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2015年10月,合肥捷運4號線進行地質勘探。
2016年12月8日~11日,省發改委在合肥主持召開《合肥市軌道交通4、5號線工程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經嚴格評審,4號線初步設計通過省發改委評審
2017年1月5日,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2017年1月6日,南屏路站正式實施一期交通導改,進行中間綠化遷改及道路施工。
2017年3月,全面展開主體工程建設。
2017年9月8日,啟動道路封閉工程。
2017年11月13日,合肥市軌道交通啟動2、3、4號線延長線工程勘察工程。
2018年4月2日,4號線工程建設正式進入盾構施工。
2018年4月19日,合肥捷運4號線首座車站順利封頂。
2018年10月13日,合肥捷運4號線首個盾構區間(青龍崗站~合肥七中站)雙線貫通。
線路參數
參數
基本信息 | |
類型 | 城市軌道交通(捷運) |
系統 | 合肥捷運 |
狀態 | 建設前期準備 |
起迄站 | 青龍崗站、綜保區站 |
線路數據 | |
線路長度 | 41.37千米 |
車站數量 | 31座 |
控制中心 | 2處(科學城車輛段、龍子湖停車場) |
安全門 | 所有車站均安裝 |
類型 | 地下 |
車輛段 | 科學城車輛段 |
軌道車輛 | |
軌道數 | 2 |
軌距 | 1435毫米 |
電氣化 | 直流1.5千伏 |
隧道 | 鋼性懸掛接觸網 |
車輛編組 | B型鼓型車6節編組 |
運行速度 | 最高80km/h |
線路走向
合肥捷運4號線是一條西至東北方向 L 型“骨幹線”,線路全長 35.7km,全部為地下線。西側起於青龍崗站,北端止於十里村站,共設 28 座車站。線路西端科學城車輛段、線路東端合肥東站計畫於 2021年12月底通車。工程總投資約 234.27 億元。
沿線站點
站名 | 車站形式 | 換乘線路 | 位置 |
青龍崗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望江西路與雞鳴山路交叉口 | |
合肥七中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望江西路與方興大道交叉口西側 | |
量子科學中心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合肥捷運7號線(規劃中) | 望江西路與長寧大道交叉口 |
科大先研院站 | 地下三層島式 | 創新大道與望江西路交叉口 | |
北雁湖站 | 地下二層雙島 | 合肥捷運6號線(規劃中) | 習友路與豐樂河路交叉口 |
玉蘭大道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習友路與玉蘭大道交叉口 | |
金桂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習友路與金桂路交叉口東側 | |
柳樹塘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習友路與科學大道交叉口 | |
圖書館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合肥捷運3號線(建設中) | 祁門路與翡翠路交叉口 |
天鵝湖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沿祁門路東西向布置,位於綠洲西路、綠洲東路之間 | |
天鵝湖東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石台路與祁門路交叉口 | |
姚公廟站 | 地下三層島式 | 合肥捷運9號線(規劃中) | 金寨路與祁門路交叉口東側 |
南屏路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祁門路與南屏路交叉口 | |
薛河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合肥捷運機場線(規劃中) | 宿松路與祁門路交叉口 |
竹西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沿桐城南路南北向布置,位於龍圖路與龍川路之間 | |
淝南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沿高鐵路東西向布置,位於潛口路與凌大塘路之間 | |
合肥南站 | 地下二層雙島 | 合肥捷運1號線(運營中) 合肥捷運5號線(建設中) | 合肥南高鐵站 |
望湖城南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龍川路與呈坎路交叉口 | |
葛大店南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龍川路與大強路交叉口 | |
工經學院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花山路與祁門路交叉口 | |
堯渡河路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合肥捷運6號線(規劃中) | 花山路與堯渡河路交叉口 |
五里廟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當塗路巢湖南路交叉口 | |
唐橋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合肥捷運9號線(規劃中) | 東二環路與和平路交叉口 |
東七里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合肥捷運2號線(運營中) | 東二環路與長江東路交叉口北側 |
站塘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東二環路與臨泉路交叉口 | |
方廟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合肥捷運3號線(建設中) | 東二環路與北二環路交叉口 |
新海公園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當塗北路與新海大道交叉口 | |
十里村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當塗北路與天水路交叉口 | |
陶沖湖東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銅陵北路與翠柏路交叉口 | |
北崗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銅陵北路與玉皇山路交叉口南側 | |
綜保區站 | 地下二層島式 | 東方大道與銅陵北路交叉口 |
建設意義
合肥捷運4號線是支撐和引導合肥市空間結構發展形成的西向東北軸向線,是服務沿線大客流走廊和重要功能區的核心骨幹線,是與多條捷運線路及合肥南站換乘的關鍵銜接線,是提高軌道交通網路效益、實現城市交通一體化的重要組成線,在合肥市軌道交通線網乃至綜合交通系統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它串聯了科技創新基地、政務文化中心、合肥南站中心三大中心,覆蓋南北向最重要的客流走廊,拉開城市骨架,支撐高鐵片區及高新區的建設,是一條骨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