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吉別洛-索科大樓(義大利語:PalazzodiGibello-Socco)座落於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63號,1919年修建,20世紀20年代曾作為義大利駐哈爾濱領事館使用。大樓得名於當時其擁有者——中東鐵路興安隧道義大利工程設計師皮埃特羅·吉別洛-索科(PietroGibello-Socco),他在哈爾濱修建了這座以巴洛克為主的折中主義風格建築作為自己的官邸。大樓現為哈爾濱市三類保護建築。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吉別洛-索科大樓吉別洛-索科大樓義大利語名稱:PalazzodiGibello-Socco
其他名稱:積別洛索高大樓
修建時間:1919年
竣工時間:1920年
設計者:皮埃特羅·吉別洛-索科(PietroGibello-Socco)
建築功能:前義大利駐哈爾濱領事館、哈爾濱電力大廈食堂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63號
大樓歷史
吉別洛-索科大樓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63號,是原義大利駐哈爾濱領事館,後為黑龍江省電力公司職工食堂。大樓建於1919年,是以巴洛克為主的折衷主義風格建築,該建築面積雖然不大,但造型十分的優美典雅。這棟樓最精美的部分當屬樓頂,三樓突出陽台的柱頭上有兩尊半身四面裸體雕像,鑄鐵的圍欄柱頭尖上還有類似於天線的裝飾物,對整個建築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很可惜這些裝飾在“文革”中被拆除了,只剩下了光禿禿的屋頂,原有的韻味已完全消失。特別是80年代初,這棟樓的西側蓋起了一座樓—東北電力調度樓,把這棟房子擋得嚴嚴實實,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它的存在了。如今電力大廈已經被拆除,吉別洛-索科大樓得以保留。這棟樓的老主人是一位義大利人,名叫彼埃特羅·伊萬諾維奇·吉別洛-索科(PietroGibello-Socco),他1847年出生於義大利皮埃蒙特大區的小鎮——卡拉彼亞納(Callabiana),畢業於福爾工學院,由於學業突出,曾獲學院頒發的金質獎章。畢業後就去土耳其修建隧道,從土耳其歸國後,又到了俄國,在高加索等山區修建高架橋和隧道。1899年被任命喬治亞蘇呼米至圖阿普謝鐵路設計隊隊長。三年後他作為經驗豐富的橋樑建設專家,應邀來到中國東北,參加中東鐵路最困難、最複雜的興安隧道建設。
興安隧道全長3077米,寬8米,高7米,位於現內蒙古的牙克石市,是中東鐵路西部幹線鐵路滿洲里至哈爾濱的咽喉要道。這裡位於大興安嶺山脈,海拔高,地勢險峻,施工難度大。這條隧道於1900年5月5日開始勘測設計,6月2日開工,由於義和團運動,開工一個月即停工。1901年3月26日再次開工,直至1904年5月27興安隧道才竣工,是當時全國最大又最早修築的鐵路隧道之一。整條隧道歷時三年完成,比中東鐵路全線通車整整晚了一年,可見工程難度之大(1903年全線通車時這段路走的是臨時支線)。
興安隧道的修築也使吉別洛-索科名氣大振,1917年初,他應沙俄政府的邀請,前往彼得格勒,參與俄國交通部主持的大型建設項目。由於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原定建設項目擱淺,他就來到哈爾濱安家落戶,於1919年建起了這座豪華私邸,並開始在哈爾濱從事房地產業,成為當時哈爾濱有名的房地產商。
1920年義大利在哈爾濱設立領事館,鑒於他的威望,吉別洛-索科被任命為義大利駐哈爾濱領事館領事,吉別洛-索科大樓及外圍欄桿
他的私邸也就成了義大利領事館的所在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吉別洛-索科移居上海。1943年11月19日在上海病逝,終年96歲。
吉別洛-索科大樓的欄桿很有特色,1920年蓋這樓時,門前的欄桿為木製的,後改用水泥澆注的,採用典型的新藝術運動風格,欄桿裝飾的花卉植物造型形態自由簡潔、舒展,極具藝術表現力,特別是對稱的花飾及兒童頭像浮雕,形態活潑可愛,不愧為建築中之精品,是哈爾濱惟一被列為二類保護建築的圍欄,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