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鐵細胞
簡介
鐵化合物被仔豬胃液中鹽酸和胃蛋白酶降解,被還原成二價鐵,被離子化並被吸收。鐵主要在十二指腸被吸收,吸收過程包括兩個階段:錢捕獲鐵,通過腸上皮細胞將鐵轉運到血液中。據報導,腸黏膜是“關閉”學說中鐵吸收的所在地,黏膜中鐵蛋白飽和時,鐵吸收停止;反之開始吸收鐵。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鐵不被“關閉機制”調節,而受腸中鰲合劑比例的變化調節,這些螯合劑同鐵形成易溶的或相對不溶性的複合物。
相關資料
含鐵化合物在仔豬體內起著氧的轉運和貯存作用。含鐵Hb擔負著氧的轉運,含鐵Mb固定和貯存氧。含鐵細胞色素、細胞色素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物酶在組織呼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鐵還含存在於鐵黃素蛋白(ferroflavoproteins)中,如黃嘌呤氧化酶、琥珀酸脫氫酶的prostheticgroup.鐵也是延胡索酸脫氫酶和醯基CoA輔助因子的組分。鐵在仔豬體內主要通過以上含鐵化合物發揮生物學作用。
仔豬易缺鐵,這是因為:①仔豬體組織含鐵量(29mg/kg)明顯少於其它幼齡動物(55-135mg/kg);②母豬初乳(l0mg/kg)和常乳(5mg/kg)中含鐵量少;③仔豬生長快;④仔豬胃酸分泌量少,而胃酸能促進鐵的吸收。仔豬缺鐵多表現為低色素小紅細胞性貧血,身體虛弱、皮膚蒼白、被毛粗糙,一個特徵性症狀是少量運動之後呼吸困難或膈肌突然痙攣。生長快的貧血豬會因缺氧而突然死亡,屍檢可看出肝臟肥大,血清稀薄,心肌明顯擴張,脾硬。常以血紅蛋白濃度作為豬鐵營養狀況的可靠指標,以全血血紅蛋白水平為0.1g/ml或更高為適宜0.08g/ml為臨界貧血0.07g/ml或更少為貧血。李德發(1999報導,當鐵缺乏時,淋巴細胞內DNA合成受阻,使機體主要通過淋巴細胞實現的特異性免疫機能降低甚至喪失,對某些疾病有易感性。
3鐵在飼料中含量情況
餅粕類、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糟渣類和青綠飼料中含鐵很豐富,谷實和糠麩類飼料中含鐵量也較多,塊根、塊莖和瓜果類飼料中含鐵量相對較少,動物乳汁中含鐵量較低。此外,綠葉中鐵含量與葉綠素含量成正比;幼嫩植物鐵含量比老熟植物鐵含量多;同一植株,部位不同,其含鐵量也不一樣,如青玉米葉每千克乾物質中含鐵約280mg,而莖中僅含41mgo植物中鐵易和有機酸、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形成不穩定的化合物。表1總結了一些常用飼料中鐵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