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鰲

吳洪鰲

吳洪鰲,軍事系統工程專家。長期從事武器系統分析、試驗鑑定與作戰使用等研究工作,是中國軍事系統工程學科早期開拓者之一。首次開展了我軍的作戰模擬研究,為中國軍事系統工程學科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近、現代科學史上開拓者之一。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1942年7月-1944年7月 在蘇州中學高中學習。

1944年8月-1948年7月 在浙江大學龍泉分校數學系(後併入浙江大學理學院數學系)學習。

1948年8月-1949年7月 在浙江大學數學研究所學習。

1949年8月-1952年12月 任軍委工程學校教員,數學教學組組長。

1953年1月-1960年8月 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數學教研室教員,講師,教研室副主任。

1960年9月-1965年10月 任炮兵工程學院數學教研室講師,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

1965年11月-1974年7月 任七機部705所四室副教授,研究室主任。

1974年8月-1982年5月 任七機部708所三室副教授,教授,研究室主任,副所長。

1982年5月-1983年4月 任炮兵第一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等。

生平介紹

吳洪鰲,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徐舍區堰頭鎮南玗村。自幼喪父,1942年考入因抗日戰爭遷至家鄉附近的蘇州中學高中。受中學數學教師的影響開始喜愛數學。1944年夏讀完高中二年級,為逃離日本侵略軍對家鄉的侵占,赴內地上學,考入位於浙江南部山區龍泉縣的浙江大學龍泉分校數學系。抗日戰爭勝利後,龍泉分校數學系遷至杭州,併入浙江大學理學院數學系。大學四年級期間參加了由陳建功教授主持的數學分析討論班,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得到了初步的鍛鍊。1948年夏畢業於浙江大學理學院數學系,獲學士學位,同時考入浙江大學數學研究所。在導師陳建功教授的指導下,鑽研數學分析的有關著作與文獻,為日後的學習與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大學與研究生學習期間,親眼目睹了國民黨黑暗統治的日益衰亡,受同班同學谷超豪的影響,積極參加了由杭州地下黨組織領導的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等愛國進步學生運動。杭州解放後不久,1949年4月底,由浙江大學學生聯合會推薦到浙江省幹部學校參加政治學習。1949年8月分配到張家口軍委工程學校,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參軍後的第一課是思想改造,樹立終身為國防教育事業服務的決心。在軍委工程學校擔任數學教學組組長期間,為了培養數學骨幹隊伍,解決人才急需不足問題,提出了擇優挑選少數學員組成“數學班”的建議,用1年左右的時間集中培訓有關機率論、群論、初等數論等基礎知識。該建議得到了領導機關的支持,該“數學班”中的絕大多數學員後來都成為各業務部門的科研與教學骨幹。我國軍事運籌學的教學與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主要套用於一些部隊院校開展的武器系統火力運用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1954年吳洪鰲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炮兵工程系負責組建的炮兵射擊與公算(機率)原理教研室,是全軍較早開展這項研究工作的單位之一。吳洪鰲組織翻譯了一批蘇聯的有關教材與條令,在軍內起到了先行作用等。

主要貢獻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吳洪鰲先後在原七機部705所和708所開展飛彈測量系統精度分析,中近程飛彈定型鑑定及洲際飛彈精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由於飛彈武器系統技術複雜,價格昂貴,試驗經費耗費巨大,如果按國外飛彈武器系統定型試驗的方法,其費用將遠遠超過我國的經費承受能力。另一方面,由於洲際飛彈的全程試驗落點不在國內,只能依靠國內進行的特殊軌道(包含衛星軌道)飛行試驗時的測量信息來估算全程落點偏差,因此進一步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吳洪鰲在外彈道測量系統的精度分析中,首次採用了統計隨機過程中的變數差分法,用以估算測角精度,並在消除截斷誤差方面改進了數據處理方法,提高了中近程飛彈測量數據的處理精度。在戰鬥部再入大氣層時的振動參數的測量中,他根據頭部在再入環境中存在低頻擺動的現象,採用過程統計中的自回歸分析方法加以擬合,並對殘差進行頻譜分析,從而準確地提供了戰鬥部振動參數,這些成果為後來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我國中近程飛彈武器系統定型工作中,吳洪鰲負責精度與射程等一系列戰術技術指標的統計分析與評定工作。由於飛行試驗異常子樣的取捨是影響到飛彈戰技指標是否合格的重大問題,因此,其處理方法一直有較大爭議。吳洪鰲嚴格堅持定型標準,妥善處理了這個問題。他深入工廠、靶場進行調查研究,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並在實驗與計算分析的基礎上,統一了研製方、使用方及試驗方的意見,為武器系統定型試驗的順利進行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擔任原國防科委組織的洲際飛彈精度分析組副組長期間,為使飛彈測量數據滿足精度分析的要求,他多次組織用實際飛行對測量系統進行校飛試驗,用以消除系統偏差,進一步確定測量系統誤差模型的初始值。他還多次深入慣性儀表的研製單位,仔細分析慣性儀表的地面試驗信息,確立了慣性儀表的誤差模型,並建立了分離慣性儀表與測量系統誤差模型係數的最小二乘法與卡爾曼濾波模型。針對該模型的係數之間的約束關係,他採用貝葉斯方法、山脊回歸有偏估計方法、橢球約束條件下最小二乘法等求解方法,對地面試驗與特殊軌道飛行試驗進行了誤差分離,從而為估算飛彈全程落點精度開闢了新的技術途徑,並為洲際飛彈進行公海試驗時劃定落區海域範圍提供了重要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