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沲江畫圖十韻得忘字

②《書》:“岷山導江,東別為沱。 ③《莊子》:“白波若山。 ①繪事,出《論語》。

基本信息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原文

沱水臨中座,岷山到北堂。
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直訝松杉冷,兼疑菱荇香。
雪雲虛點綴,沙草得微茫。
嶺雁隨毫末,川�飲練光。
靠紅洲蕊亂,拂黛石蘿長。
谷暗非關雨,楓丹不為霜。
秋城玄圃外,景物洞庭旁。
繪事功殊絕,幽襟興激昂。
從來謝太傅,丘壑道難忘。

創作背景

【鶴注】此廣德二年作。《杜臆》:題加奉觀,致敬嚴公至此,安得有登床笑傲之失乎。

注釋

沱水臨中座①,岷山到北堂②。
白波吹粉壁③,青嶂插雕梁④。
直訝松杉冷,兼疑菱荇香⑤。
雪雲虛點綴⑥,沙草得微茫⑦。
①《寰字記》:沱水在成都府新繁縣。《蜀都賦》:”金�中坐。”
②《書》:“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唐・地誌》:茂州汶山縣,有岷山。鮑照詩:“忽過北堂陲。”
③《莊子》:“白波若山。”張正見詩:“粉壁麗椒塗。”
④沈約詩:“峻�起青嶂。”陰鏗詩:“雕梁畫早梅。”
⑤劉歆《甘泉賦》:“芙蓉菡萏,菱荇苹蘩。”
⑥《西京雜記》:“雪雲曰同雲。”《晉書・謝韶傳》:夜月明淨,王道子嘆以為佳,謝重曰:“不如微雲點綴。”
⑦孔稚�詩:“沙草不常青。”陳子昂詩:“高丘正微茫。”
嶺雁隨毫末①,川�飲練光②。
靠紅洲蕊亂③,拂黛石蘿長④。
谷暗非關雨⑤,楓丹不為霜⑥。
秋城玄圃外⑦,景物洞庭旁⑧。
①晉江�詩:“鳴雁薄雲嶺。”《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②隋王胄詩:“殘虹低飲澗。”
③謝�詩:“發萼初攢紫,余采尚霏紅。”
④沈�期詩:“拂黛隨時廣。”江淹詩:“石蘿日上尋。”
⑤宋之問詩:“谷暗千旗出。”沈�期待:“暗谷疑風雨。”
⑥謝靈運詩:“晚霜楓葉丹。”
⑦江總詩:“秋城韻晚笛。”《淮南子》:崑崙玄圃,唯絕通天。”《楚辭》:“朝發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玄圃。”
王台卿詩:“景物共依遲。”《楚辭》:“洞庭波兮木葉落。”
繪事功殊絕①,幽襟興激昂②。
從來謝太傅,丘壑道難忘③。
①繪事,出《論語》。《考工記》:“凡績畫之事後素功。”楊修書:“聖賢卓犖,固所以殊絕凡庸也。”
②王勃詩:“桂宇幽襟積。”揚雄《解嘲》:“激昂萬乘之主。”
③《晉書》:謝安放情丘壑,雖受朝寄,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楊萬里曰:杜集排律多矣,獨此瓊枝寸寸是玉,�檀片片皆香。然排律僅可止此,至五十韻百韻,則非古矣。

賞析

沱水臨中座①,岷山到北堂②。
白波吹粉壁③,青嶂插雕梁④。
直訝松杉冷,兼疑菱荇香⑤。
雪雲虛點綴⑥,沙草得微茫⑦。
(此並提江山,敘出廳事畫圖。白波、青嶂、松杉、菱荇、雪雲、沙草,句句山水對言,下節亦然。)
嶺雁隨毫末①,川�飲練光②。
靠紅洲蕊亂③,拂黛石蘿長④。
谷暗非關雨⑤,楓丹不為霜⑥。
秋城玄圃外⑦,景物洞庭旁⑧。
(此分頂山水,曲盡畫中景物。寫出或遠或近,或高或下,或虛或實,或大或小,無不形容刻畫。毫末,謂畫筆。練光,謂畫絹。非關雨,墨氣也。不為霜,朱色也。)
繪事功殊絕①,幽襟興激昂②。
從來謝太傅,丘壑道難忘③。
(末乃觀畫而頌嚴公。因畫圖中江山,而想見謝公丘壑,比意貼切。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後段四句收。)
王嗣�曰:此詩是唐人詠畫格調,而遣詞工致,娓娓不窮,他人無復措手處。末拈限韻,亦自穩稱。
胡夏客曰:起聯莊重,接聯精警,收語穩足,此最入格之篇。
按:昔人論此詩,為宋人詠畫之祖。但其分寫山水,亦有所本。謝靈運《過始寧墅》詩,中十句云:“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山行窮登頓,水涉盡洄沿。岩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雲抱幽石,綠�媚清漣。葺字臨回江,築觀基層顛。”此亦一山一水對言,然杜用以詠畫,更較詳細精工耳。
楊廷秀曰:老杜“沱水臨中座,岷山赴北堂”,此以畫為真也。曾吉父雲“斷崖韋偃樹,小雨郭熙山”,此以真為畫也。

作者簡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期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