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侖貝爾城[修建於18世紀的東亞草原古城堡]

呼侖貝爾城[修建於18世紀的東亞草原古城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呼侖貝爾城,也稱呼侖城,是一座修建於18世紀的東亞草原古城堡,城址在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清末,民間以其城在海拉爾河附近,稱海拉爾城。因此,現在的海拉爾,其實是呼侖古城的歷史別稱而已。

名稱來歷

(1)部族牧地說。公元1732年,清從布特哈遷3796名索倫(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巴爾虎壯丁和家屬,駐牧呼侖貝爾,編制為索倫左右兩翼,八旗五十佐。故,旗以牧地而命名也。

(2)湖泊說。公元1734年,在今正陽街區位,建城池,招京晉等商來旅經商。城距呼侖貝爾兩湖較近,城遂稱呼侖貝爾城。

歷史沿革

1.唐:室韋地

2.遼:上京道轄

3.元:嶺北行省和林路轄

4.明:奴爾乾都司斡難河衛所轄

5.清初:衛拉特蒙古部遊牧地

呼侖貝爾城史志:

(一)、一地多主:

1.建城始:呼侖貝爾副都統衙門管理

2.1902年後:鐵路兩側歸東省鐵路管轄

3.1920年:建呼侖縣,今海拉爾劃其轄區。

(二)、日偽時期,確定今日地名

1.1932年:日本入海拉爾

2.1932年:日在海拉爾建興安北分省,撤呼侖縣、呼侖貝爾副都統衙門

3.1933年:建海拉爾辦事處,行使鐵路附屬地外行政轄權

4.1935年3月:中東鐵路由日本人接收。

5.1936年1月1日:建立海拉爾市政管理處,市公所轄新市街(鐵路附屬地)、海辦(呼貝城)合併,統歸海政。

6.1936年以後:海拉爾,取代古稱“呼侖貝爾城”,成地理專稱,沿用至今。

7.1940年:設海拉爾市(2001年呼倫貝爾盟撤盟設市,改海拉爾區)。

呼侖貝爾城,其名字變易為“海拉爾”,原因:市區北部有海拉爾河,境內流過,市以河名。“海拉爾”詞意:蒙古語“哈利亞爾”轉音,為“野韭菜”(河兩岸野韭菜叢生)。

美麗傳說

人們都非常嚮往呼倫貝爾大草原,想像著這裡的茵茵碧草,悠悠白雲,湛藍如洗的天空,還有賓士的駿馬和成群的牛羊……可是你知道呼倫貝爾名字的來歷嗎? 呼倫貝爾草原的名字,來自一個悽美的愛情傳說。從前草原上有一名叫呼倫的美麗姑娘遊走在草原上。百種鮮花都羞澀地低下頭;英俊的蒙古族小伙子貝爾騎上高頭大馬,所有的馬匹都自願伴著他一起飛奔。 兩個年輕人兒相愛了,白靈鳥高唱祝福的歌。雪白的羊群叼來最美麗的花堆在他們帳房外。也是一個雨後天青架起雙彩虹的傍晚,異常突如其來的災難破壞了草原的寧靜,惡魔莽古斯獰笑著吸乾了草原的水,從潔白的氈房裡搶走了呼倫姑娘。草原枯黃了,成群的牛羊倒地而亡。為拯救草原和心愛的姑娘,貝爾抄起弓箭長刀,跨上棗紅馬,衝進枯萎的草原。日夜奔波跋涉尋找莽古斯,終因疲憊不堪跌下馬來,就在半夢半醒間,他看到了飽受折磨惡魔摧殘的呼倫的身影,她變成一朵瘦小的“阿日愣”花,就在眼前經受著風吹日曬,奄奄一息。
貝爾猛然驚醒,用皮囊里僅有的一點水澆灌“阿日楞”花,呼倫復活了,她緊緊擁抱著貝爾。莽古斯又出現了,再次奪走呼倫。草原被沙石吞噬,天邊燒起了大火。貝爾情急中想起了阿爸傳給他的神弓,連向天空放出僅有的三箭。頓時大雨傾盆。草原復甦,牛馬羊群又重新站立起來,妖魔帶著綁在身後的呼倫,又再次殺回,企圖殺死貝爾摧毀一切,這時呼倫掙托綁繩。飛快地奪下莽古斯頭上的綠寶珠,一口吞下。頃刻,山崩地裂,狂風大作,呼倫倒地化作浩蕩的大湖。
貝爾殺死了惡魔,然而在湖邊卻再也看不到美麗的呼倫姑娘了。貝爾悲痛萬分,慣然地折斷神弓。只聽一聲巨響,草原塌陷,貝爾也化做一池清湖。就這樣,一對情人把熾熱的愛獻給草原萬物,化做呼倫、貝爾兩個清澈汪洋的大湖。草原有情,暗暗地拼裂開出一道烏爾遜河,把兩顆年輕的心連了起來。草原興旺了,草原上的人們為了感謝紀念呼倫和貝爾,就把這片草原命名為呼倫貝爾大草原。

面對大自然和諸多自然現象,人歷來有敬畏的心理,富有獨特想像力的北方遊牧民族,編織了這一神話傳說,顯然是出於對風沙災害的憎惡和對水草豐美的渴望。這是一種原始的樸素的環保意識。其實,呼倫、貝爾也好,風妖沙魔莽古斯也好,都是一種符號,像五線譜上的“樂符”一樣,所演奏的是人與自然的樂章,這樂章自古以來就是呼倫貝爾的主旋律。(作者:姜玉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