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匡五

吳匡五(1914~1941),原名吳觀志,山東省陽信縣崇德區(今溫店鎮)後吳家店村人,革命烈士。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為表彰其抗日業績,冀魯邊區行政委員會曾於1943年將陵縣更名為匡五縣。匡五縣抗日民主政府又於1945年5月2日,將匡五遺骨遷葬於官道李村(今屬臨邑縣)烈士陵園,建墓立碑紀念。

簡介

吳匡五 ,1915年生於陽信縣溫店鄉後吳家村,幼年聰慧好學,家人寄希望於他,為之取名觀志,其意為志向遠大。7歲時入本村國小讀書,後在樂陵高小畢業,考入惠民中學。

介紹

其間,“九·一八”事變爆發,他積極投身愛國運動,罷課、遊行、張貼標語,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為表示以武力殲滅日軍,收復國土的決心,於是改觀志為貺武,為便於書寫,貺武寫作匡五。1938年10月,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來冀魯邊區開闢抗日根據地,在樂陵舉辦抗日軍政學校,招收抗日青年,已任國小教員的吳匡五奮然前往入校學習。學習結業後,被分配到冀魯邊特委烽火報》社編輯部工作。不久,調任慶雲縣抗日民主政府民訓科長,經縣委書記李萍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春,任津南專署民訓科長。為開闢陵縣抗日根據地,黨組織派他到陵縣組建抗日民主政府。同年7月9日,陵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就任第一任縣長。當時,陵縣黨組織剛剛恢復建立,力量還比較薄弱。他首先把新編十八團第五中隊擴建為縣大隊,率此武裝活動在陵縣東部農村。面對日偽軍的“治安強化”運動、頻繁的“掃蕩”和國民黨地方頑固勢力的摩擦,毫不畏懼,認真學習平原地區游擊戰的經驗,率領縣大隊隱身敵後,宣傳我黨的抗日救國綱領,聯繫各界人士,廣招人才,參加抗日活動。同時,還廣泛地發動民眾,組織農會,改造舊的鄉、村政權,建立區、鄉新政權。1939年底,縣大隊擴充到100多人槍,三、四、五區抗日民主政府相繼成立。這段時間,他表現出旺盛的革命壯志。行軍途中,幫助傷病體弱同志背槍枝;宿營後,燒好開水端到同志們跟前;戰士們入睡後,又要通盤考慮全縣的抗日工作,查崗查哨,帶頭為縣委創辦的抗日報刊寫稿。他平易近人,寬嚴適度,關心同志,愛護民眾,在幹部民眾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艱苦勞累拖累了他的身體,但在戰士們面前卻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短時間內,成為全縣人民愛戴的縣長。在縣抗日民主政府的領導下,民眾性的破路打狗、割電話線、鋸電線桿、站崗放哨、盤查行人等抗日活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吳匡五認真學習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和游擊戰爭有關理論著作,並堅持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並不斷總結戰鬥中的經驗教訓,豐富自己的戰鬥知識,在陵縣這塊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對敵鬥爭的好戲。他率領縣、區武裝堅持地方抗日武裝鬥爭,在艱險的歲月里,經常是白天打仗,晚上還要數次轉移,巧妙地與敵人周鏇,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為粉碎敵人的“囚籠”戰術,領導全縣人民進一步開展破路活動,將縱橫公路挖成七回八折道溝,改變了平原地帶沒有依託的地形。縣大隊埋伏在道溝中,經常限敵於十面埋伏之中。為配合百團大戰,他帶領縣大隊在平原縣城附近拆毀鐵路一段,使敵人一輛軍火列車脫軌,消滅押車日軍數十人,繳獲武器彈藥一批。在抗日鬥爭最艱苦的階段,陵縣抗日根據地一度成為冀魯邊二地委的活動基地。

他的威名與日俱增,敵人聞之膽戰心驚。有的偽軍講,誰要不走運,出門碰上五塊五(吳匡五)。敵人挖空心思地琢磨鬼計,妄圖消滅他領導的縣大隊。1941年9月7日,他率縣大隊活動在臨邑城北蘇家廟子(今屬臨邑縣),駐臨邑縣境內的日、偽軍將蘇家廟子包圍。他指揮縣大隊衝出包圍圈後,向臨邑方向轉移。在突圍中,他不幸身負重傷,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瞌然長逝,年僅27歲。
天不假英雄以有年,人生有涯,英靈不泯。陵縣人民深深懷念自己的縣長。鑒於人民的心情,為鼓舞人民鬥志,表彰英烈,經上級批准,陵縣遂於1943年更名為匡五縣。又於1945年5月在三官道為烈士建墓立碑,以志永久紀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