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呂氏門風,既通過言傳身教傳達,也通過家規家范的撰述來實現代際傳承。呂氏家族早在呂夷簡就作有《門銘》。呂氏“公”字輩呂公綽,“希”字輩呂希純、呂希哲皆精通《禮》學。特別是呂希哲,著有《家塾廣記》,在《呂氏雜記》中亦多家禮方面的內容。呂本中則有《童蒙訓》、《舍人官箴》、《師友淵源錄》等。到了呂祖謙,更有《閫範》、《少儀外傳》、《家范》、《辨志錄》等。
《家范》收錄在呂祖謙的《東萊集》中,共有六卷,分別為《宗法》、《昏禮》、《葬儀》、《祭禮》、《學規》、《官箴》,從敬宗收族、明理躬行、清慎勤實等方面闡述了其家訓思想。《宋史》贊之為“居家之政,皆可為後世法。”
家范
呂祖謙的祖輩原在開封,是北宋著名的儒學世家。曾八代出過十七位進士、五位宰相。如此一代代連續不斷地在朝為官,在宋以前和以後的歷朝中並不多見。這樣的名門望族,自然極為重視對族人的教育。從呂希哲、呂本中到呂祖謙,呂氏數代都有家規家訓傳世。
呂祖謙將它彙編為《家范》六卷,其中《宗法》、《學規》、《官箴》為重要組成部分。
《宗法》:敬宗收族
呂氏《宗法》是呂氏家族之規範,它的核心就是“敬宗收族”。敬宗,就是尊重祖先、尊敬兄長,通過家族祭祀敬奉列宗,以凝聚族人之心。其中既有對呂氏子弟尊祖敬宗、重社稷、愛百姓的道德要求,也有涉及家塾、婚禮、葬儀等各個方面的行為規範。呂祖謙對於“敬宗”之道身體力行,先後兩次在明招山為其父母丁憂守墓,長達六年之久。所謂“收族”,就是要重視家族內部的團結互助,相互扶持。“窮困者,收而養之;不知學者,收而教之”,就是不放棄、不拋棄家族中的每一個窮困者,並為他們提供同等的教育機會。
《學規》:明理躬行
呂祖謙為了更好地教育和規範四方學子,提出了“讀書先學做人”的理念,重在倡導“明理躬行”,推行《禮記》中“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讀書方法。學習要“躬行不懈”,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充分體現了呂祖謙“講實理、育實材而求實用”的哲學思想和實學理念。
《官箴》:清慎勤實
在古代,官箴是從政之戒規、為官之箴言。呂氏家族是科第世家,呂祖謙的伯祖呂本中制定的《舍人官箴》和呂祖謙所作的《官箴》,極力倡導廉政清明的為官之道,記錄了整個家族對如何做一個好官的思考與總結。
《舍人官箴》主要從正面規定如何做一個好官。《官箴》主要規範一些不被允許的事項,其核心在一個“廉”字,26條中的25條都是圍繞“廉”來立論的。
影響
2016年5月被中紀委“中國傳統中的家規”系列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