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周平紅,外科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副主任,上海內鏡診療工程技術研究
中心副主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青年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理事,中國NOTES俱樂部成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消化內鏡學會委員兼秘書、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學組組長,衛生部消化內鏡培訓基地評審專家。發表著作
《中華消化內鏡雜誌》、《中華胃腸外科雜誌》等6本期刊編委,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_Hepatology、JournalofDigestiveDiseases審稿專家。主編專著2部、醫學視聽教材3部,發表醫學論文近百篇。人物經歷
擅長消化道病變的內鏡微創和外科手術治療。在國內率先開展超聲內鏡和窄帶成像術在下消化道疾病診斷中的套用研究,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內鏡下消化道全層切除術治療消化道早期癌和黏膜下腫瘤,以及隧道內鏡技術——經口內鏡肌切開術、內鏡經隧道黏膜下挖除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症和食管巨大平滑肌瘤等。上世紀90年代中期,作為中山醫院普外科一名普通醫生,周平紅開始接觸內鏡診療技術。他回憶說,當時業內普遍認為,能做開腹手術的是大醫生,做內鏡的是小醫生。但他不在乎這些,只要能掌握一門技術就好。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當時內鏡外科在日本等國家已經得到較大發展,手術經人體自然腔道實施,不會在體表留下疤痕,且在體內創傷很小。這些巨大優勢深深吸引著他,讓他有了走出去看一看的衝動。2000年,周平紅爭取到了機會,首次赴日學習超聲內鏡技術。學成歸來後,他感覺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苦於國內內鏡外科起步晚,還沒有適宜的手術器材,於是他便自己動手做了一把內鏡針刀應對。在此後的五六年間,他利用空閒時間,看各種日本、歐美等國家內鏡醫生的手術錄像。2006年,周平紅找到了突破口:胃腸道早期腫瘤的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當時,日本的內鏡手術以黏膜表面的腫瘤剝離為主,而對於長在胃腸道夾層中的黏膜下腫瘤一直束手無策,因為這是內鏡手術的“禁區”:剝離黏膜下腫瘤需要內鏡及器械鑽到黏膜下面,在薄弱的黏膜組織中操作,如此很容易導致組織穿孔,從而會引起併發症和感染。以至於2007年,在中國首次舉辦的中日ESD高峰論壇上,當周平紅一提出ESD術式時,便遭到了國內醫生的一片反對。他向《內鏡外科》《消化內鏡》等國際權威期刊投稿也均被一一退回,原因還是認為此種手術風險太大。
但是,周平紅並未因此退縮,因為他在實踐操作中找到了腔道壁穿孔的應對方法:“對於穿孔,我的態度是不怕穿,穿不怕。經過多年時間,我發現黏膜下內鏡剝離有一套專門手術方法可以避免穿孔。更重要的是,即便發生了穿孔,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也不怕,可以隨時在內鏡下進行修補。”
隨著手術成功病例的不斷積累,一年之後,周平紅又獨創了“內鏡黏膜下挖除術”(ESE)和“內鏡全層切除術”(EFR),敢於“挖穿”胃腸壁組織,全層切除腫瘤,再用3-5隻金屬夾將“洞口”補上。此手術可將深達全層胃壁、狀如雞蛋大小的平滑肌瘤“一鍋端”,成為清除胃深部腫瘤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