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國醫英才系列叢書》圍繞中醫藥人才戰略的推進,以中醫藥名家為主題,集中反映這些大家風範,體現他們在療疾防病、藥物研製等方面的“絕藝”、“絕技”、“絕招”,定將進一步弘揚中醫藥這一中華民族的國粹,擴大中醫藥學在國內外的影響。共分《名師與高徒》、《名醫與專科》、《名家與好藥》3卷。將用兩年時間,分批推出國內影響較大的部分中醫藥大家以及圍繞他們周圍群體的相關絕活,分門別類展示他們獨特的仁術、絕藝和人格魅力。內容包括名老中醫藥專家獨特的經驗,著名醫院、科室獨特的診療方法,名廠老店的藥師(工)、專家和經營者在藥材鑑定、炮製,成藥開發、研製、推廣等方面的獨特技能和效能等。在“絕”字上做文章,在一病、一藥、一方、一技上亮絕藝、支高招,從一點人手反映出他們的個性特色優勢和學術精華。
編輯推薦
本書為《國醫英才系列叢書》第一卷,著眼於臨床實踐的總結提升,找到中醫藥繼承與創新的結合點,突出反映經臨床實踐確有療效、中醫藥特色鮮明的診療技術、方法以及方藥。其中有不少是通過臨床實踐篩選出來的有利於重大疾病防治、獨特診療技術水平提高、優秀臨床人才脫穎而出、具有良好療效中藥研製等方面的攻關課題成果。著力於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充分利用中醫藥資源,切實解決人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尤其在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和疑難病以及預防保健等方面凸顯中醫藥的優勢。本書的出版,將為傳承中醫藥精粹、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作出貢獻,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地從中得到實惠,讓人們以更寬的視野、從更深的層次看待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讓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
目錄
第一篇 學術思想
鄧鐵濤對冠心病介入術後的辨證論治
周仲瑛教授從瘀熱阻竅辨治急性腦出血的學術思想
周仲瑛教授“審證求機論治”的學術思想及其臨床套用
吉良晨教授理脾法治療肝硬化腹水經驗
晁恩祥調補肺腎法治療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思路與經驗
劉學勤教授學術思想述要
劉柏齡教授治療骨傷科疑難雜症學術經驗拾遺
梁乃津教授學術思想探討
謝強教授五官科針灸思想探要
郭賽珊教授治療消渴病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
施杞教授治療頸椎病的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
鄧晉豐教授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學術經驗
第二篇 臨床研究
鄧鐵濤經驗方微粉製劑浴足降壓的非劣性臨床研究
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徵42例
調脾護心法對改善冠狀動脈搭橋術後患者預後的回顧性佇列研究
益氣陰活血消瘕治療CKD3期的臨床對照研究
益氣扶正、化瘀解毒法對膿毒症凝血功能障礙影響的臨床研究
複方鹿茸健骨膠囊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的臨床療效觀察
通脈口服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影響
消萎飲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66例臨床觀察
“胃血止糊劑”治療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徵並發上消化道出血32例臨床觀察
蒙藥達布森-10味水丸治療高血壓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觀察
中醫六經厥陰辨證治療早中期帕金森病
瀉止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研究
新香沖劑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0例臨床觀察
健脾益肺沖劑對穩定期COPD患者的免疫調節作用
甘草人參湯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
仰臥前屈拔伸牽引法治療中老年神經根型頸椎病
益氣補腎活血法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研究
糖尿病腎病中醫證候學的數理研究
中醫綜合療法治療男性不育症
經絡熱度感測和背俞穴針刺調養對慢性疲勞綜合徵的干預作用
頸後肌群等長收縮訓練治療頸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鈹針結合蠟療治療頸肩部皮神經卡壓綜合徵
夾脊平衡電針治療腰椎闖盤突出症的臨床研究
針刺配合百憂解口服治療腦卒中後抑鬱障礙的療效觀察
平衡針刺為主治療特發性面神經麻痹52例臨床觀察
下關穴深刺久留針配合穴位注射治療三叉神經痛
壯醫藥線點灸治療脾虛證的臨床療效與機制研究
薄氏腹針對睡眠障礙為主的亞健康狀態的干預作用
敷痔散治療嵌頓痔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提拉旋轉斜扳法治療腰椎問盤突出症與影像學區域定位的相關性分析
艾靈顆粒對HIV感染者外周血樹突狀細胞亞群影響的探討
胃癌767例中醫證候特點分析
……
第三篇 臨證經驗
第四篇 杏林探索
序言
光陰荏苒,喜迎第四屆著名中醫藥學家學術傳承高層論壇。
作為中醫界的高層次學術會議,我很高興地看到每一屆的論壇都收到很好成效,內容豐富多彩,為同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術平台,營造了很好的中醫氛圍,匯聚了全國高層次的中醫人才,展現了各種流派的學術思想、學術進展,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發揚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本次論壇再展盛況,名師雲集,高徒滿堂,青年中醫人才濟濟,使人深深感受到在黨和政府關懷下中醫藥事業不斷發展、中醫後繼有人、人才輩出的欣慰。同道們藉此論壇相互交流各家學說思想、研究進展,論道岐黃,問答臨證,碰撞中醫思維、觀點,分享中醫發揚之思路、成果,激發中醫靈機感悟,相信與會者都會有所得、有所獲。希望以論壇為契機,通過師徒相授傳承等模式,不斷培養出一大批的“鐵桿中醫”,使中醫隊伍不斷壯大,為人類健康服務。
幾千年來,中醫學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近百年來,中醫經歷了風風雨雨,受到了西方醫學的強烈衝擊,新中國成立後又走了不少彎路,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終於逐漸步入正軌,邁向了新的征途。進入新世紀以來,中醫藥事業迎來了又一個新的春天,黨和政府對中醫藥的發展高度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對中醫的投入加大,科技部“863”、“973”項目加大了對中醫藥項目的資助,各地政府也加強了中醫藥事業的建設,中醫師帶徒的傳承工作得到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中醫藥事業有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
背景
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間,在周師指導下,我們採用“審證求機論治”辨治SARS,取得了較好療效。
納人證候研究的全部為廣東省中醫院2003年1~4月收治的103例確診SARS的住院病例。我們採用SARS中醫證候四診信息採集表及住院病例查閱相結合,構建證候四診合參信息資料庫,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聚類分析(指標聚類及樣品聚類,即病例聚類)和中醫臨床專家(包括周仲瑛教授)經驗相結合,結果顯示:從整體動態看,SARS病程可以分為4個階段,即早期、中期、極期和恢復期。從發病時期來分析,早期多在發病後1~5天;中期多在發病後5~9天;極期多在9~13天;發病14天以後逐漸進入恢復期,但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現逆傳,而表現為邪閉心包證候,少數患者最終因邪盛正衰,正不勝邪而出現內閉外脫,陰陽離決而亡。103例SARS住院患者證候聚類分析結果顯示,早期多表現為衛氣同病,常見表寒里熱夾濕、濕熱阻遏肺衛證候;中期以濕熱毒表現為主,常見邪阻少陽、濕熱毒壅肺、濕邪兼夾證候;極期以濕熱毒邪耗氣傷陰,少數重症患者表現為濕熱蒙閉心包、瘀血阻絡證;恢復期則以氣陰兩傷、氣虛夾濕夾瘀證候多見。
治療上我們在鄧鐵濤、顏德馨、朱良春、任繼學、周仲瑛、晁恩祥等老中醫的指導下,並多次與周師通過電話、書信等形式探討病機,制訂治療方法;採用“審證求機腐化治”的思路,提高了SARS的臨床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