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合抱:兩臂圍攏,形容樹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細小。粗大的樹木都是由小樹苗長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
出處:《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道理:
①說明萬事積於忽微,量變引起質變!
②說明要成就大的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 (任何事業都是從小事做起,離開了小事,亦無偉業可言。)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lěi)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釋義
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幼苗;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1、毫末:細小的幼苗。
2、累土:土堆。
辨析

從“大生於小”的觀點出發,老子闡述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說明“合抱之木”、“九層之台”、“千里之行”的遠大 事情,都是從“生於毫末”、“起於累土”、“始於足下”為開端的,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