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情況
1987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高校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1999年9月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師從著名的中共黨史專家張靜如先生,攻讀中共黨史專業博士學位,2002年6月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
2000年8月晉升為副教授。
2003年10月,被聘為碩士生導師。
2004年1月,被聘為教授。
2005年主持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碩士點,為全國首批馬克思主義發展史6個碩士點之一。
2008年9月,被南京審計學院作為學術帶頭人引進,任南京審計學院政治與行政學院院長,主持校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建設。
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多年來從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方面的研究,為徐州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碩士點的創建者和負責人,研究成果發表在《馬克思主義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權威期刊和《史學月刊》、《社會科學研究》等核心期刊,在學術界有較大的影響。主持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研究》。2.中共黨史:師從中共黨史大家張靜如從事中共黨史研究,為徐州師範大學中共黨史碩士點主要創建者之一,並擔任中共黨史碩士點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方向的負責人,其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共黨史研究》、《黨的文獻》等權威期刊和《江海學刊》等核心期刊,參著多卷本《中國共產黨通史》,在學術界有較大的影響,並獲國家圖書獎。
3 .李大釗研究:自1987年即開始李大釗研究工作,博士學位論文為《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學術》,受到學術界好評。發表李大釗研究論文近100篇,出版有《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學術》、《李大釗與中國社會現代化新道路(外二種)》等李大釗研究專著。
4.政治思想研究:以李大釗研究為突破口,涉及到近現代思想史領域,對毛澤東、劉少奇、瞿秋白、高一涵、陳獨秀、梁漱溟、張君勱等近現代歷史人物的政治思想也進行過專題研究,在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出版了《高一涵五四時期的政治思想研究》等思想史專著。
5.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在《政治學研究》發表《鄧初民<新政治學大綱>的學術貢獻》(《政治學研究》2009年第3期)、《<新民主主義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貢獻》(《政治學研究》2010年第1期),主持2009年教育部項目《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出版130萬字3卷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概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近代留學史研究:發表《留學生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晚晴時期的留學與中國現代學術的建立》、《留學生與晚晴社會變遷》。主持《留學生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的建立》等課題,出版有45萬字的《留學生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等留學史專著。
7.中國現當代社會史研究。參與《中國現代社會史》(上下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書的修訂工作,即將出版《中國當代社會史(1956—1966)》。
8.史學史與史學理論研究。在《史學月刊》、《史學史研究》、《江海學刊》等刊物,發表《歷史事實:史學家構建過去的圖景》、《李大釗與歷史哲學理論》、《歷史-歷史學-歷史哲學》、《何炳松與中國現代的新史學潮流》、《論霍布斯鮑姆的史學思想》等論文。
承擔課題
主持《李大釗早期思想與中外文化》、《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主題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留學生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的建立》、《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1919—1949)》、《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研究》等省、教育部、國家課題10多項。社會反響
著作2004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 李大釗研究成果2006年江蘇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二等獎。發表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介紹,被人大複印資料《毛澤東思想》、《美學》、《社會學》、《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歷史學》、《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等專題全文轉載,被其他學者徵引,在學術界有重要影響。受商務印書館的邀請,為中國政治學大家鄧初民的名著《新政治學大綱》一書新版(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撰寫導讀性文章。就李大釗案、陳獨秀案有關問題,接受鳳凰衛視採訪。
主要論文
1.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幾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12期;2. 《張靜如先生與李大釗研究》,《中共黨史研究》2003.1;
3.《李大釗與中國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3.3;
4. 《中共黨史研究理論的創新》,《黨的文獻》2003.1;
5.《鄧初民<新政治學大綱>(1940年)的學術貢獻》,《政治學研究》2009.3;
6.《近10年李大釗研究的進展及相關問題的討論》,《近代史研究》2006.3;
7.《<新民主主義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貢獻》,《政治學研究》2010. 1;
8.《近10年<新民主主義論>研究綜述》,《黨的文獻》2009.2;
9.《早期新文化運動中的李大釗與外國學術思想》,《社會科學研究》2002.2;
10.《論李大釗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思想》,《河北學刊》2001.3;
11.《李大釗與五四現代化地位的形成》,《江淮論壇》2001.2;
12.《李大釗與現代化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中央社會主義學報》2001.7—8;
13.《李大釗的早期思想與民國初年的中國政治》,《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2.1;
14.《李大釗學術思想的傳統文化淵源》,《甘肅社會科學》2002.3;
15.《論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文學觀》,《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2.4;
16.《李大釗建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努力》,《煙臺大學學報》2002.2;
17.《李大釗的政黨思想與中國政治變遷》,《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2.5;
18.《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4;
19.《<努力周報>時期高一涵政治思想研究》,《安徽史學》2003.2;
20.《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學術觀念的更新》,《江西社會科學》2003.6。
21.《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創建》,《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2;
22.《1927年初李大釗的外交活動》,《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3.1;
23.《歷史·歷史學·歷史哲學——李大釗對歷史哲學相關問題的馬克思主義詮釋》,《江海學刊》2004.2.
24.《歷史事實:史學家對過去建構的圖景》,《史學月刊》2005.2.
25.《論行政裁量權的性質、特徵及其制》,《理論導刊》2005.1
26.《<每周評論>時期高一涵政治思想研究》,《安徽史學》2005.3;
27.《陳獨秀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安徽史學》2006.3.
28. 《高一涵研究的現狀及今後的努力方向》,《安徽史學》2007.6.
29.《李大釗與五四運動的現代化地位》,《江海學刊》2001.3;
30.《李大釗與中國古代史研究》,《史學月刊》2002.5;
31.《論霍布斯鮑姆的史學思想》,《史學史研究》2006.3;
32 .《陳獨秀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開創》,《安徽史學》2009.2;
33..《李大釗與歷史哲學理論》,《史學史研究》2002.2;
主要著作
1. 學術專著《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學術》(48萬字),獨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該書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向中共“十六大”獻禮圖書計畫。2.《中國共產黨通史》,參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該書獲得第六屆國家圖書獎。
3.《中國現代社會史》(上下卷66萬字),參著,湖南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4.全國專升本教材《政治》(含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79萬8千字,主編(本人撰寫25萬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5.《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30萬字),主編,航空工業出版社2000年版。
6.《毛澤東思想概論》(25萬字),主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1919—1949)經濟學卷》(34萬字),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版。
8.《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探索與實踐》(合著),40萬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概論》(獨著),132萬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化新道路》(外二種),132萬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註:“外二種”之一為《李大釗研究史》,“外二種”之二為《李大釗研究文選》) 11. 《高一涵五四時期的政治思想研究》,20萬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2. 《留學生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45萬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 《中國現代人物專題研究》,60萬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學術影響
1.《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化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被《北京黨史》2002.2陳靜等的《2001年北京現代史研究綜述》文章重點介紹。2.《李大釗的早期思想與民國初年的中國政治》,《新華文摘》2002.2摘載。
3.《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創建》,人大複印資料《美學》2003.5全文轉載。
4.《李大釗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3.11全文轉載。
5.《李大釗的政黨思想與中國政治變遷》,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3.3全文轉載。文章主要觀點,被河南大學翁有為教授的《2002年中國現代史若干問題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文章重點介紹。
6.《中共黨史研究理論的創新》,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3.5全文轉載。
7.《留學生與晚清社會變遷》,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2摘載。
8.2003年1月在學術討論會上發表的學術見解,被《北京黨史》2003.2重點介紹。
9.參著的《中國共產黨通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003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
10.《歷史·歷史學·歷史哲學——李大釗對歷史哲學相關問題的馬克思主義詮釋》,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04.7全文轉載。
11.《晚清時期的留學生與中國現代學術的起源》,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4.4收入“論點摘編”。
12.所著《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學術》一書,廈門大學歷史系博士李方祥、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儲文靜的文章有所介紹。
13.《歷史事實:史學家建構過去的圖景》,被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05.7全文轉載。
14.《留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中國化的努力》,被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2006.3全文轉載。
15.《近10年毛澤東人口思想研究綜述》,人大複印資料《人口與計畫生育》2006.10全文轉載。
16.《陳獨秀與中國近代史研究》,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6.8全文轉載。
17.《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與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6.10全文轉載,此文又被《新華文摘》2006.2摘要。
18.學術專著《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學術》,2006年獲江蘇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二等獎。
19. 《論抗戰時期中共社會公信力的提升》,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7.10全文轉載。
20.《<新民主主義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貢獻》,人大複印資料2010.4《毛澤東思想》全文轉載。
2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幾個問題》,《馬克思列寧主義》2011.6全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