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948年5月19日,英國政府送給國民黨政府一艘軍艦,命名為“重慶號”。經近3個月的航行,於8月回國,停泊上海。“重慶號”是國民黨海軍中最大最強的主力戰艦,被視為“王牌”軍艦,不僅軍政要員登艦參觀,連蔣介石都在艦上召開高級將領會議。
1948年10月10日,“重慶號”在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親自指揮下,用艦炮從葫蘆島向解放軍占領的塔山、高橋陣地猛烈轟擊,“重慶號”被推上一線。國民黨政府將此艦當成阻止解放軍南下渡江作戰的江上武庫。
在艦上服役的近600名官兵,都是抱著建設中國強大海軍志願,1946年前往英國受訓2年後,於1948年8月隨艦歸來的。艦上的一些愛國青年,在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形勢的推動和共產黨政策的感召下,逐步形成兩個大的秘密組織,“重慶艦士兵解放委員會”(簡稱“解委會”)就是其中之一。
1949年2月17日,“重慶號”從高昌廟啟航開到吳淞口,突然拋錨停下,根據種種跡象判斷,可能要逆長江而上,配合江陰海防第二艦隊,阻止解放軍渡江。如果軍艦駛進長江,因江面狹窄掉頭困難,又處於江陰和吳淞口兩地炮火威脅之下,處境將會對起義十分不利。“解委會”當機立斷,改變原來海上航行中起義的計畫,決定在停泊中起義。
起義過程
1949年2月25日凌晨1時30分,在“解委會”的集體領導和組織下,愛國青年們發動了起義。王洛切斷電話電源,洪進先關閉、控制了所有無線電台,畢重遠和於家欣誘引上甲板哨兵和司令走廊的值更士兵至雷達室繳了械,迅速打開槍架和彈櫃的鎖,武裝了全體“解委會”成員。接著,“解委會”成員立即按照分工到達各自指定位置,行動組分艙逐段地拘禁了所有軍官和上士,王頤楨並馬上通知另一起義組織的王繼挺,由他叫醒其起義組織的人員一同參加了起義。“解委會”作了最壞的準備,分工陳鴻源、周正負責炸艦任務。陳鴻源將三四十發4英寸炮彈壘在彈藥庫走道上,引信露在外面,一旦起義失敗,引爆彈藥庫,炸沉軍艦,同歸於盡。
“重慶號”艦長鄧兆祥,兩次赴英留學,是一個正直愛國的老海軍軍官。“解委會”希望鄧艦長深明大義,和士兵們一同起義,由他領航開船。鄧艦長在事先不知道艦上醞釀起義之事的情況下,考慮到“重慶號”的命運和艦上幾百名官兵的生命安全,毅然加入了起義的行列。親自製定航線,下令開航,指揮航行。
1949年2月25日凌晨5時45分,“重慶號”正式開航,快速順利地駛出航道複雜的長江口,轉向北上,以每小時24海里的速度駛向解放區煙臺港。1949年2月25日早晨,“解委會”發布了《重慶軍艦起義告全體同學書》和《重慶軍艦起義告海員同志及技工同志書》。王頤楨通過艦上廣播向全艦宣告軍艦已經起義,動員全體艦員擁護起義,號召大家:“為了四萬萬人民的解放,為了促進幸福的新中國的迅速到來,為了下一代子孫的生存,我們必須反對四大家族,將他們交給我們的武器,把他們消滅掉!”
1949年2月26日清晨,“重慶號”經過25小時的持續航行,行程520海里,勝利到達山東解放區煙臺港,受到熱烈歡迎。
意義
1949年3月24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給鄧兆祥艦長和全體官兵發了慰勉電,熱烈祝賀他們英勇起義,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設自己的空軍和海軍,而你們就將是參加中國人民海軍建設的先鋒。”
為此,蔣介石撤掉了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的職務,於3月18、19兩日,派出B-24型轟炸機對“重慶號”輪番轟炸,艦上官兵進行了英勇還擊,“重慶號”艦體嚴重受傷,6名士兵壯烈犧牲,近20人受傷。
艦長鄧兆祥簡介
鄧兆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高級將領,著名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1949年2月25日,他與國民黨愛國官兵在吳淞口舉行了震驚中外的“重慶號起義”,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行列,為中國人民海軍的建設做出突出貢獻。鄧兆祥親歷了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和新中國三代海軍的建設過程。鄧兆祥作為海軍專家,指揮藝術和業務能力有口皆碑,在古稀之年仍堅持隨艦出海執行訓練任務,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十分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