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洲[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吳慶洲[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吳慶洲,男,出生年月:1945年3月,博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學習經歷

1963 - 1968,清華大學建築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1979 - 1982,華南工學院建築工程系,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3 - 1987,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系,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7 - 1989,英國牛津理工學院,防災與減災研究,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68 -1976,重慶十八冶一公司宣教科科員;

1976 -1979,黃石十五冶施工處技術員;

1982至今,任教於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工程系,歷任助教,講師,教授。曾任建築學系主任(1995 - 2003)、建築學院副院長(1997­ - 2003);

2003年創立東方建築文化研究所、2004年創立華南理工大學建築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擔任所長、主任至今。

社會兼職

現任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建築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學術委員會委員、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城市規劃》、《規劃師》、《華中建築》、《古建園林技術》、《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編委。曾任第十屆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理事、全國建築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學術刊物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 Building Engineering編委。

科學研究及學術成果

吳慶洲長期從事建築史理論研究和城鄉遺產保護工程實踐,他是我國自行培養的第一位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在梁思成、劉敦楨、龍慶忠等前輩開創的中國建築史與建築遺產保護領域,傳承中國建築史理論研究並堅持建築遺產保護的探索性實踐,在中國古城建設史研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方面有所發展,在中國古城防洪、城市與建築防災減災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創新。他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3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八五”重大項目1項,完成學術專著9部,總字數達599萬字,發表學術論文 235篇,主持完成50餘項城鄉遺產保護工程,學術研究和工程科技方面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2項。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獲獎

2000年

·“建築文化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5年

·兆祥黃公祠修復工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榮譽提名獎。

2007年

·中山翠亨村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獲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優秀項目一等獎、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二等獎。

2009年

·番禺大嶺村村莊規劃獲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優秀項目一等獎;

·《建築哲理、意匠與文化》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是當年唯一獲 獎的建築學著作;

·獲 “中華民族建築事業優秀人物獎”;

·獲“世界建築史教學與研究阿爾伯蒂獎”。

2010年

·獨立完成的“中國古城規劃與防洪研究”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中國古城防洪研究”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中國客家建築文化》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

·獲第四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教育獎。

2011年

·“中國古城軍事防禦體系研究”獲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貴州安順鮑家屯水碾房修復工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最高獎卓越獎;

·“中山市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獲廣東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一等獎。

2014年

·佛山祖廟修繕工程獲第六屆廣東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鄉杯,入選“首屆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

專著

1. 吳慶洲著. 中國古代城市防洪研究.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5

2. 吳慶洲著. 建築哲理、意匠與文化.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3. 吳慶洲著. 中國軍事建築藝術.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4. 吳慶洲著. 中國客家建築文化.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5. 吳慶洲著. 中國古城防洪研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

6. 吳慶洲著. 廣州建築. 廣東地圖出版社,2000

7. 吳慶洲著.中國古城建設與仿生象物.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3

8. 吳慶洲著.中國器物設計與仿生象物.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3

9. 吳慶洲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獲獎工程範例:鮑家屯

水碾房·兆祥黃公祠,主要合作者:馮江,徐好好,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5

主編與參編書目

1. 吳慶洲主編.中國城市建設史書系.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首批十本,2010

1) 《管子》城市思想研究,蘇暢著

2)先秦至五代成都古城形態變遷研究,張蓉著

3)江陵城池與荊州城市御災防衛體系研究,萬謙著

4)南陽古城演變與清“梅花城”研究,李炎著

5)從盛京到瀋陽—城市發展與空間形態研究,王茂生著

6) 晚晴漢口城市發展與空間形態研究,劉釗著

7)近代岳陽城市轉型和空間轉型研究(1899—1949)傅娟著

8)徽州村鎮水系與建設技藝研究,賀為才著

9)珠江三角洲城市邊緣傳統聚落的城市化,劉暉著

10)祖先之翼—明清廣州府的開墾、聚落而居與宗族祠堂的衍變,馮江著

第二批六本,2014

1)明清西安城市水系與人居環境建設研究,吳左賓著

2)明清佛山城市發展與空間形態研究,邱衍慶著

3) 近代武昌城市發展與空間形態研究, 吳薇著

4) 1937—1949 年重慶城市建設與規劃研究, 謝璇著

5) 巨變與回響—廣東順德城鎮形態演變與機制研究, 梁勵韻著

6) 鄉城類型—形態學視野下的廣州石牌空間史(1978—2008) ,黃全樂著

2.吳慶洲、Paolo Ceccarelli 主編. 昨天之明天——義大利城市保護與發展50年.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5

3. 吳慶洲主編. 建築安全(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學科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4. 吳慶洲主編. 世界建築史圖集.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5. 中國民族建築. 第五卷. 江蘇科技出版社,1999(廣東部分主編)

6. 蕭默主編. 中國建築藝術史. 文物出版社,1999(參加撰寫建築裝飾藝術專題)

7. THE 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世界鄉土建築百科全 書),Basil Blackwell. 1995(條目擬稿人)

8.廣州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城市建設分編委和擬稿人 )

代表性論文

註:以下為部分代表性論文。除署名外,吳慶洲為唯一作者。

一、建築歷史研究

1. 淺談真武閣的建築藝術. 南方建築,1986,3

2. 德慶悅城龍母祖廟. 古建園林技術,1987,1:31~35,1987,2:58~62,1987,3:61~64

3. 廣濟橋歷代的建設. 嶺南文史,11-12:82~87

4. 聖索菲亞大教堂. 世界建築,1989,6:117~120

5. 肇慶梅庵. 建築史論文集(八):21~33.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

6. 粵西古建築瑰寶——德慶學宮大成殿. 古建園林技術,1992,1(總34):42~51,1992,2(總 35):49~55

7. 聖保羅大教堂. 世界建築. 1994,1:69~72

8. 我國佛教塔剎型制研究. 古建園林技術,1994,4(總45):21~28,1995,1(總46)13~17

9. 南漢遺蹟藥洲園建築設計. 華中建築,1995,2:57~60,1995,3:70~73

10. 建築文化的承傳、融合與演變. 中外建築,1996,1:4~7

11. 中國古建築脊飾的文化淵源初探. 華中建築,1997,2:28~36,1997,3:16~21,1997,4:6~ 12

12. 春秋至六朝麒麟演變研究. 古建園林技術,1997,3(總56):58~61

13. 環境生態與傳統民居. 第八屆中國民居學術研討會論文. 香港,1997

14. 客家民居意象研究. 建築學報,1998,4:57

15. 德慶三元塔修復研究. 古建園林技術,1999,1(總62):36~41

16. 中國建築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長江建設,1999,2:12~13

17. 佛塔的源流及中國塔剎形制研究. 華中建築,1999,4

18. 曼荼羅與佛教建築. 古建園林技術,2000,1(總66):32~34;2000,2(總67):30~33

19. 龍文化與中國傳統建築. 華中建築,2000,4:23~27

20. 防洪防匪的大宅——光儀大屋. 小城鎮建設,2001,6:72~73

21. 中國最大的哥德式石構教堂——石室. 建築學報,2001,8:62~64

22. 瑰瑋獨絕,另樹一幟——佛山祖廟建築研究. 佛山市博物館編. 佛山祖廟. 文物出版社,2005

23. 宮闕、城闕及五鳳樓的產生和發展演變. 古建園林技術,2006,4(總93):43~50,2007,1(總 94):50-53

24. 台灣道教建築脊飾藝術. 世界建築導報,2006,7:12~17

25. 楊大禹、吳慶洲.南傳上座部佛教建築及其文化精神.建築師,2007,5(總129):83-90

26. 佛教文化與中國名勝園林景觀.中國園林,2007,10:73-77

27. 仿生象物——傳統中國營造意匠探微.城市與設計學報,2007,9,28:155-203

28. The Small Dujiang Weir ,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Baojiatun in Anshun of Guizhou Province 2012年東亞建築國際學術會論文,2012,12.10.香港

29.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actical Case : Baojiatun Watermill.吳慶洲.徐好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2年最佳遺產保護實踐會議論文.2012,9.27~29.克羅埃西亞

30. 吳慶洲、徐好好.貴州鮑家屯水碾房保護和修復研究回顧.南方建築.2013,1:92~95

二、城市規劃和城市史研究

1.古台州城規劃建設初探. 城市規劃,1986,2:54~57

2.中國古城選址的實踐和科學思想. 新建築,1987,3:66~69

3.北方雅典愛丁堡. 城市規劃,1989,4:57~60

4.古惠州城與西湖. 嶺南文史,14:103~107

5.吳慶洲,葉榮貴. Modernized City, Cultural Tradition,Local Features. 轉變中的亞洲城市和建築國際學術 會議論文,1989,11. 北京

6.中國古代的城市水系. 華中建築,1991,2:55~61

7.歷史文化名城牛津. 國外城市規劃,1991,4:40~43

8.中國城市建設史的活教材—歷史文化名城贛州. 古建園林技術,1995,2(總47):53~60

9.中國古代哲學與古城規劃. 建築學報,1995,8:45~47

10.象天法地意匠與中國古都規劃. 華中建築,1996,2:31~40

11.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的歷史經驗與借鑑. 中外建築,1996,4:32~34

12.中國古城規劃與宇宙模式. 紀念劉敦楨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 南京,1997

13.中國古城選址的歷史經驗與借鑑. 城市規劃,2000,9~10,9:31~36,10:34~41

14.鄭力鵬、吳慶洲. 佛山福賢路歷史街區保護與更新研究. 城市規劃,2001,10:37~40

15.Study on Citywall and Moat Military Defence System of Nanjing City in Ming Dynasty. 東亞建築文化國際 研討會論文. 南京,2004,11

16.斗城與水城——古溫州城選址規劃探微. 城市規劃,2005,2:66~69

17.明南京城池的軍事防禦體系研究. 建築師,2005,4(總114):86~91

18.周霞,馮江,吳慶洲. 經濟發達地區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以佛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為 例. 城市規劃2005,8:93~96

19.The Urban Can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東亞建築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 日本,京都,2006,10、華 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0:61~69

20.迎接中國城市建設史研究之春天.中國城市建設史研究書系總序. 建築師,2011,1:91~95

21.Study on Urban 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ortoise City of Ganzhou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 .20.No.4,2011.

22.龜城贛州建設的歷史與文化研究.建築師,2012,1(總155):64~73

23.麗江歷史文化述論.中國名城,2014,11:47~52

24.亞德里亞海的明珠—杜布羅夫尼克.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4,29(04):52~57

三、建築和城市防災研究

1.兩廣建築避水災之調查研究. 華南工學院學報,1984,2:127~140

2.試論我國古城抗洪防澇的經驗和成就. 城市規劃,1984,3:28~34

3.中國古代城市防洪初探. 城市規劃彙刊,1985,3:12~18

4.我國城市防洪綜合體系及減災對策. 城市規劃彙刊,1985,3:47~52

5.試論我國古城抗洪防澇的經驗. 清華大學. 建築史論文集,1987,8:1~20,清華大學出版社

6.歷史上梧州城的水災及防洪措施. 珠江志通訊,1988,1:32~34

7.倫敦城特大火災及其重建. 新建築,1988,4:56

8.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統的研究. 城市規劃,1988,6:35~37

9.兼有防敵和防洪作用的台州古城. 古建園林技術,1989,2(總23):55~59

10.The Protection of China’s Ancient Cities from Flood Damage. DISATERS. 1989,volume13,NO.3

11.惠州西湖與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89,4:7~9

12.Housing Measures against Flood Impact Along Pearl River. 國際住宅學術討論會論文,1989.4,英國, 謝菲爾德

13.唐長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誤. 自然科學史研究,1990,3:290~296

14.廣州古代的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90,3:36~37

15.中國古城的選址與防禦洪災. 自然科學史研究,1991,2:195~200

16.我國防禦洪澇災害的綜合體系及減災對策. 災害學,1992,4:23~27

17.現代城市防洪的方略與措施. 長江建設,1995,1:15~18

18.現代城市水害的劇化及防禦對策. 城市規劃,1995,3:41~43

19.汕頭市防禦洪潮災害的方略與措施及減災對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八五重大項目. 城市與工程減災基礎 研究論文集.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0.我國21世紀城市水災風險及減災對策. 災害學,1998,2:89~94

21.The Urban Flood Hazard And Flood Control strategies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1999年國際建築 師協會第20屆大會論文. 中國可持續發展,2001,4:23~29

22.中國城市災害及城市安全戰略. 規劃師,2002,1:12~13

23.對20世紀中國洪災的回顧. 災害學,2002,2:62~69

24.中國古城防洪的歷史經驗與借鑑. 城市規劃,2004,4~5

25.Urban Flood: Experience & Hazard and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城市洪水經驗與可持續 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 越南,胡志明市,2006,3,10

26.歷史上四川地震堰塞湖水災特點及減災對策. 新建築,2008,4:112-114

27.荊州古城防洪體系和措施研究.中國名城,2009,3:34~40

28.壽州古城防洪減災的措施.中國名城,2010,1:37~41

29.借鑑古代經驗,防暴雨城市澇災.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編.規劃創新—2010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745. 重慶出版社,2010

30. 漢魏洛陽城市防洪的歷史經驗及措施.中國名城,2012,1:67~72.

31. 論北京暴雨洪澇與城市防澇.中國名城,2012,10:4~13

32. 古代經驗對城市防澇的啟示.災害學,2012,3:111~115

33. 襄陽古城歷代防洪體系的建設及減災措施.中國名城,2013,4:47~52

34. 吳慶洲、李炎、吳運江、劉小剛.城水相依顯特色,排蓄並舉防雨澇—古城水系防洪排澇的歷史經驗的借 鑒與當代城市防澇的對策.城市規劃,2014,8:71~77

四、建築教育與研究

1.繼承先師事業,培育精英人才——談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研究生的培養. 新建築,2004,4:62~64

2.中國建築史學近20年的發展及今後展望. 華中建築,2005,3:126~133

3.建築安全與保護生態環境—建築教育的世紀重任.全國建築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重慶大學主編.中國建築 教育.2009全國建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

4.龍慶忠建築教育思想與建築史博士點30年回顧.南方建築,2012,2:48~53

5.納精英,育人材,帶隊伍,求發展——當系主任八年往事回顧,南方建築,2012,5:11~12

五、報刊文章

1.Cities built to avoid flood damage. CHINADAILY. November 5,1996:9

2.Roof Décor Stems from Mythology. CHINADAILY. December 31,1996:9

3.探秘:福壽溝造就不澇古城.光明日報.2011,8,12:1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