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奇身世
吳聖天妃,姓吳名媛。在莆田人音譯中被親切的稱之為“吳媽”或“古媽”。於唐中宗四年(公元649年)七月十五日誕生於江蘇浮海白鶴村吳家莊名醫世家。其父名吳競,祖籍河南光州固始縣善進鄉人,名鋒,諱惠遠,致仕後任唐僕射直筆,後因事棄官遷居江蘇,並在蘇州城開設祖傳藥堂,鋪名百福堂,人稱百福先生。因其學識淵博,醫術高超,為人忠厚善良。母親葉氏賢良淑德,知書達理。家有三位兄長,兩個弟弟。大哥吳發,致仕後被授賀州節度使而遷往遼陽省定居。二哥名吳興(即義勇普濟侯)。三哥吳瑞,五弟吳良,六弟吳斌。傳說吳媛出生之前,家裡屋頂忽然出現一隻繽紛炫彩的大蝴蝶繞著院子翩躚起舞,蝶身光影層疊,華麗不可方物。後來,仙蝶飛入室內化作光芒萬千,然後消失不見……不久,吳媛誕生了。仿佛是為了印證這一傳奇的降世,吳媛自出身那一刻起,就體散異香,靈光照面,全鎮的人都為之驚嘆。因其排行第四,故又稱吳四娘。於是人們紛紛相傳她是瑤池飛仙下凡轉世的神嬰。
由於父母的百般寵愛,吳媛自幼便享有和兄長共入學堂的待遇。靈慧如她,不僅在學業方面博聞強記過目不忘,對於家族的醫學秘方更是如數家珍。多數不在學堂的日子她都喜歡隨父親一起上山採藥,或者外出救死扶傷。小小年紀就贏得了十里八方的美名。
公元669年。時光荏苒中,雙十年華的她出落得娉婷玉立,有著宛如蓮花般盛開的容顏。時年有村中惡少爺垂涎她的美貌,欲強行逼婚。萬般無奈下,吳媛背井離鄉逃婚南下,她追隨著九仙的足跡沿著氣候溫和的福建方向走,沿途流浪行醫,懸壺濟世。於公元680年入閩。
修道行善
公元681年,吳媛經過武夷山乘舟渡閩江南下,至尤溪小憩數月,行醫救民。在一次偶遇中得到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的指點,吳媛來到仙遊的興角山(位於今日的仙遊縣內與城廂交界處)下的古峰庵(又曰古峰庵),拜見了當年的道法高深博學多才的住持慧貞師太(俗名林阿治),從此長住了下來,潛心修習天文,地理、陰陽、歷算、五行、以及更深奧的醫道(多年以後她才知道這之路的老者原來是船沃亭泗州文佛所化來點化她的)。修行期間,她時而上山採藥,時而深入民間為百姓行醫義診,深得附近民眾的喜愛。
公元682年,仙遊縣興泰里90多里範圍內發生瘟疫,蔓延速度驚人。周圍村落的百姓哭聲載道,屍浮遍野。吳媛望著這樣的景象,心痛如絞。於是獨自深入山野密林,廢寢忘食摘採藥草,研究配置對抗病魔的方子。然後下山傳播醫理之道。因為有修行神奇的法術護體,吳媛幾乎是不眠不休地與鄉民們一起熬藥、治病,奔忙。也不知道多少個日日夜夜過去,吳媛用興角山上三葉松研製出來的藥,如靈丹一般發揮功效,瘟疫終於逐漸得到控制,病人也開始慢慢好轉起來,滿城漸漸恢復生機。百姓們都感激她的恩德。從此,她的慈善感召於人,方圓之內的百姓都開始親切的稱之為吳仙姑,或慈感娘。
開荒治水
傳說昔日的興化大地原是淹沒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後經地殼變遷,滄海桑田,莆田上升為大陸。但目之所及,南北洋皆為荒地,遍地蒲草。公元689年,距吳媛離家已有二十年了。六弟吳斌官至福州侯官,吳家又南遷入閩,吳媛的二哥吳興繫著全家人的牽掛在閩尋覓胞妹,沿路聽聞吳媛光輝事跡很快便來到了仙遊的興角山。多年未見,吳興驚嘆於胞妹的變化,被其仙靈般的風姿和出神入化的道行所震撼,便帶胞妹回鄉。面對兄長的要求,吳媛只好一步三回頭地隨兄下山。行到筆架山外,吳媛心生一計,便拿出一條寫著“修道行善”四個字跡的羅帕讓兄長山下的風巷山腰小水坑裡(後人稱之為“洗字潭”或“洗字坑”)清洗,說是只要把這字洗乾淨了我就和你回去。可是,儘管吳興用盡了辦法揉搓淘洗,手帕上的墨跡不但沒有褪色,反而越來越清晰。吳興明白胞妹法術的高深和修道的決心,也不再阻攔,獨自返回家鄉。
吳興回家復命後,決定回興角山和妹一起修行。很快的,三年時間過去了。吳興覺得道行已有所成,於公元706年——即唐神龍二年,舉家遷入莆田並定居華岩山下(今名洋西)。
建陂惠民
彼時,延壽溪上游,下游低洼水緩,旱季水弱,雨季水漲,難以馴服。吳媛正在為荒蕪的北洋之地探究治水之道。自兄長來了之後,幫助她整理出一系列的治水方案。其家人知道這一善舉後,非常贊同,決定傾資捐助這項治水工程。吳媛兄妹深惡痛絕洪荒為害,決心堰溪蓄水,屯延壽溪水,灌入平野河溝,使旱地成為水田。遂帶領僱工百餘人,日夜施工,開始修為後世所感恩稱頌的築杜塘長堤(即泗華陂前身),悍潮為田。堤自溪白,經洞湖,後卓、漏頭、泰葉莊,至沙塘坂,趨泄口,堤長12公里,以阻擋海潮侵拖,引延壽溪水灌田。有良田32000多畝,名曰旱田。又於堤南之灘地,率眾開挖水道62道,北至漏頭匯秋盧溪水,南至郊下匯木蘭溪水,水溝縱橫交接,一為排洪,二為灌田,形成延壽溪中下游流域主渠支渠四面交匯的灌溉水體系,受益範圍達172個村莊,良田18萬多畝。故杜塘之東、木蘭溪之北,統稱北洋平原。從華岩山、龍橋山開岩鑿石,搬運至長生港,壘築延壽攔溪石堰。堰成,世人稱延壽陂。陂長253米,高5米,頂寬1米餘,溢流漫堰處長42米,以減輕蓄水對堰基的壓力。
時一場山洪,延壽溪上流洪水直下,其勢甚銳,堰下之水因古峰擋道,波浪翻騰,形成深潭。是日,洪水滾滾而至,淹沒堰壩,堰頂數處壘石被洪水衝決。吳興立於堰頂,指揮里人以石壘高堰壩,在延壽陂下游修建泗華陂。並且焚香請求遠在興角山的吳四娘前來助陣。時人看到水中有蛟龍作怪。吳興氣勢如虹,鼓舞眾人說,“何懼,吾當斬孽蛟!”言後,毅然投身撲至堰壩決口,喊道:“洪水清澈就是蛟龍死了,洪水赤色就是我死了,清赤混騰就是同歸於盡。”當洪水再度復至,吳興奮勇躍入深潭於蛟龍搏鬥,第一刀砍中龍背,血濺橋樑(後來這裡就被稱作龍橋)。追逐時風雲變色溪水翻湧,突然變成了赤色(後來這裡就被稱作赤溪)。
這一日,正在興角山採藥的吳四娘看到南邊天際烏雲滾滾,雷電交加,便躍上雲霄往南望天象,知道兄長要出事了。便趕去施法相助,用神針重傷孽龍眼睛,使它威力大減。但彼時吳興年歲已高,負傷後更是體力不支,追到七步鄰村時屠龍寶刀被龍尾捲走丟棄於此地,於是這裡就被稱作吳刀。吳興最終誅殺孽龍後葬身古峰深潭時,享年64歲。吳媛含悲收伏蛟龍(教化後主管三江口外海至延壽溪和木蘭溪河堤的安寧,如今在涵江哆頭昭惠廟內供奉),並秉承胞兄遺志,堅持修築泗華陂直至工程竣工。改善了北洋農田灌溉水系,使黎民百姓安家樂業。至今,北洋平原的荔城區拱辰街道、西天尾鎮、梧塘鎮和涵江區哆頭及城廂區北磨、24戶半山、下黃、新度東郊、黃石等地,主祀吳媽神像的廟宇,比比皆是。
後世邑人鄭岳在《興化府莆田縣誌·建置》中有記:莆田水利南洋稱李長者,北洋稱吳長官兄妹,曆元至今五百年而祠祭弗舉豈非曠典。”又記之以詞稱:“若有人兮江之湄,含靈氣兮耀奇姿,捐家資兮千億,堰溪流兮成坡,何怪物兮為崇,赴滄坡兮手刃妖蠄,變斥鹵為膏壤兮梗山離離,閱千祀兮民食其遺。”
封神上榜
公元714年農曆六月初一日,吳媛回馨角山坐在巨石上小憩時,化蝶升天。百姓感其恩德,把其生前修道庵改建為馨角宮,塑像紀念,民間尊稱吳媽,各地亦稱大媽、阿姑(西洙吳興後裔稱呼)、古媽、慈感娘、仙姑媽等。自此,吳四娘成為百姓心目中的女神,香火不絕。唐玄宗年間(712--756年),莆田四方百姓紛紛建廟奉祀吳媛。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興化郡守詹丕遠有感吳媛兄妹的事跡深孚眾望,祈求靈應,便以其治水公德奏起朝廷,徽宗帝賜額“孚應廟”。黎民同塑吳公兄妹二人金身,列位孚應廟正殿,朝廷置有司員掌管祭祀典禮,每歲配享祭祀儀仗,受萬民朝拜。
宋代道教興盛,吳興、吳媛兄妹治水有功,高宗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興化郡守陸奐欽奏請高宗皇帝敕封吳興為義勇侯,吳媛為順應夫人。朝廷下旨褒揚吳氏一門治水開興化北洋平原之先河有功,加封吳興為“義勇普濟侯”,妣葉氏為“昭惠夫人”,吳媛晉封為“吳聖天妃”。宋理宗欽賜“護國庇民”寶匾和兩副對聯:護國天妃功昭日月,庇民哲聖惠若乾坤;聖母顯威靈震動滿天星斗,天妃施神力共襄大地乾坤。於是,吳媽廟奇姿明藥,香火不絕,靈氣含蘊,歲久不廢。
信仰意義
隨著吳媽神靈的遠播,各地奉祀的宮廟越來越多。據傳,迨至明洪武年間,從興角山下的祖宮直接分靈出來就有26個。經各地第一批分靈宮再析出的,更是不可勝數,單就常太鎮的松峰祖宮就析出13個分靈宮之多;涵江哆頭昭惠廟更是析至新加坡……時至今日,據不完全統計,吳媽宮分布至台灣、新加坡、美國、馬來亞等華人聚居地,共查明有近千座個,信眾千萬以上。
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即中國傳統的“鬼節”。而此日也是吳媽的誕辰日,傳說吳媽具有傳善揚德、治水醫病的神道,是鎮邪壓惡的化身。故而,每年此日,各地分靈宮都舉行隆重的民俗活動,恭請吳媽賜福保平安。便衍生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民間民俗活動。如興泰山區吳媽宮的青壯男人赤腳踩踢碳火堆、涵江哆頭神童點火和入道、上天梯下刀山、西天尾高蹺舞獅等,這些精彩紛呈的民俗活動,成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叢林中的一朵奇葩,是非物質文化中一筆不可多得的遺產。
前景展望
時值盛世,百廢俱興。在百萬信眾的強烈要求下,2011年8月,眾善男信女不約而同地來到吳媽曾修行慈善地的興角山朝聖,並發現了千年故居遺址(牆基、石椅、保育海鮮池等古蹟保存完好)和仙夢洞(又稱公主洞或紅軍洞,時仙遊縣成立中共第一個黨支部後,為避圍剿,眾黨員常移至該洞中集會),給百萬信徒以百倍信心。涵江區三江口鎮哆頭及新加坡信眾踴躍捐資重建天妃殿、天妃石階、殿前廣場等,儼然成了莆田後花園山上的一座“布達拉宮”,使古蹟開新境。在他們的感召下,許多善男信女也紛紛慷慨解囊,民間已投資600多萬元,先後建起了天妃路、觀音閣和迎賓、半山、六華、明元等觀光亭台樓閣,進一步最佳化被譽為“興化三大女神”之一——吳媽神跡朝聖旅遊區的配套設施。
同時,建於宋代的興角山下的興山書院是仙遊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也是閩中第一個建立在農村基層的黨支部,由於當時政治環境使然,興角山上的紅軍洞、舉義岩、黃蜂陣、放哨台等,都曾有革命的足跡,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民眾前來蘇區瞻仰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紅色之旅。數百萬信眾心中的朝聖之地,是一筆豐富的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
一、興角祖宮
興角祖宮位於仙遊縣游洋鎮興山村上宮街宮鋪。現存的祖宮為宋時構件建築,坐卯向酉收酉水。面對興角山三仙山,為臥牛穴。宮前走廊上有一柱明顯石刻 “XX捐錢十二貫”字樣,可見祖廟的古老程度。被特批為福建省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據傳興角宮鼎盛時,宮殿三座九天井,規模宏大。明時嚴布政火燒興角宮,只剩下吳聖天妃主殿及兩護厝。歷經滄桑巨變,現今的宮宇於1982年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葺,保持著明清時代的建築模式,為三間廂中間上、下廳主殿,兩旁護厝。是朝聖吳聖天妃和研究山區古代寺廟建築的重要場所。
二、龍潭聖水
興角祖宮往莆田方向一公里處的分靈宮——興龍宮左邊300米處有口龍潭,地勢險要,碧波粼粼。據傳,嚴布政火燒祖宮後,為了重建廟宇。當時交通不便,建宮需用器材物資,搬運艱難。吳聖天妃顯聖託夢,在龍潭浮起了八對大柱和許多杉木棟樑,使工程順利進行,建成興角祖宮。事後經盤點龍潭浮現的一棵樟木不見了。過了十天,一位哆頭老者來到興角宮說,後來在涵江哆頭發現一棵樟木上面寫有“興角宮吳聖天妃”字樣。為此,哆頭善男信女樂捐建昭惠廟奉祀吳聖天妃。從此以後,哆頭善男信女虔誠地來興角山上取聖火寓意興旺發達,到龍潭取聖水表示財源茂盛,子孫萬代千秋,眾分靈宮紛紛效樣,形成獨特的民俗風情。
三、老街石碑
興山村的上宮街在宋熙寧二年便成為仙遊縣四大名街之一,是古代莆田沿海通往興化縣、永福(今永泰)縣的古驛道。也是方圓百里信眾朝聖之路。至今保留著頂街、下街的石階和兩旁明清時代的江南民居,是遊客研究古代山鄉民居建築的重要物證。至今下街有一塊清代記載修古代朝覲路石碑,見證著興山的悠久歷史。
四、興山書院
興山書院,又稱馨山書院。位於仙遊縣西北邊與永泰、涵江、城廂交界的游洋鎮境內的興角山腳下,大殿坐北朝南,保留著“回”字形明清建築風格。單檐歇山頂,曲線優美,琉璃瓦剪邊,建於石砌高台之上,前後青石踏道,左右辟門。曾是莆田北部山區一所重要學堂,鼎盛時,曾19名學子參加鄉試,其中17人中了舉人。1927年4月,成立了仙遊縣第一個黨支部,現成為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五、莆田土樓
與原中共仙遊第一個黨支部遺址僅500米之遙的建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長方形土樓——山頭集體厝,被譽為年輕“土樓”。該土樓依山形分上下兩座立基建設,高三層,上下兩座分別建有議事大廳,兩旁護厝又分別為8間平房和8個分別是通往土樓外面的通道和箭垛的閣樓,上面的4個箭垛又可以通往外環形走廊。整座土樓內環底座基礎和內部環形一層的40支用青石砌成的柱子外,全部為土木結構,其屋檐的斗拱或燕角還分別雕刻有花鳥獸禽等圖案,雖然年代不遠,但也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
六、興角聖山
海拔近千米的興角山,山上有舉義岩、石象獅、放哨亭、紅軍洞(又稱仙夢洞、公主洞)等,更有青龍盤地、鳳凰朝天、黃蜂出陣、雙獅戲球等風水寶穴,風光旖旎。山登絕頂,心胸開闊,愁緒頓消。三江口、莆田市區、常太湖和永泰青雲山、福清石竹湖、德化仙公山等,盡收眼底。更有新建一新的天妃殿、觀音閣、望海亭、攬勝台、天妃湖等景點,是一處融休閒娛樂、避暑度假、觀光朝聖的旅遊目的地。
七、香石劍跡
興山往霞峰公路離村口1公里處的香石,又稱險石峰,怪石嶙峋,凌空飛度。崖壁下的城廂區常太鎮村莊歷歷在目,風光旖旎。更令人叫奇的是懸崖峭壁上一處水跡常流,狀若出銷寶劍,四季水流不斷,色澤藍碧,可謂一絕。傳說,吳聖天妃成就三江口賣白玉蟶郎君為駙馬後,至孝公主為找藥救婆婆眼疾落足興角山下。駙馬趕到已晚,最後拔劍與野獸博斗中犧牲,劍落至此,頭落山下的黨城、頂坑。故此石崖中劍象清晰,孝子碧血常流,成為奇談。
八、洗字神跡
仙遊縣與城廂區的界山風巷山腰有一處山澗,名曰洗字坑。這裡青山伴綠水,怪石印腳跡。傳說吳興尋妹吳媛下山至此,道法高明的吳四娘心念百姓蒼生安危,便拿出一條絲巾,上面有“修道行善”字跡,相約兄長若能用水洗掉上面字跡,便安心下山。可吳興無論如何搗洗,都無法褪色字跡。自知道法不如妹妹的他,回家復命後,遂回興角山上隨吳媛學法,後成就了他和妹妹築泗華陂開荒北洋的壯舉而分別被封侯晉妃的美談。至今,洗字坑吳興腳印、搗洗衣石古蹟猶存。
九、古寺遺風
離天妃殿一里之遙有個古寺遺址,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之一的古峰寺,因吳興於此參佛悟道,後人稱吳興為吳公,與古峰諧音,故當地人又以吳公寺稱之,所在的山又稱吳公山(古峰山)。據傳,該寺建於南朝十一年,鼎盛時,寺中和尚有三百餘眾。至清初,因興角宮與林山昭惠靈宮的淵源,從林山上南少林中與清兵抗爭的僧侶退守於此,後被清剿驅除,該寺也被燒荒廢。
十、縣界流韻
天妃殿對面的五龍上山腳下為莆田與仙遊的縣界,分界處有一條狀若長城的10餘米界石堆砌於古驛道旁。據載,宋鹹寧二年改驛道從香石峰時,莆田往興化、永泰的官道經此而過。因該界石立於山坳處,四面青山圍屏,蒼松疊韻,綠海遍野。更有秋天漫山紅葉隨風翻卷,秋韻傳情,好一派南國紅葉的世界。
(本文參考資料:《八閩通志》、《福建旅遊》、《中華民間神祗大全》、《興化府志》、《莆田縣誌》、《仙遊縣誌》、《游洋志》、《莆仙民間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