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分布
吳川話主要分布於廣東,湛江,吳川、坡頭、南三等地,使用人口約為200萬。
特點
吳川話最大一個特點就是古味濃重。屬於粵語吳化片,也是吳化粵語的代表方言之一。某些發音至今還保留著外來融合語的特徵。發音上,吳川話平平仄仄極為協調,全國少有。
音調
國語有4個音調,吳川話則9個音調,和廣州話相同,發音非常複雜。不過聲母方面和廣州話有較大的區別。而最為奇特的是,吳川話有一個聲母是極為獨特的,那就是唆、些、新、心、撒、惜、宿等字的聲母,本文中記為sg。而就入音來說,吳川話的入音比廣州話多得多。所以,吳川話的發音和越南語,閩南語等比較相似,急促而洪亮,而不像廣州話那么柔軟。在不少字上面和廣州話是同意不同音。
辭彙
吳川話有50%的辭彙與廣州話相似,其與廣西桂平話(粵語分支)較為接近,還有5%與閩語相似,剩下的45%則是土生土長,或者說是古百越部族遺留。做個比較的話,就像國語的“吃”,廣州話是“食”,平語是“吃”,吳川話是“吃”;還有國語“餓”,廣州話是“餓”,平語是“飢”,吳川話也是“飢”等等。另外,吳川話還保留著大量的先秦用語。如國語“沒有”,廣州話是“冇”,吳川話是“冇有”,先秦用語也是“無有”;還有國語“鄰居”,廣州話是“街坊”,吳川話是“隔離鄰舍”,先秦用語也是“隔離鄰舍”等。吳川話受外來北方語影響存在著一種包括廣州話在內的多數粵語方言所不具有的情況,那就是兒化音,例如:小孩稱為“弄兒”;中年婦女稱為“夫娘兒”。
分類
口音
吳川話有高陽片白話、東話(雷話)、海話(吉兆話)之分;白話又有吳陽口音、梅錄口音、塘綴一帶口音的差別。
白話
吳川話有吳陽口音、梅錄口音、塘綴一帶口音的差別。
吳川話分兩類,一類是以梅錄話為代表的白話,有梅錄口音、塘綴口音、長岐口音之分。梅錄口音主要通行於梅錄街道;塘綴口音主要通行於西北部的塘綴區;長岐口音主要通行於北部的淺水區和長岐區,和相鄰的茂名、化州白話口音接近。市政府機關,市級在以往通常都把梅錄白話作為交際的“官方語言”。另一類是以吳陽口音為代表的所謂“土白話”。它通行於吳陽、黃坡、塘尾、振文等鎮街。據估計,講吳陽話的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0%以上。今湛江市屬坡頭區,舊屬吳川縣轄,九成的居民也講吳川話。
雷話
東話即雷話,和雷州、徐聞一帶的雷話很接近,都是屬於閩語方言。它主要分布於蘭石、王村港、覃巴等鎮。據估計,講東話的人數近十萬人。有人講,這幾個鎮地理位置上正好位於吳川市東部,且與鄰近電白縣水東鎮相連,電白縣把水東鎮的話叫“東話”,吳川的東話也因此得名。
特徵
發音
吳川話普通音有9個聲調:去音5個,入音4個;兒化音9個,雙合音9個,對合音9個,重讀音1個,總計37個;除了普通音,其餘皆為合音。
巴bra
爬pāh
瓦ngà
吧páh
啞ã
達tǎ
賊trâ
得dảh
嘚dä
聲母
越南語的各個聲母中,除了dgir(發z同英語發音,其中南部音、即西貢音r翹舌)這個音為吳川話所沒有之外,其他一切聲母都和吳川話相同,不過越南沒有p/k(漢語拼音)這兩個聲母。而廣州話有的聲母,吳川話全部都有。而廣州話中並沒有nh(同越南語)這個音,ng音也只是用於“我”等少數文字上面,隨著粵語懶音的出現,可能會最終消失於廣州話之中。吳川話和高州、化州、信宜等地的白話有一個聲母是廣州話所沒有的,越南語也沒有,那就是唆、些、新、心、撒、惜、宿、信等字的聲母,本文中記為sl。因此,就聲母來說,吳川話比廣州話多了二個半的聲母(一個nh,一個sl,而ng可以算半個),而和越南語互有一個不同的聲母,並且吳川話多出p和k音。韻母吳川話韻母多數不區分圓嘴、扁嘴,如:"一般情況下不會區分e、o(漢語拼音),且較多偏向圓嘴。"音質因為吳川話的入音比廣州話多,所以吳川話的發音和越南語,閩南語等比較相似,急促而洪亮,而不像廣州話那么柔軟。歷史
講吳川話的人,屬廣府吳化民系(古越族),由嶺南百越土著融合外遷人同化而成。外遷人主要的來自福建,講古閩語,宋時期開始遷入廣東吳川為高峰期。古吳川後來由於受高州府白話的影響,局部地區逐漸白話化,然而其始終與其他白話保持著巨大的差距。比如吳川的“吳”,至今還保留著閩語的特徵,發音為ngōucuun,而不是ḿchuin。爭議
吳川話主要有兩種看法:一、吳川話屬於粵語吳化片;二、吳川是一門獨立的語言,不屬於粵語,兩者平衡關係。吳川的雷話目前被歸粵語,不過這種劃法一直存在爭議,因為,雷話無論從歷史還是語言的本身,都不屬於粵語。從歷史角度來說,雷話人的父系祖先來自福建,操古閩語。雷話和粵語的關係存在爭議。區別
在不少字上面,吳川話和越南語同音同意,而和廣州話是同意不同音。兩者相差的距離,就好比粵語和國語的區別。比如說越南二字:越南語發音為việtnăm(越南語注音),吳川話發音為vǐdnāmp,廣州話發音為yúinàm懶音為yúilàm(越南語注音)國語發音為yuènán(漢語拼音)而東西南北則分別為越南語發音為đongdeinămbắt(dei為漢語拼音,其它為越南語注音)吳川話發音為dongslayhnāmpbảd廣州話發音為đongsaynàmbắt(越南語注音)國語發音為dongxinànbèi(漢語拼音)吳川話和越南語只有一個發音不同,而和廣州話發音有兩個不同。
由於吳川話的聲母比較多,韻母則和廣州話,越南語差不多,所以吳川人可以較為容易的學會廣州話和越南語,而廣州話的人卻不能那么容易的學會吳川話或者越南語。因為廣州話聲母偏少,不少廣州人學習越南語的時候,都會對nh/ng音深感頭痛。更別說吳川話特有的sl音。(有語言天份的人,可能不會覺得困難。)下面做個比較:國語廣州話平話吳川話吃食吃吃餓餓飢飢臉面面面喝飲飲吃給比分分/比是系是是我我伝伝其實吳川話有50%左右的辭彙與廣州話相似,5%與閩語相似,剩下的45%則是土生土長,或者說是古百越的俚僚部族遺留。另外,吳川話較廣州話更顯古韻十足,並且還保留著大量的先秦用語。如:官話廣州話吳川話先秦用詞沒有冇無有無有跑跑走走鄰居街坊隔離鄰舍隔離鄰舍舅母舅媽妗妗此外,還有大量的百越辭彙。如:姐姐:哺bou姐夫:哺哥bougo表弟:兩金lènggacmp並且,吳川話還存在著一種包括廣州話在內的多數粵語方言所不具有的情況。那就是兒化音。如:小孩:弄兒nónhnhi兒化為nó'nh青年:後生兒háuxangnhi兒化為háuxa'ng中年婦女:夫娘兒funēngnhi兒化為funē'ng這種獨特的兒化音,在粵語眾方言裡面,只有化州話等少數幾種才有類似的情況,如:“小孩”在化州話裡面就叫做:弄兒仔。伝字典
伝字是一套以吳陽、黃坡兩地為標準音的書寫系統,由民間學者阿茂兒獨自創立。伝字採用拉丁字母拼寫,是一套嚴謹的拼音文字;並由阿茂兒獨自編撰出第一部《伝語(吳川話)字典》。文中的吳川話注音,便為伝字。“伝”在吳川話中,為:“我”、“我們”之意;故“伝字”為:我的字,我們的字之意。
趣怪經典
有一種逛街叫捎捎
有一種伴侶叫貨兒
有一種大媽叫夫娘兒
有一種生氣叫鬼無作你
有一種在哪裡叫在阿試
有一種不正經叫運鬼運怪
有一種睡不著叫睡眼無眯
有一種尷尬叫惡做
有一種孩子叫儂倪
有一種嬌嗔叫嬲死你噠
有一種調皮叫馬溜
有一種諷刺叫有益加咯
有一種隨便叫留你哇
有一種欣賞叫都可以可以
有一種大笑叫實熟狗頭
有一種應答叫做物啊
有一種憤怒叫雷打你加羅
有一種吃飯叫趕糧
有一種不想看見叫眼鬼盲
有一種鄙視叫乍憨
有一種上學叫去書房
有一種忙碌叫無得閒
有一種消遣叫做兜風
有一種機車司機叫二摩佬
有一種無語叫眼鬼都盲
有一種謊言叫車大炮
有一種笨蛋叫花署頭
有一種眼神叫眼鶴鶴
有一種自戀叫制威
有一種作對叫斗毒
有一種神經病叫生瘋
有一種氣勢叫風氣爆爆
有一種怎樣叫舒法子
有一種收拾叫收你米簿
有一種無語叫眼鬼都盲
現況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吳川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尤其在坡頭等邊緣地區,受廣州話同化的程度非常明顯,如現在很多坡頭(龍頭鎮、官渡鎮似化州白話)青年將“湛江”,讀成了“湛光”,跟了廣州音。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家鄉熱心人士的擔憂,如民間學者阿茂兒就提出“伝族,伝語,伝吳川話”的口號,希望廣大吳川子弟,以吳川話為榮,保護好家鄉話,否則百年之後,這種獨特的語言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