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明代醫學家]

吳昆,字山甫,號鶴皋,又號鶴皋山人、參黃子、參黃生,徽州府歙縣澄塘村人,明代醫家,新安醫學名家之一,生於1552年,卒年不詳。吳昆師從余午亭,以醫為業,從三吳出發,遍歷江浙、荊襄、燕趙等地,“師醫道賢於己者”,自此之後醫學大進。共撰述醫書6種,其中《醫方考》6卷、《脈語》2卷、《素問吳注》24卷、《針方六集》6卷4種現存於世,《十三科證治》、《藥纂》2種成書年代不詳,已經亡佚。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吳昆,字山甫,號鶴皋,又號鶴皋山人、參黃子、參黃生。明嘉靖、萬曆年間南徽州府歙縣(今屬安徽省黃山市)人。世居歙西澄塘。吳昆出生於書香門弟,祖父吳正倫醫術高超,醫名頗著。吳昆幼年英異,為文藻思橫溢,因舉子業不售而“投舉子筆,專岐黃業”。15歲學醫於鄉賢名醫余午亭,“居三年,與師談論,鹹當師心。繼由三吳循浙,歷荊襄,抵燕趙,就有道者師受之焉”,“未及壯年,負岌萬里,虛衷北門,不減七十二師”。由此擴大了見識,豐富了臨床經驗,對各家兼收並蓄,奠定了雄厚的醫學基礎。行醫於宣城、當塗、和縣等地,通曉針灸方藥,所至聲名籍籍,活人無數。

主要經歷

祖父吳正倫,為明代隆慶至萬曆間名醫,曾治癒神宗朱翊疾病,以及穆宗朱載後貴妃之疾病而名聞朝野。後來遭太醫妒忌,飲毒酒而亡,伯父元昌,父親文韜二公,皆修德隱居世中,家中藏書甚為豐富,對《內經》頗多研究。昆自幼聰明好學,熟讀六籍文章,習儒舉業.因受家庭薰陶,常瀏覽醫書,在15歲時,已開始接觸醫學,通讀《素問》、《靈樞》、《難經》、《甲乙》、《脈經》、《傷寒論》等經典,精曉河間、東垣、丹溪等諸賢醫籍,為其日後行醫、著書打下了良好的醫學基礎。

25歲時,舉業不第,鄉里長者勸其“古人不得志於時,多為醫以濟世。即由此專心於岐黃醫事。拜余養正(午亭)為師學醫。據吳氏著作中記載,為師教導主要從臨證看病切脈、處方用藥上,傳授心得秘訣。三年後,遊學於江蘇、浙江、湖北、河南、河北等地,負笈萬里,就“有道者為師”,故稱有“七十二師”。謙虛好學的品質,豐富了吳昆的人生閱歷,開闊了醫學視野。注意吸收不同流派的醫學經驗及秘傳,同時,廣交朋友,拓寬了思維空間。在此時,校注整理滑壽《明堂圖四幅》.

33歲時,傳授醫學,帶徒弟三人,方元振、汪躍德、汪拭及侄孫吳子湛,因於“世醫昧於上古經論,不達於中古之方”,不明方義與方證關係,不明藥物升降浮沉之性,以及宣、通、瀉、輕、重、滑、澀、燥、濕之法,反正類從之理,而盲目執方用藥療病,危害性極大。於是選取古今良醫之方七百餘首,“撰之於經,酌以正見,訂之於證,發其微義”,著成《醫方考》六卷。同年,又將所讀過有關診病切脈的醫書要點,摘抄為語錄,重點注釋或述之師傳心得,著成《脈語》二篇。

43歲時,吳昆對《素問》進行全文注釋,著成《素問吳注》,自序作《內經吳注》二十四卷。從該書參校友人名單推測,此時期吳昆可能在太醫院裡教授《素問》,整理者有太學生8人,太醫院醫生1人,儒生3人,禮部儒生3人,庠生6人,居士1人,總計21人。此書可能是吳氏授課講稿,由眾人整理收集而成。

67歲時,隨著臨證經臉的積累,學識日豐,對以往針砭治驗不能盡得其中之奧旨者,經過三十年不斷探討,始破迷津,醫學思想進入成熟期。帶生徒23人(包括侄孫吳象先),將自己在針灸方面的研究心得,結合曆代經典論述、醫家歌賦,寫成《針方六集》六卷,旨在羽翼《圖經》(明刊《鑰人腧穴針灸圖經》)的學習使用。吳氏訂校滑壽《明堂圖四幅》(又作《正伏側人臟腑明堂圖》)。一併收人此書卷首“神照集”中,形成該書圖文並茂的著述特點。

據丹波元堅《醫籍考》“亡名氏鶴來山人傳”分析,吳氏還著有《十三科證治》、《藥纂》等書。惜今未能見到。

著作

《醫方考》6卷、《脈語》2卷、《素問吳注》24卷、《針方六集》6卷、《十三科證治》、《藥纂》等。

學術內容

1.精注《素問》

認為林億等校正《素向》也還存在“彰隱不明”的問題。事實上,《素問吳注》也確是一部力作。吳氏力求要用簡練之語言彰明經旨。通觀《素問吳注》,吳氏致力醫學,於《內經》所下功夫頗深,對後世啟發之功是不容泯沒的。《安徽通志藝文考稿》曾稱:“中國學術皆源於道,《內經》乃紀黃帝岐伯相向答之語,雖言醫也,而道離焉。吳注批郤導窾,深入淺出,治《內經》者,皆當讀之。”

2.方劑之貢獻

吳氏壯年曾致力醫方研究。這是因為吳氏從醫十八年後,贄見過一些醫家,其中什九既昧於經論,又多不諳方旨藥性,故療病每使病人難愈。為此吳氏發志取醫方七百餘首,按證排列,逐方發其微義,書稱《醫方考》,計六卷。這是一部從臨床實用著眼的醫方。全書分七十二門,包括內、外、婦、兒、五官各科證候。各門首敘病因,次列方劑,再列適用證候及用法、注意事項等。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每方後所附之方解,考證精詳,文字清晰,很見功力。使讀者不僅易於領會方旨,且可便於掌握治病用藥,方劑加減之要領。

3.脈學的研究

吳氏既行醫於江浙,兼事著述。訪醫問道,出人岐黃,未常乏人。但有關脈學,白首不達者,亦不可枚舉,吳氏有鑒於此,於是發奮著《脈語》上下卷。該書由淺而深。上卷從“取脈入式”論起,共十三論。下卷始於“脈位法天論”共五十論。舉凡“寸關尺義”,“六部所主”,“五藏病脈”,“小兒脈法”,“婦人脈法”以及脈之有力無力,經絡虛實,從證不從脈,從脈不從證等,均從臨床實際出發,逐一論述。吳氏並根據王叔和《脈經》所論之二十四脈,除細脈未論外,其餘二十三脈均有論列。又據前人說別增小脈(形減於常脈),大脈(形加於常脈),長脈(過於本位)。短脈(不及本位),毛脈(脈來浮澀),鉤脈(前曲後踞),石脈(陽至而絕),溜脈(來如水之溜),疾脈(即數也,所謂躁者亦疾也)九種。總計三十二脈。

此外,有關“怪脈”,吳氏亦論列二十四種,較《脈經》大有增加。吳氏《脈語》除論述各種脈證外,還論述了太素脈。這可能是與明代太素脈盛行有關。吳氏反對太素脈邪說,對太素脈邪說深惡痛絕,但他又認為太素脈論中有可采之句,諸如他說:“太素

之說,固為不經,然其間亦有可采者,如曰脈形圓淨,至數分明謂之清;脈形散澀,至數模糊謂之蝕。質清脈清富貴而多喜,質濁脈濁貧賤而多憂……此皆太素可采之句也……”(《脈語•太素脈》可采之句)。這些道理實際是毫無可取的,因為在客觀上還是肯定了太素脈的某些成份。但是我們如果考慮到明代社會的侈靡,太素脈盛行有其社會基礎。那么吳氏在深刻揭露太素脈系“巫家之教”的同時,又表達了他對太素脈書中的一些論點的欣賞,亦不為怪。忖度吳氏脈學主流,仍然不失博湛精深的。

4.針灸之集成

吳昆晚年尚著有《針方六集》六卷(萬曆四十六年戊午寫序成書,時年六十七歲)。吳氏精研針灸多年,但早歲在理論上未能一時貫通,後積數十年臨床經臉,及老年始漸悟成書。

臨床套用

吳昆臨床上偏重用針法治病,通過“以藥明針”的比較方法,提出“針藥二途,理無二致”的觀點,認為針藥一理,針藥各有長短,指出“藥之多不如針之寡,針之補不如藥之長”,重在強調針刺簡便快捷的效果,針灸百會穴治療眩暈是為明證。重物腧穴的運用,倡十二經井滎輸經合之“五門”針方說;講究取穴少而精,推崇一針二穴的透刺法。提倡當針則針,當藥則藥,針藥兼施,取長補短,各顯神通。學術上提出“針藥保元”說,強調“用藥以元氣為重,不可損傷,故峻厲之品不輕用,恐傷元氣也;用針以元神為重,不可輕壞,五臟之俞不可輕刺,恐傷元神也”。

人物評價

吳昆畢生從事醫學近六十年,著作宏富,上及醫經、注釋,下及臨床方脈、針灸,廣收博採,旨論宜人。是明代集理論、方劑、針灸於一身的卓然大家,於後世醫學頗具啟發。

後世影響

吳昆既承家學,又受師教,理論與臨床均造詣較深,著有《吳注黃帝內經素問》、《醫方考》、《脈語》、《針方六集》等醫書。《素問吳注》24卷,對經典訓釋見解深刻,語簡理明,多所發揮,訂正了王冰經文的多處錯誤。人贈雅號“參黃子”,乃喻其能洞察黃帝經旨之奧,醫技精湛,見解獨到,往往出人意料而令眾醫折服。《素問吳注》是繼全元起、王冰、馬蒔之後通注《素問》的第四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醫方考》6卷72門,廣搜醫方700餘首,著眼臨床,實用性強,是我國第一部注釋方劑的重要著作,16世紀東傳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各國,影響很大。創有清氣化痰丸、知柏地黃丸等名方。晚年集古代針灸大成,摻個人見解,著成《針方六集》,臨床價值較大。

重要觀點條文摘錄

曾謂:“宋有林億,償崛起而訓是經,庶幾昧爽之啟明哉!待旦者較然睹矣。獨其為象,小明則彰,大明則隱,謂之揭日月而行,未也。不肖束髮修儒,無何徙業,居常晷度有熊,日求其旨而討論之,不揣管陋,釋以一得之言,署曰《內經吳注》,業成,欲懸書國門,以博彈射……。”(《素問吳注自序》)。

“五內陰陽謂之內,萬世宗法謂之經,平日講求謂之素問。”《素向吳注》

“一指之下,千萬人命脈所關,醫家於此而懵焉,是以人為試耳!世之疲癃殘疾,將安賴之”(《脈語》原序)

“醫家以岐黃為祖始,其所論脈,不過測病情,決死生而已,未有所謂太素也。扁鵲倉公之神,仲景叔和之聖,亦無所謂太素也,何後世有所謂者,不惟測人之病情,而能占人之窮通;不惟決人之死生,而能知人之禍福,豈其術反過於先聖耶?是亦風鑒巫家之教耳!初學之士,先須格致此理,免為邪說搖惑……因太素乃醫之旁門,不得不辯。”(《脈語•太素脈論》)。

“昆自束髮修儒,游心靈素,諸砭焫針經,皆時討究……時以所授針方,對證施治,種種神驗。然窮其所以神者,牴牾背馳,阻於頓悟,益之三十餘年,覺以歲積,始破前迷。今樗棟之年,六十有七,視昔考醫方時,年則倍矣。志在公善於人,成斯六集……。”(《針方六集》自序)

“劉完素用藥以火立論,其立通聖散一方,以治風熱,實即得之《素問》熱病五十九刺(穴),皆熱之左右,劉完素立通聖散方,實與五十九刺爭美” (《針方六集》明熱俞五十九穴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