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吉鎮(原名集征店,又叫圪針店),位於綏德縣城東北方向50公里處,距青銀高速20公里,約在東徑110°39‘,北緯37°41’之間。
概述
吉鎮,位於綏德縣城東北方向50公里處,約在東徑110°39’,北緯37°41’之間。傍黃河,靠長城,扼秦晉,控蒙夏。自古以來就是“三秦門戶,京津屏障”。素有“一天能走兩省六州縣,過來過去要歇圪針店”的俗語民諺,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和經濟地位。
氣候
這裡地處北溫帶,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區。乾旱少雨,日光充足。年平均氣溫偏低,卻升降明顯,變化較大。無霜期短,多風少雨,氣候乾燥。降水分布不均,多集中於夏秋兩季。春冬多風,其特點是範圍大,風力強,時間長,多伴有降溫、雷電和冰雹等災害性氣象。地質地貌屬典型的陝北丘陵溝壑區,土質疏鬆,耕作性好,宜耕期長,保肥性強,宜發展林木畜牧。
歷史
據史料記載,秦漢時期,這裡曾是一個雨水充沛、氣候溫潤、林草繁茂的森林地區。隋唐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無節制的毀林開荒;特別是明代中葉以後,實行屯兵墾田致使森林銳減植被破壞,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現象日趨嚴重,地質地貌變得支離破碎,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解放以後雖然提倡指數造林,但由於“重植輕護”,收效甚微。
直到21世紀初始,在黨中央關於“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號召鼓舞下,截止2005年6月底,全村已有5000多畝退耕還林,占總土地面積的65%以上,破壞的植被正在得到恢復,惡化了的生態環境正在開始好轉。
吉鎮是塊古老的土地。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期,這裡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史料記載,這裡古屬白翟,秦屬上郡,漢屬雕陰,隋唐以後一直至今都屬綏德(州、地)縣管轄。自秦漢開疆以來,各朝各代都曾在這裡設有行政管理機構。明清以前實行“鄉約制”,民國以後實行“保甲制”。1940年共產黨接手政權後,於1942年開始設立區、鄉人民政府,並設有教育、文化、衛生、農技、金融、郵電、通訊等相應的事企業單位。1942年至1958年,村里設有三個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後,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下設18個村民小組。截止2005年6月底,全村共有26個姓氏,626戶,2486人。共有耕地8000多畝,桑園草場6000多畝,水地200畝,壩地460畝。2004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首次達到2000元。
景觀
吉鎮是一塊美麗的土地。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把這裡的山川原野雕鑿的形勝險要、雄渾瑰麗。老鷹山、鳳凰山、高家山、鰲頭山四座大山,像四張巨大的屏障,分列東西南北四方;清水河、十里河、龍鳳河三條小溪沿溝而行、繞村而過,滋潤著這塊土地,養育著這方黎民。硯峁、圪溜嘴、樓峁、懸渠、前後龍天廟六條大溝,縱橫交錯,構成了吉鎮“四山相碰,兩坪夾鎮,二水繞洞,一字長蛇”的基本格局,成為陝北黃土高原腹地典型的山區集鎮.不朽的文化底蘊。村里曾有過金華寺、玉帝廟、關帝廟、魁星樓、陽台則等名勝古蹟。近年來新修的鳳凰山祖師廟,不僅氣勢宏偉、廟宇巍峨,而且集中了許多碑匾、石刻等文物古蹟,既是一個民眾宗教活動的場所,又是一處新的人文景觀。
人文建設
村里設有百年老校——吉鎮完小,縣辦的吉鎮中學,還曾設有社辦的農業中學、民辦中學等教育機構,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這裡鍾靈毓秀、地靈人傑,文運昌盛、英才輩出。據不完全統計,僅清朝後期就出過進士2名,太學生9名;解放以後,先後有大學本科以上學生250多名,其中碩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7名,出國留學生7名;取得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學者39人,成為方圓鄉鎮有名的“文化鎮”、“大學村”。在長期的民眾性文化活動實踐中,培養鍛鍊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間文化,演出了許多深受民眾歡迎的文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