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研究員,榮獲“廣州十佳青年”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簡介
吳重慶 男,漢族,1964年12月出生於福建莆田。1981年9月考入中山大學哲學系,師從哲學史家李錦全、馮達文教授,連續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1年7月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即進入新組建的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哲學文化研究所,曾任該所副所長、研究員。1993年10月,在市社科院未作任命經費和人員支持的情況下,獨立創辦《嶺南文化時報》,並任主編直至1998年12月報紙停刊。《嶺南文化時報》在國內外思想界文化界獲得廣泛好評,大批文摘被轉載和引用,國內的知名中青年學者幾乎都給《嶺南文化時報》投稿。《嶺南文化時報》的合訂本已為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匹茲堡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等圖書館收藏。2000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1年4月被授予"廣州十佳青年稱號"。2001年6月擔任院刊《開放時代》雜誌執行主編。主要社會兼職有:廣州市哲學學會秘書長、嶺南文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中國哲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連續性出版物《自由交談》主編之一(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聯合出版)、《當代學術文叢》主編之一(羊城晚報出版社)。
著作
專業特長為中國哲學史和社會人類學研究,至今已發表100多萬字研究成果。個人專著有:博士論文《儒道互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穿越斑馬線》(海天出版社,1993年)、《本土情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另有學術論文30餘篇,發表於《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孔子研究》、《道家文化研究》、《開放時代》、《學術研究》等學術刊物。其中"經濟發展與農村社會組織關係的變遷"一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社會變遷與通婚領域的伸縮"一文獲得學術界好評(見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2000年第一期)。"從窮理、循理到推理"、"生命情調的變奏"、"變通與規整"等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複印中心《中國哲學史》、《外國哲學史》轉載,"論儒道互補"一文被《文匯報》"學林"版轉摘,"鄉村社會名存實亡"被《讀書》雜誌轉摘。獲獎情況:
個人專著《儒道互補》獲第三屆廣東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專著類二等獎(1996年12月);專業論文"經濟發展與農村社會組織關係的變遷"獲廣州市政府頒發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年7月);"論儒道互補"獲"廣州市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994年12月);"從窮理、循理到推理"獲"廣州市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青年獎(1996年12月)。
代表作介紹:
在中國哲學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為《儒道互補》,該書為博士畢業論文。早在出版前,該項成果即得到國內哲學史家如北京大學陳鼓應教授、武漢大學蕭捷父教授、馮天瑜教授、中山大學李錦全教授的一致肯定,認為是國內學術界對“儒道互補”這一思想史現象首次進行深入系統探討的重要成果。在1992年5月的西安國際儒學研討會上,作了題為"論儒道互補"的報告,引起了中外學者的熱烈回應。《哲學研究》在1993年第1期發表了該文,後來陸續有人在論著中引述了有關論點。
另一專著為《本土情懷》,該書為"生於六十年代學人文化批評文叢"(共10本)之一,文叢作者皆為90年代以來活躍於國內學術界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於六十年?quot;的中青年學者。該書以應有的學術反省意識,對社會科學的本土化問題進行了探討。該文叢由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後,國內學術界反應熱烈,《中華讀書報》、《中國青年》雜誌、《上海文化報》、《文匯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天涯》雜誌等都刊發了評論,譽之為中國六十年代學人的"集體亮相"。
在社會人類學方面主要側重於鄉村社會變遷研究,代表作有“經濟發展與農村社會組織關係的變遷”(與單世聯合作)。該文發表於《開放時代》1997年7-8月號,《新華文摘》1998年第1期以少有的長篇幅轉載了一萬多字。該項研究是在霍英東基金會的資助下,自1995年夏用了半年時間在廣東番禺農村所作的鄉村田野調查報告。霍英東基金會曾把該報告遞送給當時的廣東省省長朱森林和廣州市市長黎子流。公開發表後,原國務院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潤生電告廣東省農村工作委員會負責人,表示應對該報告給予足夠的重視。國內學術界對該報告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新華文摘》1999年第2期全文轉載了發表於《法學評論》1998年第5期的"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秩序結構及其模式選擇棗對當代中國社會秩序結構幾個論點的學術介評"一文(作者劉作翔),該文對我們的研究成果作了一千多字的引述,把其與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及法學家梁治平先生的有關觀點並列,視為有關當代社會秩序結構的三種不同的主要論點之一,認為"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種對於發展變化較大且較迅速的中國農村社會的寫照","其看法和結論是具有啟發性的且值得我們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