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硯雕刻技藝始於宋代,盛於清代,歷史悠久。早在明代,釣魚城峽硯就享有盛名,明代合州人吏部尚書李實用曾題詩讚峽硯:“峽畔茅屋僻,巧工鑿石盤;啟墨龍雲舞,運筆虎榜懸;石膩堪如玉,工藝聖手傳;貴似翰家客,四寶居一員。”近代知名人士及書畫家如馮玉祥、於佑任、謝無量等亦題詩讚揚峽硯。峽硯被列入巴渝十二品,是當年上海四寶齋、徽州老胡開文和漢口鄒紫光閣等大文具店的上品。新中國成立後,合川三峽石硯曾經榮獲四川省旅遊產品優質獎、國家外經部榮譽證書、重慶市優質產品證書等。其中由合川設計雕刻的“百龍戲龜”峽硯為中南海收藏品。
峽硯雕刻技藝傳承的道路艱難曲折。宋代初期,合川本地從事硯台的製作人屈指可數,但雕刻技藝遠近聞名。後來隨著南宋中晚期宋蒙交戰,合川峽硯製作曾一度停止,到了明代才恢復了硯台的製作,到了明末,又由於戰亂,工匠為了躲避戰亂,舉家外出,致使合川峽硯的製作再度終斷。到清康熙年間,由“湖廣填川”的移民與當地的明間藝人李銀山又開始了從事這類手工雕刻工藝,近代的明間藝人從單一的方型、條型、小圓型演變為自然形狀的各種異形體。新中國成立以後,民間雕刻藝人,將峽硯雕刻技藝傳承至今,從二十世紀80年代,峽硯由幾個款式發展到現在的近百個品種,而今,雕刻工藝後繼無人,整個合川本地從事硯台製作的藝人只有十位左右,雕刻技術面臨失傳。
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城峽硯工藝品有限公司,決意大力傳承和弘揚這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峽硯製作後繼無人和峽石自然資源減少等困境,成立合川峽硯行業協會作為會長單位,著力整合合川本土民間雕刻技術,重金聘請本土知名雕刻大師和國內知名設計師,潛心研究峽硯的雕刻技法,精心製作峽硯精品,不斷開發和推廣峽硯,把峽硯這一民間的傳統工藝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
嘉陵峽石硯
合川名硯。俗稱合川峽硯,又稱墨玉寶硯。硯石產於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瀝鼻峽(俗稱小三峽)東岸的草街鎮麻柳村(磨刀溪)後山一帶,色黑,質地堅實細膩。琢成石硯,...
-
紅絲石
基本信息 紅絲石 紅絲石奇石 紅絲石早在唐宋即負盛名譽為諸硯之首。原硯...柳公權在他的[硯論] 中說;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論端、歙。宋代諸家多有論述;蘇易簡[文房四譜] 云:….天下之硯四十餘品,以紅絲石...
基本信息 硯譜 產地 形成 質地 -
四川
歷史沿革名字由來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四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四川由此得名。南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蜀[四川省簡稱]
歷史沿革名字由來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四川由此得名。南宋後期...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四川[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歷史沿革名字由來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廣元)、夔州(今重慶奉節)四路,合稱“川峽...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四川[四川省簡稱]
歷史沿革名字由來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四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四川由此得名。南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偏岩鎮
工商古鎮,昔日商賈雲集,商貿繁容,名播川峽湖廣。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天皇寺,遠處山光水色,盡收眼底。在老街中部,一幢名為“九合棧”的木造樓宇...
簡介 自然景色 革命紅鎮 詩情畫意 歷史 -
重慶直轄市
城市簡介 重慶,中央直轄市,簡稱渝或巴,別稱山城、渝都、霧都、橋都等,典型組團式城市,下轄19區15縣4自治縣,是五大國家中心城...
城市簡介 主要領導 歷史沿革 自然地理 自然資源 -
重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片 傳統手工技藝 合川區 50 Ⅷ—9 合川峽硯 傳統手工技藝 合川區...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