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周集鄉區位優勢,交通便利,周集鄉水泥路、柏油路共55公里,交通路網已經織成。西離京滬高速15公里、205國道20公里,東與淮連一級公路相通,北與307省道相接,黃河泄洪之道——著名的六塘河從其東南流過,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便捷。通訊發達,信息通暢。郵政國內國際業務服務種類齊全。移動、聯通、小靈通通訊網路覆蓋全鄉,程控電話裝機10000門,可直撥世界各地。電力充足,供電可靠。全鄉電網遍布,總供電能力5600千伏安。教育衛生醫療保健機構齊全。擁有醫院一所、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5個;中心國小1所、村級國小9所,初級中學1所,幼稚園10所。醫療衛生實行一體化規範管理,普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制,農民參保率98%。各學校硬體設施完備,達到“六有”,教育實行電化教學。教育、教學、衛生、醫療保健水平逐年提高。
人文歷史
周集鄉屬革命老區,人傑地靈,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期間,新四軍淮海軍分區指揮中心就設在周集鄉的小胡莊村,劉少奇、陳毅、金明、黃克誠、張愛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在該鄉留下過戰鬥的足跡。著名的《淮海報》就在周集鄉誕生。1943年,沭陽縣實驗國小就在謝河村東南莊創辦。
自然資源
資源豐富,質地優良。美麗的六塘河流經本鄉綿延20公里,東去奔流入海。地下水資源豐富,全鄉人民全部飲用甘甜的自來水,無氟無污染。楊木資源豐富,全鄉楊木蓄積量11萬立方米。
旅遊資源
周集鄉周集鄉是革命根據地,是曾經用鮮血染紅戰旗的鄉鎮。這裡雖無桂林山水之靈氣,也無蓬萊仙境之神氣,但周集鄉刻意打造的“綠色田園,生態家園”卻增添了另一番景象,漫步其中,其樂無窮。又因在抗戰期間,新四軍淮海軍分區指揮中心和淮海專員公署曾設在周集鄉的小胡莊村,留下過劉少奇、陳毅、金明、黃克誠、張愛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戰鬥的足跡,這裡,曾是播撒蘇北革命火種的策源地,這裡,更是人們旅遊懷舊、感受革命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理想紅色旅遊勝地。著名的《淮海報》就在周集鄉誕生。1943年,沭陽縣實驗國小在謝河村東南莊創辦。
特色經濟
該鄉在農業經濟發展布局上力爭調統,在結構上力爭調新,在品種上力爭調優,全力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建立一個無公害蘑菇種植基地,共落實面積1.5萬畝,“盛雪”牌無公害蘑菇受到國家認證,特色產業面積2250畝,被山東九發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定為該公司的發展基地。
農業經濟
周集鄉在農業經濟發展布局上力爭調統,在結構上力爭調新,在品種上力爭調優,全力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建立一個無公害蘑菇種植基地,共落實面積1.5萬畝,“盛雪”牌無公害蘑菇受到國家認證,特色產業面積2250畝,被山東九發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定為該公司的發展基地。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新增進鎮人口1000人,人口城鎮化率達30.2%;新增樓房面積1萬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1200平方米。
工業經濟
通過招商引資,周集鄉的工業實現了零的突破。2003年,9個企業在該鄉落戶,其中投資400萬元的新新衛生用品廠落戶在縣工業開發區,結束了周集鄉在縣開發區沒有項目的歷史。2004年,該鄉又有11個企業紮根周集,另有蘇州客商投資1800萬元興辦的江蘇星火壓力容器廠在縣開發區建成投產,該廠生產的各種型號的鍋爐達到了國級B級標準,填補了宿遷市的空白。2005年,由靖江老闆包其芹女士投資2600萬元興辦的沭陽鼎佳塑業有限公司,實現當年興建,當年達效。該廠生產的塑鋼護欄,以其美觀、價廉、耐用等優點成了市場的搶手貨,產品供不應求。除此之外,周集鄉農民唐金山、孫林懷、徐勤東等分別創辦的南陽肉聯廠、林懷肉聯廠、宏運肉聯廠等投資額均超過了百萬元,生豬貨源涉及到遼寧、吉林等8個省市,造就了生豬經濟人300多人,產品遠銷上海、南京、合肥、蘇州等大中城市,成為周集鄉經濟發展的極大亮點。2006年,周集鄉招商引資又譜新篇,投資1100萬元的沭陽通達通訊器材有限公司順利在縣開發區落戶。在周集境內,500萬元的宿遷康友有限公司、投資120萬元的潤年華玩具廠以其驚人的建設速度,全都投入生產。2007年,周集鄉又引進項目9個,協定引資額達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000萬元,其中有3個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落戶周集。由連雲港尹紅桃投資500萬元興建的宿遷沭連複合肥廠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機器設備即將安裝。由浙江客商王良泛先生投資興辦的沭陽旺平機電有限公司,占地面積15畝,總投資1000萬元,年可實現產值8000萬元,用工60餘人。主要生產圓鋼、角鋼、機電配件等產品,目前已經投入生產。招商引資,不僅使周集鄉在全縣樹立了形象,而且激活了周集社會的每個細胞,形成了經濟發展的互動。“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鄉政府鄭重承諾,在不違背國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可以採取一些更加靈活的措施發展地方經濟。鄉政府將按照客商要求,負責協調各有關部門辦理一切必要的生產經營手續,並積極為客商協調各方面關係,提供安心創業的經濟發展軟環境。對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鄉政府出面協調土地徵用手續,幫助企業順利在縣經濟開發區落戶。
龍頭企業
天馬工藝品廠:沭陽縣天馬工藝品廠是淮安市漣水縣個體老闆張雲霞獨資興辦的民營企業,主要產品為伊斯蘭教帽子,常年出口伊拉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地區。該項目於2001個底創辦,2002年全年即實現稅收63萬元。該企業不僅填補了沭陽縣外貿產品的空白,也是該鄉納稅貢獻大戶。
工藝掛毯廠:沭陽縣工藝掛毯廠是南通市個體老闆周曉霞同志利用該鄉紡織地毯、掛毯熟練工多的優勢於1999年來獨資興辦,擁有作業面積1350平方米,勾織針600套、掛架560架。他們採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資源優勢,目前已用工500名,年可創稅收28萬元。
投資環境
沭陽縣市場繁榮。沭陽縣市場潛力巨大,是蘇魯交界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京滬高速公路經濟帶江蘇省的北大門,全縣176萬人口本身就是一個較大的消費市場,全縣已基本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依託,以批發市場為骨幹,以中心集貿市場為基礎的沭陽縣市場繁榮。沭陽縣市場潛力巨大,是蘇魯交界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京滬高速公路經濟帶江蘇省的北大門,全縣176萬人口本身就是一個較大的消費市場,全縣已基本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依託,以批發市場為骨幹,以中心集貿市場為基礎的多門類、多層次、多種經濟形式和運行方式的完善的市場體系。全縣共有服裝、鋼材、花卉、農貿、工業品等各類市場130多個,房地產市場、資金市場、勞務市場、人才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發展迅速,依託京滬高速公路占地1500畝的京滬直銷市場已初具規模,由國際汽摩配城、浙江商城、花木大世界等組成的、計畫總投資40多億元、總建築面積400多萬平方米的“一心多點”大商貿、大物流格局初步形成。沭陽縣政策優惠。沭陽縣創造性地制定優惠政策,不墨守成規,不人為地設定框框,除國家和省、市明令禁止從事的行業和經營的商品外,均允許個體私營企業依法註冊經營。縣委、縣政府鄭重承諾,國家、省、市、縣各級、歷次制定的優惠政策,哪一級最優惠,就執行哪一級,政策的優惠程度決不低於周邊地區,費用的收取標準決不高於周邊地區。沭陽著力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軟環境,實行企業檢查準入制度,經濟處罰申報制度、企業繳費登記制度等,建立縣“經濟110”,隨時接受並監督查處企業的各類投訴,並向重點招商引資企業頒布《沭陽縣人民政府令》和《重點企業綠色通行卡》,進行掛牌保護,給予特殊待遇。
教育事業
周集中心國小位於沭陽縣東南角,南臨美麗的六塘河。我校布局合理,環境宜人,學習氛圍濃郁,是學子們求學的好地方。學校在上級領導的正確指導與支持下,無論是硬體設施,還是軟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2003年7月創辦了寄宿雙語部,處於全縣領先位次,先後投資120萬元,興建了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餐廳等硬體設施,配備了擁有60台電腦的兩個微機室、一體化印表機的文印室,以及液晶投影儀、視頻展示台、彩電、“三機一幕”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現有寄宿雙語部1—6年級共11個教學班,608名學生。寄宿雙語部精選了全鄉最優秀的教師任教,學歷達標率100%,大專學歷占68%,本科在讀5人,師資力量雄厚;食堂工作人員、生活老師20人,全部經培訓合格上崗。寄宿雙語部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採用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學。創辦三年來已取得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具有一整套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周到的後勤服務為學生提供可口足量的飯菜,營養豐富,保證了學生健康地成長發育;學生與老師同吃同住,生活老師為學生洗衣、疊被及生活指導,校醫務室及時為學生提供服務,對離校兩公里以外的學生有專車接送,專人監護,確保全全;早晚自習保證了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認真輔導,使知識得到及時鞏固,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讓每個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學習有法,活動有效,生活有序,起居有時,良好的習慣已逐漸形成,全方位的服務讓學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特長得到了發展,行為得到了規範,品質得到了薰陶,意志得到了鍛鍊,才華得到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