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城

鎮名,指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向城鎮。最早來源於西周初年夏朝少康帝小兒子姒曲烈的封國—鄫國故城,原位於今向城鄫城前,這是向城有記載的最早的歷史。

向城:

鎮名,指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向城鎮.(此條由向城鎮明達網咖貢獻)
最早來源於西周初年夏朝少康帝小兒子姒曲烈的封國—鄫國故城,原位於今向城鄫城前,這是向城有記載的最早的歷史。
春秋時期又稱“向邑”。後為向城。

詳細信息

進入90年代後,向城大力發展了蔬菜生產,知名度開始在全國提升。
大棚蔬菜的規模化生產,使渴望致富的農民找到了奮鬥的起點。他們起早貪黑,把原來在田間種植供自己吃用的蔬菜,反季節種植,讓他們在寒冬時令走向南方大城市的酒店餐桌,歷來走不出去的沂蒙山區的農民,終於感受到了自己也能有產品走向大上海的時候,人民奔走相告。於是,家家種大棚蔬菜。從一個莊漫延到10個莊,從10個莊漫延到整個鎮,再從一個鎮到周邊幾個鄉鎮,再到全縣,100多萬人的蒼山呢,是個大縣,又是窮縣,這次,可有翻身的機會了。
於是,蔬菜種植達到4萬畝。四萬畝是什麼概念呢,在向城這個地方,人均土地為0.6畝,即7萬人開始專業種菜。所謂7萬人,是指7萬個勞力,更可理解為這7萬個勞力輻射的是20萬的農民。其實,單純向城的人數,按前幾年的統計,從沒有超過5萬5000人,這樣子,可以理解蔬菜在向城和周圍的發展是多么的迅速了。
於是,運輸銷售專業戶應運而生。一時間,向城鎮街頭上都是車,老解放,131,141,東風,新解放,黃河,車流滾滾。一時間,滿街的綠(老解放),忽然間,滿街的藍(東風),又忽然間。滿街的白色了(箱式車,冷凍車)一時間,在通往上海的大道上,全是掛向城標誌的車,人家南方人問:“向城的城有多大呀,”車主們說,大的很呢,和上海差不多,南方人納悶了,和上海差不多,暈了,不敢再問.
後來,光是到全國各地賣菜的農民,達到20萬人,於是,我們更自豪:“都說有浙商,有潮商,這次,應該出現菜商這個稱呼了。”
上海人有領導人說:“蒼山縣的菜如果運不到上海,上海的菜就要漲20%,”於是,蒼山人為了不讓上海人吃到漲價的菜,只好把菜源源不斷地運過去,上海的黃浦江呀,儂曉得不曉得,儂清香的江風裡,還有蒼山辣椒的味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