授予“2007年度衛生工作實績突出單位”;2008年1月,批准成為中國醫院協會第一屆團體會員單位,並批准成立中國醫院管理急救中心(站)管理協會內蒙古專業委員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