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布庫鎮位於奇台縣城正南32公里處,東臨碧流河鄉,西接東灣鎮,北與108團接壤,屬上山丘陵地帶,全鎮總面積444平方公里,耕地12.1萬畝,其中河灌區8.6萬畝,井灌區3.5萬畝。 1970年,火箭公社所屬吉布庫、洞子溝、達板河、三十戶、牧場大隊依次改名為:天山、永勝、革命、上游;1984年機構改革建立吉布庫鄉人民政府;2000年撤鄉換鎮,名為吉布庫鎮人民政府。全鎮轄12個村民委員會,28個村民小組。其中5個村為三級管理,7個村為兩級管理,12個村中有5個村為少數民族村。
歷史沿革

1950年3月成立4區委;1958年9月改稱火箭公社黨委;1970年,火箭公社所屬吉布庫、洞子溝、達板河、三十戶、牧場大隊依次改名為:天山、永勝、革命、上游大隊和火箭牧場,1971年恢復原名;1981年,撤銷公社革委會,建立公社管委會;1984年機構改革建立吉布庫鄉人民政府;1999年撤鄉換鎮為吉布庫鎮人民政府。近年來,吉布庫鎮依託優勢,積極培育發展設施農業、制種產業、油料產業、生豬養殖、細毛羊基地、勞務輸出六大支柱產業,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6年,實現工農業經濟總收入1.78億元,。其中種植業人均純收入2221元,較上年增加91元;占人均純收入的39.6%元;畜牧業人均純收入2413元,較上年增加295元,占人均純收入的42.9%;二、三產業及勞務人均純收入達981元,較上年增加122元,占全部人均純收入的17.5%。實現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629元,較上年增加506元。到十一五末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72億元;實現種植業產值1億元;實現畜牧業產值2.2億元;實現二三產業及勞動力轉移產值0.4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45元。
社會發展
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新

經濟建設
經濟發展情況 2007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經濟總收入2.45億元,較上年增長11%。全鎮總人口14031人,實現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水6149元,較上增加520元,增長8.5%。其中:種植業人均純收達2381元,較去年增加160元,增長6.7%,占全鎮人均純收入的38.7%;畜牧業人均純收入2688元,較上年增加275元,增長10.2%,占全鎮人均純收入的43.7%;二、三產業及勞動轉移人均純收入達1066元,較上年增加85元,增長7.9%,占全鎮人均收入的17.3%。
農業發展
種植業方面

2007年全鎮總播面積為13.9萬畝。一是糧食作物82950畝,其中:小麥45600畝,玉米25550畝,大麥8300畝,豌豆3500畝 ;二是經濟作物51620畝,其中:紅花5210畝,油葵3610畝,蓖麻6000畝,亞麻500畝,甜菜3720畝,土豆3450畝,各類蔬菜制種3050畝,打瓜18520畝,裸仁南瓜7560畝;三是飼草料4430畝,其中:苜蓿2230畝,蘇丹草2200畝。畝純收入田種植6780畝,其中畝純收入兩千元以上的陸地蔬菜和大棚蔬菜1200畝。
畜牧業方面
2007年我畜牧業堅持走育肥擴量、標準化生產提質的路子,以養殖小區建設為重點,反季節育肥為突破口,家禽特色養殖為補充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畜牧業。全年牲畜最高飼養量達28.0617萬頭(只),出欄牲畜達18.6281萬頭(只),其中:出欄牛5208頭,羊95442隻,豬85120隻。新農村建設 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一總體目標,結合“雙爭創”活動,以壯大集體經濟、發展生產為著力點,以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的,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以培養新農民、發展新產業為支撐,以村鎮規劃為切入點,以“五清五改”為突破口,完成了8個新農村示範組的居民 點巷道整治、砂石道路鋪設、風景樹綠化。
項目建設
積極爭取與經濟社會發展 緊密相關的重點項目,不斷夯災經濟發展基礎,增強鎮域經濟發展實力。2007年國投和自籌共投入資金2282萬元,其中:投入資金200萬元,完成了全鎮自來水改造一、二期工程;投入資金30萬元,完成了敬老院的新建工程;投入資金386萬元,鋪設通村油路28公里,完成了集鎮至上堡子村、集鎮至西槽子村、達板河四村等一批通村油路工程;投入資金662萬元,擴建漲壩村蔬菜大棚生產基地,漲壩村、達板河四村生豬養殖基地、華僑村牛羊養殖基地、完善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30萬元,完成了達板河村文化陣地建設;投入資金45萬元,植樹造林1668畝;1800萬元達板河灌區改造項目正施工建設,預計今年完成總工程量的70%。鎮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得到加強。
古蹟
聖江布拉克

“江布拉克”,哈薩克語意為“聖泉”、“聖水之源”、“邊泉”。相傳當年周穆王和西王母瑤池(天池)相會時,在水中縱情嬉耍,致使瑤池之聖水四處飛濺,落到了天山的峰巒和山巔上。這些聖水或聚集成湖泊沼澤,或穿透岩石,變成小溪,最後匯成河流奔騰流向山外,江布拉克因得聖水而出現聖泉,其名可能由此而來吧。江布拉克景區有平頂山一棵樹、因裁縫賭博輸光家產自盡的軼事而得名的裁縫溝,以及自清代以來因維吾爾族聚集放牧而得名的維吾爾灣子,漢代將軍耿恭率數騎誓死守衛的古疏勒城(石城子)遺址,吉布庫溝古岩畫,宋家梁蟒洞、石灰窯溝、豬圈子溝、孟家塘、燒坊灘、民兵營等景點,都有獨特來歷和不同的故事。
陽窪灘
陽窪灘又叫陽窪邊,蒙古語意為“大肚子”。“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陽窪灘沒有古今賢達的足跡,沒有古老的傳說,有得只是她的清純和寧靜,神奇和美麗以及動人的令人難忘的風姿。“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陽窪灘沒有龍臥水中,她的靈氣來自於自然,來自於你對她矢志不移的感動。
棵樹傳奇
傳說在很久以前,奇台縣所處的地方還是一片海洋,平頂山就是海中的一個孤島,在島上屹立著一個近似塔形的柱狀物,人們稱之為海塔。後在滄海桑田的巨變中,海塔不見了,但這棵松樹卻生長起來了。有人說,這棵樹就是海塔的再現。又一傳說十九世紀中葉,有一家姓宋的夫妻不肯忍受朝庭的賦稅,千里迢迢從關內來到了平頂山上,在這裡打獵、開荒種地,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也與周圍的居民和睦相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傾其所有,資助了很多貧困人家。但遺憾的是,這對夫妻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後來同時老死在平頂山上,當地居民自發地將他們就地掩埋。數年後,在掩埋他們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榆樹,而且是雙叉樹。這棵樹每年都結很多榆錢,隨風灑到平頂山下,使平頂山下長滿了榆樹。有人說,這棵樹就是這對患難夫妻的化身,他們沒有留下後代,卻像生前一樣把自己的果實灑向了平頂山下貧脊的土地,給該地區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榆樹,既是他們品格的再現,又算是他們對平頂山回報吧!
交通情況
道路平整,交通便利。縣鎮公路32公里柏油路,鎮政府與12個行政村、28個村民小組道路四通八達,共有通村道路176公里,其中32公里為柏油路,其餘均為標準砂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