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增加單位面積產量的有效途徑。其作用主要在於充分發揮土、肥、水、光、氣、熱的效能,通過調節高粱單位面 積內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使個體發育健壯,群體生長協調,達到高產的目的。合理密植是指在單位面積上,栽種作物或樹木時密度要適當,行株距要合理。密度由6000~7000株增至7000~8000株時,株數(穗數)增加15.3%,穗粒重下降6%;密度由7000~8000株增至8000~9000株時,株數增加13.3%,穗粒重下降26.2%.後者株數增加比例小於穗粒重下降的比例,不能彌補由於增加株數而引起穗粒重下降所損失的重量,結果減產12.8%.因此,只有當株數增加的比例超過穗粒重下降的比例才表現增產。合理密植不僅使群體葉面積達到最適宜的程度,而且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動態變化。

簡介

合理密植是指在單位面積上,栽種作物或樹木時密度要適當,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畝株數(或穴數)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須根據自然條件、作物的種類、品種 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術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產量的重要措施。

密植增產

合理密植的增產合理密植的增產

(1)產量構成與合理密植 高粱的產量構因素由每畝穗數、每穗粒數和千粒重3個因素構成。產量構成的數學公式為:

畝產量(千克)=每畝穗數Ⅹ每穗粒數Ⅹ千粒重(克)÷1000

從理論上來說,每畝重穗數和每穗粒數越多,千粒重越重高粱的產量越高。但在生產實踐中3個因素是相互制約的。在稀植條件下,每畝穗數較少,地上通風透光良好,地下肥水充足,個體得到充分發育,穗粒數多,千粒重高,但因少,產量不會高。而過度密植時,雖然群體大,穗數多,但因植株個體之間爭光、爭水、爭肥等,最後導致穗粒數顯著減少,千粒重降低,同樣不能獲得高產。從表8可以看出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與產量的關係。只有當密度適宜,3個產量構成因素協調發展時,才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產量構成的3因素對產量的影響並不是相等的,穗數是構成產量的主要基礎,是形成產量中最活躍的因素,而且容易被人為控制,穗粒數、千粒重通過人為的努務,對產量形成有利,但受自然氣候打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較大,人為控制較為困難。因此,在一定範圍內,產量可通過增加密度來提高,高粱種植密度普遍偏稀的情況下,適當增加每畝株數地增產的重要途徑。

從表9可以看出,產量3因素構成之間,密度對穗粒重和穗粒數有明顯的影響,穗粒數與穗粒重隨密度變化而增減,對產量發生影響。密度由6000~7000株增至7000~8000株時,株數(穗數)增加15.3%,穗粒重下降6%;密度由7000~8000株增至8000~9000株時,株數增加13.3%,穗粒重下降26.2%.後者株數增加比例小於穗粒重下降的比例,不能彌補由於增加株數而引起穗粒重下降所損失的重量,結果減產12.8%.因此,只有當株數增加的比例超過穗粒重下降的比例才表現增產。

高粱穗粒重一般為50~75克,個別可達85~90克,極少數可達100克以上。穗粒數因栽培條件不同而變化較大,因此,在畝穗數增到一定程度後,努務增加穗粒數就成為進一步提高產量的途徑。千粒重較穗粒數的變化要小,變幅一般不超過10%,因此,生產上後期管理的重點為保花促粒增加千粒重,以實現高產的目的。

華北、東北地區高粱栽培的實踐證明,以晉雜4號為代表的中晚熟種,在中上等肥力條件下,每畝7000~10000株時,都有可能獲得高產。多數以每畝8000株左右為宜,在此基礎上穗粒數增到2300~2400粒,千粒重30克以上,可實現畝產500千克以上。在肥力水平高的地塊,畝株數在1萬株左右,產量可達750~900千克。

(2)合理密植的增產作用 高粱籽粒的乾物質中,有90%~95%來知光合作用的產物。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製造有要機物質的小加工廠。葉片中的葉綠素把高粱根系吸收的水、肥和無機鹽以及葉片氣孔吸收的二氧化碳通過太陽光的作用,將無機物質轉化為有面物質,再輸送到植株的各個部位,供給植株生長發育的需要和積累。因此,葉面積的大小直接影響乾物質的形成。即高粱產量與葉面積大小關係密切。高粱是四碳植物,其光合效能比小麥高。在合理密植條件下,能發揮更大的增產作用。

(3)在一定範圍內,增加密度,擴大葉面積,光合產物增加,產量上升。但密度過大,葉片相互重疊,株間透光率降低,田間郁蔽,葉片光合作用降低,有機物質積累總量反而減少,產量下降(表10)。在合理密植的情況下,由於葉面積的增加,光合產物的增長大大超過呼吸消耗量,乾物質淨增量增多,因此,產量較高。綜上所述,高粱在不同生育期提高光合產物有一個最適宜的葉面積係數,低於最適葉面積係數時增加密度對光合產物形成有利,超過這個限度則不利。密度過大,株間光照不足,引起植株競爭旺長,基部節間變長,莖稈細弱,機械組織不發達,以致出現倒伏,加大了減產的幅度,產量和品質下降。根據各地的試驗證明,當葉面積係數最大值超過6時,產量呈下降趨勢。

合理密植不僅使群體葉面積達到最適宜的程度,而且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動態變化。葉面積前期擴展速度越快,抽穗以後下降的速度越慢,維持綠色葉面積時間 越長,對高粱的產量形成越有利。這種動態變化對光能的利用率較高,製造乾物質多,容易獲得高產。

各地的試驗證明,高產田塊的葉面積係數動態模式為:拔節初期為1,拔節盛期為3,抽穗期為5~6,成熟期為4左右。並要保持“前快、中穩、後期下降緩慢”的葉面積動態。

(4)合理密植的原則 高粱的種植密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合理的密植要根據具體條件來確定,不能照搬套用外地經驗,必須根據當地的自然和栽培條件,結合品種、土壤、肥水條件等,因地制宜,綜合考慮。

①品種物性:品種的植物學物征和生物學特性是確定密度的主要根據之一。一般株型緊湊,葉片窄小上沖,莖稈堅韌抗倒的中矮稈、早熟品種或雜交種多適於密植。植株高大,葉片大而披散,對水肥要求高,莖稈較弱的晚熟品種,種植密度不宜過大。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品種宜密植,喜水肥、適應性差的品種宜稀植。早熟類型宜密植,晚熟類型則宜稀植。我國育成的短稈雜交高粱,高產的群體可達每畝1.2萬株。

②土壤肥力:高粱種植密度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所制約。在土壤肥活,水肥充足,能夠滿足單位面積上較多植株生長發育所需的情況下,種植密度應大;而土壤瘠薄、施肥水平又低,則種植密度要小。沙土地積蓄養分和水分的能力差,密度應稀點;粘土地養分和水分的含量較高,供肥能力強,有後勁,可適當密植。平地、土層厚、肥力高,宜密植;山地、土層薄、肥力差,應知植。窪地、鹽鹼地土層雖厚,但含水量大,通氣性不育,也應適當稀植。

③地勢:有一定坡度的地,植株呈等高線分布,利於通風透光,可適當增加密度。山坡地一般植株矮小,葉片相對較少,應知當稀植。向陽坡地,光照充足,可適當密植,背陰坡地,光照少,溫度低,應稀植。

④種植方式:隨著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的不斷提高,高粱的種植密度也可相應地增大。但密度增大以後,到生育後期高粱群體與個體的光照矛盾又會加劇。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可採用適宜的種植方式,進一步發揮合理密植的增產效果。

高粱的種植方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等距條播、寬窄行、穴種及間作等。

A.等距條播:採用等行距,單株留苗,較為普遍,行距的寬窄主要因種植習慣和農機具的不同而異。華北地區一般行距為35~40厘米,株距16~20厘米;東北地區一般行距為53~66厘米,株距12~20厘米。這種方式植株分布較為均勻,對養分、水分和光能的利用都較充分,產量較高。但容易過早封行,引起田間下層鬱閉。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縮小行距能增加產量,但帶來的問題是田間管理不便,特別是機械化作業難以進行。

B.寬窄行播種:是採用寬行和窄行相間排列的種植方式。這種種植方式有利於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植株封行晚,有利於中後期的田間管理。在高水肥地塊採用這種種植方式,對增加密度,提高產量有利。寬窄行適宜的種植密度可達1萬~1.2萬株/畝。根據山西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試驗,同樣的地塊採用等行距和寬窄行種植比較,寬窄行種植比等行距種植可增產20%以上。行距以小行25~33厘米,大行60~66厘米為宜。寬窄行可增加密度30%以上,後期通風透光條件明顯優於等行距,倒伏程度在不同年份均較等行距輕。因此,寬窄行種植是增大密度,提高產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C.穴播:在高水肥條件下,應採用增大穴距,增加每穴留株數的種植方式,對提高產量有利。東北、西北地區部分高產田一般穴距為36厘米,每穴留苗3~4株,增強了穴行內通風透光的條件,獲得較高的產量。

D.間種:可和馬鈴薯、大豆等矮稈作物進行間作,充分利用空間、光能和地力,又可改善高粱通風透光的條件,提高作物總產量,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實現高產高效的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