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仙崖

呂仙崖

第1號龕呈尖拱形,內造淨瓶觀音一尊,底璧左右各雕有一石獅。 呂仙崖上,原有一個寨子,叫“集生砦”,據說可以和三多寨媲美。 東面為寨門,內外兩層,護衛把守。

百科名片

呂仙崖傳說是呂洞賓來此修煉而得名,其崖東頭稱為觀音崖的崖壁上造像4龕,龕高2米左右,內造觀音和大勢至菩薩、釋迦和彌勒說法圖。崖壁間有造像記,字跡大部漫滅,依稀可辨有“廣德”字樣,“廣德”即唐僖宗年號(764年),龕內壁有紹興年間的裝修記。可知該處造像於中唐時期,南宋曾裝修。1996年11月,呂仙崖造像被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概述

呂仙崖位於榮縣東北榮德山西南一里,其東面崖壁上有4龕唐代佛教造像(從右至左編號為1-4號)。
呂仙崖 石碑

第1號龕呈尖拱形,內造淨瓶觀音一尊,底璧左右各雕有一石獅。觀音右手握輪,左手提淨瓶。
第2號龕為方形敞口,內造淨瓶觀音和大勢至菩薩,完壁上有“紹興二十九年六月二十四上上大吉任文順修”的題記。
第3號和第4號龕基本相同,均為重口龕。龕形外方內拱。龕內均造一佛一僧二菩薩二金剛和二護法獅子。略為不同是是:第3號龕的主像是釋迎牟尼佛,金剛站在拱形龕外、方形龕內的左右壁上;而第4號的主像是彌勒佛,二金剛站在拱形龕的左右壁上。左壁上有“任文順修上上大吉”的裝修記。(廣明,唐禧宗年號,廣明二年就是公元881年)。
由此可知,呂仙崖的造像刻於晚唐、南宋紹興年間曾裝修。​

歷史遺憾

“呂仙崖摩崖造像”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絕壁上刻有觀音菩薩。值得一提的是,廖永清(已去世)、李普才夫
呂洞賓
婦為保護文物,在岩洞居住一年之久,寒冬酷暑,風餐露宿,忍受蚊虰蟲咬,扯草藥賣籌集經費,於1997年6月修建廟堂,供信徒朝拜。
呂仙崖上,原有一個寨子,叫“集生砦”,據說可以和三多寨媲美。自貢鹽商為了避暑、躲匪,來此建寨。寨子始建於鹹豐十年,占地約三十畝,歷經四載。寨子四周圍牆矗立,用條石砌成,長約八里,高約兩丈。東面為寨門,內外兩層,護衛把守。寨門外有壕溝,長三十多米,寬十多米,深約兩米。壕溝上有吊橋,平時收起,有人進出,確認身份後方可放下,讓其通行。寨門上有城堡,護衛日夜巡視。寨內有文昌宮,宮門石獅鎮守,宮內雕梁畫柱,十分精美。另有顏氏武狀元府弟,門前石獅石鼓,甚是氣派。寨子由李、顏、王三大家共同修建,上個世紀3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商賈雲集,熱鬧非凡,名揚邑里,可惜毀於文革“破四舊”。而今是斷壁殘垣,滿目瘡痍。整個寨子僅存石門,“集生砦”三字顯示著昔日的繁榮,遍地條石訴說著一段輝煌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