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吳哥遺蹟是高棉古都和遊覽考古勝地,位於洞里薩湖之北,南距縣裡暹粒市6公里。公元九世紀到十五世紀是高棉王國都城。
吳哥古都始建於公元九世紀,十三世紀建成。吳哥古蹟包括大、小吳哥兩地的吳哥通王城和吳哥寺(又名吳哥窟);各種建築約600座,散布在45平方公里的森林中,包括石造宮殿、佛寺完塔,層層屹立。全部建築都用巨大石塊砌成,有各種精美雕刻,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築。
吳哥遺蹟長期被埋沒在叢林草莽中,至十九世紀後期才被重新發現。考古學家把它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蹟。
歷史
吳哥古蹟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於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在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之下建造了吳哥城、吳哥窟與周圍寺廟群。在幾百年的建造過程中,吳哥三易中心。
高棉王國首都吳哥的建立
1、羅洛士(Roluos)
公元9世紀初,高棉國王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II)一統高棉地區,宣布自爪哇獨立,將首都建立於洞里薩湖北邊的訶里訶羅洛耶(Hariharalaya),亦即在現今的羅洛士遺蹟群(Roluos)地區。闍耶跋摩二世自封為“宇宙之王”,篤信婆羅門教,崇拜濕婆神,為吳哥王朝奠定宗教意識基礎。而闍耶跋摩二世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在吳哥王朝傳續百年。
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I)即位後,於訶里訶羅洛耶建造當地第一座寺廟—神牛寺(PreahKo),880年完成,是早期小型宗廟建築,以寺前臥有神牛為名。因陀羅跋摩一世另建有國寺巴孔寺(Bakong)供奉濕婆神,是高棉第一座廟山型寺廟。
2、吳哥(Angkor)
公元9世紀末,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I)開始全力建設首都耶輸陀羅補羅(Yasodharapura),亦即現今的吳哥地區。他下令建造東大人工湖(EastBaray),並於巴肯山上建造國寺巴肯寺(Bakheng),像征印度神話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四周建有溝渠,像征須彌山周圍的鹹海。此外,耶輸跋摩一世也建造許多印度教寺廟與修院。
967年,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II)的朝臣Yajnyavahara於吳哥東北方興建女王宮(BanteaySrei),主要供奉婆羅門教濕婆神。以稀有的紅色砂岩雕刻精緻浮雕,被認為是吳哥雕刻藝術最高水平作品。
百年間,大小神廟競相建築。11世紀中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II)建造獻給濕婆神的國寺巴普昂寺(Baphuon),也是一座大型須彌山寺。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並在西側挖掘西大人工湖(WestBaray),以替代逐漸乾涸的東大人工湖。
蘇耶跋摩二世建造吳哥窟
吳哥地區最主要的寺廟建築吳哥窟(AngkorWat),由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II)於1113年至1150年間建造。打破傳統設計,吳哥窟是一座獻給毗濕奴神的須彌山寺,也是當時的國寺。以五塔和三層迴廊構成,外有灌水的壕溝做為鹹海,牆面浮雕神話故事與蘇耶跋摩二世個人的皇室生活。建築占地廣闊,宏偉壯麗,牆面雕刻生動自然,為高棉古典藝術代表作,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建築。
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吳哥城
蘇耶跋摩二世去逝後,吳哥王國陷入內亂,接著外敵占城入侵,搜括破壞首都耶輸陀羅補羅。當時還是王子的闍耶跋摩七世驅逐占城人,1181年登基為王,在位三十餘年間帝國達至鼎盛。他在成為廢墟的首都大興土木,重建吳哥城(AngkorThom)。鑒於先前被占城入侵的慘痛經驗,闍耶跋摩七世將吳哥城城牆築得特別高又厚實,城外建有護城河。城中心的巴戎寺(Bayon),最著名的就是以闍耶跋摩七世面容為藍本來雕刻的54尊四面佛像,也是“微笑高棉”的由來,寺廟牆上浮雕不只展現闍耶跋摩七世與占城戰鬥的壯闊場面,也有描繪市井小民的生活場景。而因為闍耶跋摩七世篤信佛教,吳哥地區信仰開始由印度教轉變為佛教,在巴戎寺中也可以看到印度教與佛教並存的特殊風格。除此之外,闍耶跋摩七世還建造了大批寺廟如塔普倫寺(TaProhm)、達松將軍廟(TaSom)等,也興建了不少醫院、旅舍。
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
中國元代人周達觀於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前往真臘(即吳哥),返國後以遊記形式創作了《真臘風土記》。周達觀逗留於吳哥時為因陀羅跋摩三世(IndravarmanIII)在位的期間,文中記錄了當時吳哥的城池及生活,如城郭、宗教、司法、官僚、農業、奴隸、動植物、沐浴、衣著、器具、商業、貿易、柴米油鹽等等。儘管吳哥王朝國力已逐漸走下坡,但周達觀仍記錄了一段描述國王豪華的派頭:“凡出時諸軍馬擁其前,旗幟鼓樂踵其後。宮女三五百,花布花髻,手執巨燭,自成一隊,雖白日亦照燭。又有宮女,皆執內中金銀器皿及文飾之具,制度迥別,不知其何所用。又有宮女,執摽槍摽牌為內兵,又成一隊。又有羊車、馬車,皆以金為飾。其諸臣僚國戚,皆騎象在前。逺望紅涼傘,不計其數。又其次則國主之妻及妾媵,或轎或車,或馬或象,其銷金涼傘何止百餘。其後則是國主,立於象上,手持寶劍。象之牙亦以金套之。打銷金白涼傘,凡二十餘柄,其傘柄皆金為之。其四圍擁簇之象甚多,又有軍馬護之。若游近處,止用金轎子,皆以宮女抬之。大凡出入,必迎小金塔,金佛在其前,觀者皆當跪地頂禮,名為三罷。”
吳哥的戰亂與遺棄
13世紀中開始,吳哥王朝國力漸漸衰退,1431年暹羅占領吳哥地區,更摧毀許多建築和灌溉設施。王室被迫搬離吳哥,整個地區除了做為佛教聖地之用的吳哥窟外,幾乎完全荒廢。考古學者對於吳哥地區的荒廢提出幾個理由:
1、與暹羅間的戰爭
大部分學者認為導致吳哥的荒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與暹羅間連年爭戰。13世紀暹羅逐步侵犯吳哥地區,至1431年暹羅占領吳哥後,大肆毀壞城市建設。灌溉系統遭破壞後,賴以為生的田地無法耕種,吳哥王室遂遷都金邊。吳哥民眾部分遷移至暹羅首都,部分隨王室搬到金邊,棄守後的吳哥漸漸凋零。
2、國教轉變
部分學者認為,吳哥人的信仰自印度教轉變為上座部佛教後,佛教教義否定對王族個人崇拜,使得原本基層民眾對“神王”的尊崇遭到破壞,王權對人民的束縛逐漸鬆散。
3、公共工程疏失
連年與暹羅的戰爭使得王室對公共工程建設越來越疏於照管,吳哥地區稻田的灌溉系統一旦沒有好好維護,生產食糧便不足以應付龐大的人口,經濟規模也隨之減小,導致人口外移。澳洲學者組成的大吳哥研究計畫(GreaterAngkorProject)於2007年指出,灌溉系統成就了當時的吳哥城,但也可能因為龐大的系統中部分灌溉渠道錯置,導至過度開發水資源,造成水源枯竭。
近代重新發現與整修
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均有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
1860年1月,法國學者亨利·穆奧在森林中發現吳哥遺蹟,並出版此趟旅行記錄,世人開始對吳哥產生興趣。
1863年法國殖民地政權建立,學者慕名而來挖掘叢林中的吳哥遺址。
1866年,法國殖民政府開始進行系統研究,19年後編定一份吳哥王室年表。
二次世界大戰後高棉王國獨立,雖然持續對吳哥進行維護,但在20世紀後半,高棉出現政治和軍事動亂,越戰、赤柬、內亂等等,使得吳哥廟宇群也遭到破壞和竊盜。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國際修繕團隊進駐吳哥遺址群,至2012年仍持續修護中。
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吳哥地區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是工業革命前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當時吳哥擁有50至100萬人口,為供應足夠糧食以及調節旱季與雨季,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以完善的水渠與眾多的儲水用人工湖來發展農業。
2012年9月6日,高棉王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一項維護吳哥古蹟的協定。根據這項協定,義大利政府將向高棉提供20萬美元援助,幫助高棉實施維護吳哥古蹟的項目。
建築藝術
石建築
吳哥遺蹟是一組巨大的石建築群,主要由大量宏偉的石塔、石屋扣許多精美玲瓏的石刻浮雕組成。全部結構幾乎都用很大的石塊堆砌而成。吳哥古蹟的建築里,有一些特別巨大的石頭,通常每一塊石頭1噸重,有的重達八九噸。
浮雕
大吳哥城與小吳哥有許多精美的佛塔以及眾多的石刻浮雕。吳哥古蹟的雕刻藝術成就極高,吳哥寺各層迴廊內側皆飾淺浮雕,覆蓋面長達800多米,內容多關於佛教、印度教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描繪,也穿插許多世俗生活場景。畫面層次分明,裝飾效果極強。其圓雕作品以“吳哥式微笑”的風格著稱。
佛塔
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佛塔刻有各種形態的雕像,有的高達數米,生動逼真。吳哥寺中的五座蓮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聳入雲,是高棉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精湛建築。
主要遺蹟
大吳哥和小吳哥是吳哥古蹟的主要組成部分,除大吳哥、小吳哥及三個王都中心外,女王宮和空中宮殿也是吳哥古蹟中著名的景點。
大吳哥王城
大吳哥城(AngkorThom),亦稱“吳哥通”,是高棉王國的都城。位於今暹粒省東部。王城呈正方形,周長達12公里。石砌城牆高7米,寬亦7米。牆外有濠溝和護城河。城門之上建石塔,塔飾大佛。門外左右排列天神兩列,各高2米,共54尊。城內有寺塔、皇宮等一系列建築群。巴壤寺即為其中之一。
巴壤寺是建在城中心的佛寺。寺門東向。始建於12世紀末。三層方形台基上,各層有迴廊,廊內飾淺浮雕和小石塔。第三層台基上所立中心大塔,高45米。周圍繞以16座中型塔和幾十座小塔,構成完整的塔群。大塔上部雕有“濕婆四面神像”,居高臨下,環顧四野,具有神秘玄思的意味,也反映出佛教與印度教的融合。
小吳哥
小吳哥(AngkorWat),又稱吳哥窟 、吳哥寺。位於大吳哥王城南郊。始建於國王蘇里亞跋摩二世時。平面設計猶如大小四個“口”字相迭套,形成里外三層。第一層台基東西長215米,南北寬180米。有六處入口通向第二層台基,這層台基長115米,寬100米,比第一層高出7米。第三層台基為正方形,邊長75米。圓心為大塔,離地面65米。四隅各有相同形制的一座小塔。第二層台基四隅亦然。所以吳哥寺共有九塔,今惟存第三層之五塔。整體設計體現了佛教須彌山世界的思想,成為宇宙中心之象徵。空中宮殿
空中宮殿(Phimeanakas),是一座全石結構建築,據說建於11世紀。宮殿建在一座高12米的高台上,成金字塔形,分三層。台中心建有一塔,塔上塗金,光芒四射。高台四周有石砌迴廊環繞。由於台高,給人一種懸在空中的感覺,因而得名。
女王宮
女王宮(BanteaySrei),被譽為“吳哥古蹟的明珠”,位於吳哥城東北約25公里處,原名濕婆宮,建成於吳哥王朝(門內加者)耶跋摩5世元年(公元968年)。它坐西朝東,長200米,寬約100米,中心為3座並列的塔形神祠和左右對稱的配殿。朱紅色的塔祠建在一個一米多高的台基上,居中一座最高,約10米。正中的神祠供婆神,南面神祠供梵天神,北面神祠供毗濕奴神。每座塔祠的東、南、北各有一門,門高僅1.2米,禮拜者須彎腰屈膝方能入內。
每個門前均有守護神石雕一對,兩側牆上有手持長矛的武士,及仙女的浮雕。塔祠外圍3道圍塔,內外圍牆之間,有拱門,鏤花石柱和石碑等。整個塔祠群巍峨壯觀,建築奇巧別致,雕刻細膩優美。每座塔祠上都刻有各種神鬼羅剎的雕像。塔基及其兩側的神龕和門樓上也是千姿百態的浮雕,內容多是記載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禦外族侵略的戰鬥場面。1431年吳哥城被暹羅攻陷時,女王宮也遭到破壞。
其他遺蹟
BakseiChamkrong
巴孔寺(Bakong)
班蒂喀黛(BanteayKdei)
班蒂色瑪寺(BanteaySamré)
巴普昂寺(Baphuon)
巴戎寺(Bayon)
周薩神廟(ChauSayTevoda)
東大人工湖(EastBaray)
西大人工湖(WestBaray)
東梅奔(EastMebon)
西梅奔(WestMebon)
豆蔻寺(PrasatKravan)
KbalSpean
theKhleangs
KrolKo
羅蕾寺(Lolei)
涅盤宮(NeakPean)
巴肯山(PhnomBakheng)
豬山(PhnomKrom)
亞揚寺/阿約寺(PrasatAkYum)
聖劍寺(PreahKhan)
神牛寺(PreahKo)
PreahPalilay
聖皮度寺(PreahPithu)
變身塔(PreRup)
SpeanThma
皇家浴池(SrahSrang)
塔普倫寺(TaProhm)
達松(TaSom)
茶膠寺(TaKEO)
斗象台(TerraceoftheElephants)
十二生肖塔(PrasatsSuorPrat)
癲王台(TerraceoftheleperKing)
塔瑪儂遺址(Thomm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