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宓理想的使者

《吳宓理想的使者》,作者: 張弘,由文津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本書從文本出發,根據吳宓的文字遺存,對他的文化觀念、文教志業、詩學思想與文學創作的建樹與貢獻作了分析梳理。本書的評述,突出了吳宓的思想理念、情感和意志的特點,還原了他的文化理想。吳宓無法贊成新文化運動的激進主義,也不同於一般的“國粹派”或“文化保守主義者”。雖因時代限制和本人性格因素,他未能成為這一文化理想的實施者或完成者,但他所做的種種努力使他成為文化理想堅忍而光榮的使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吳宓以詩人兼學人,留學美國,遊學西歐,以外語講授西洋文學卻酷愛中國古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風行南北時創辦、《學衡》雜誌,提倡新人文主義的人格修養而婚戀情感浪漫多情,籌建清華園學研究院又隨即辭職,“思想改造”積極表態但又在八十高齡的老殘病弱之年堅決反對“批孔”……終生充滿了矛盾與傳奇,同時也屢遭社會與輿論的誤解。以前他被:當成“復古派”、“國粹派”,近年又被視為“文化保守主義”,其實都沒有完整全面地看到他的本來面貌與真實品格。

本書從文本出發,根據吳宓的文字遺存,對他的文化觀念、文教志業、詩學思想與文學創作的建樹與貢獻作了分析梳理。本書的評述,突出了吳宓的思想理念、情感和意志的特點,還原了他的文化理想。吳宓無法贊成新文化運動的激進主義,也不同於一般的“國粹派”或“文化保守主義者”。雖因時代限制和本人性格因素,他未能成為這一文化理想的實施者或完成者,但他所做的種種努力使他成為文化理想堅忍而光榮的使者。

作者簡介

張弘 浙江桐鄉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校繁榮學術委員會委員,東方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德語文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屆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包括中外文學關係史、比較文學理論、歐美文學史、西方美學、藝術哲學及文化批判。

主要研究成果:專著《比較文學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文學在英國》、《美國作家與中國文化》、《臨界的對壘——1989—1999學術文化論集》、《美之魅——20世紀前的西方藝術和審美沉思》、《我心中的繆斯——西方文學經典的現代解瀆》、《西方存在美學問題研究》等八種,譯著《闡釋學與文學》、《中世紀的知識分子》等四種,在核心期刊和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學術論文近九十篇。專著和論文曾分獲教育部和上海市歷屆科研優秀成果獎及馮至德語文學研究獎。

目錄

第一章 生命弧線的起始

一、長安公子別有愁

二、亂世清華礪壯志

三、中西匯合的范型陶冶

四、道德和詩情之間

第二章 文化理想的拓建及現實

一、文化立場的分野

二、新人文主義的基石

三、現代文化的另一可能性

四、智慧和良知的痛苦

第三章 獻身《學衡》:思想陣線的開創堅守

一、孤獨的守望地

二、中國現代文化的建設綱領

三、形上真理的發揚

四、燃燒荊棘中的綠洲

五、文言與白話之爭

第四章 “文教中華”:人文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一、清華研究院的志向

二、光榮與隕落

三、“化作春泥更護花”。

四、“詩教”的烏托邦

第五章 《文學與人生》:多—諧和的哲學詩學

一、詩和哲理的分析綜合

二、觀念結構中的文學空間

三、人性和道德

四、 自由意志與文學的審美創造

五、“一多”問題和哲學重建

第六章 “華嚴境界”:小說、詩與人生的貫通

一、小說中的真理

二、《紅樓夢》研究

三、“理想小說”的藍圖

四、古體詩的現代性

五、為近代詩史奠基

六、求真意志的書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