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如果說不同生產者的主要行為目標都可以用一個“追求最大利潤”來刻畫的話,不同消費者的主要行為目標卻可以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差別源於消費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口味嗜好,不同的基本需求…現代經濟學把這些差異都統稱為消費者的偏好的差異,並引用效用偏好的指標或者說作為消費者滿意程度的度量,從而把消費者的主要行為形式統一地歸結為“追求最大效用”的行為,對於不同的消費者,效用的具體內容可以很不相同。
現代經濟學運用“效用”的概念來建立消費者理論。就願意而言,效用滿意的程度的刻畫,效用(即滿意程度)的賦值,有基數和序數之分。而效用的本質是序數的,基數效用只是人為的輔助工具。強調效用的本質是序數的,對於實際工作也有意義。
例子
某院系都進行了網上評教活動。假設,這次評教的結果直接關係到年度優秀教師評選,規定對於不了解的老師可以留空白,統計平均值時也首先剔除這些空白。
張同學平時不愛學習,上課也不專心,但對A、B兩位老師的印象很好,也很樂意上他們的課。這次他們班只有11個同學去評教,他也是其中之一。於是他給這兩位都打了90分,其餘置空,就交了卷。其實,大家對A、B老師的印象都比較好,前面十個同學給A、B、C、D、E5個老師打分總分是A-948、B-950、C-946、D-947、E-905,A和B是領先的,想不到張同學給分以後,結果卻變成
A:1038/11=94.4
B:1040/11=94.5
C:946/10=94.6
D:947/10=947
E:904/10=90.4
由於張同學為A、B打分,反而使原來前列的A、B落在了後面,這是怎么一回事?
現代經濟學中,有所謂“合成佯謬”的告誡:把局部合理的經濟學判斷,簡單匯加起來,可能導致全局錯誤是結論。張同學的好心推舉“壞”了事,就是合成佯謬的一個例子。這次合成佯謬的經濟學道理,就是不同消費者的基數不能相加。
儘管,基數效用因為便於運用微分方法,推動了經濟學的發展,取得了許多成果,功不可沒。但是切不可忘記,序數才是獨立的本質的要素。當採用基數賦值的方法時,如何打分的確是個難題,千萬要小心。
教育中“合成佯謬”現象
一、時代呼喚對學生創造精神的培養是時代發展的亟需,是當前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可是考察現實的教學情況,就統計的意義上說存在著很大的反差。主要表現為:
1、機制制約通過考試進行選拔,體現公平。沒有考試機制,由於洞察力和公正性的稀缺,將造成選才混亂無序。然而應試能力培養的進路,可以追求單一目標。人們為獲得考場取勝,力求“多快好省”,忽略創新精神等培養,致全力於應試的教與學,制約了教育對創新人才的培養。這種情況的形成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中人們在操場上站著看戲的情形十分相似,當別人踮起腳來看戲時,自己也只好跟著做。不然,視線被遮擋,視域就會縮小,結果造成人人都踮起腳來看戲。而事實上這樣做與大家都放平腳跟看戲的視域沒有多少改變,只是多損耗了體力而已。
可見教育中“合成佯謬”現象的產生也循著自然法則。正基於此,大家理解教學者和學生追求應試教育的行為是情與勢所趨,為的是爭得一席發展的空間。倘若學生個體在中高考中落選,就得不到好的教學資源享受,必然在以後的人生髮展中受到諸多制約。乃不得已而為之。
2、條件反射在課改之初,由於把外國的教學理論和方法照搬照抄,把偏激、偏見與詮釋決策意向中偏重於社會公益忽視個人私利的話語作為理論來指導。導致課堂上把基礎知識學習置於邊緣化,成為純粹追求花哨的肥皂劇。使人產生“進行創新教育需犧牲基礎知識學習”為代價的觀念。於是一些教師用冷漠的態度,抵制的行為來對待學生創新精神培養。
3、不得要領有的教師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滲透學生創造精神的培養,但往往不得要領,不知創造的契機在哪裡,設計不合理。在教學中顧此失彼的現象嚴重,常常“憤”而不啟、“悱”而不發,而在不“癢”的地方不停地撓——本末倒置,造成諸多資源浪費。
嚴峻的現實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但感嘆“考試制度不廢,素質教育難求”畢竟不是辦法。因而構建學科基礎知識學習與創新精神培養互相促進的教學方式已成時代的呼喚,是教育的亟需。如果有一種易於操作的教學方式能解脫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互相對立、互相矛盾的困境,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