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作者既戴四方帽,也戴廚師帽;既是理大社會學講師,也曾任酒店西廚。受過廚藝專業訓練,也受社會理論思維影響,廚房與社會看似兩個世界,卻讓作者走出一條過道。飲食作為一種社會行為,不論從食材的分類、採購、處理,到烹調、享用、評價等過程,都受到所置身的集體「遊戲規則」所限。是誰規定吃和牛蘸燒汁是品味表現?誰散佈吃buffet一定有著數的言論?鳳爪本身無肉無味為何我們仍啃得津津有味?「狗肉該不該吃」的討論立據也能扯上全球大趨勢下誰是王者之辯?飲食行為其實隱藏大量社會行為元素,讓人思考個體在社會結構中的際遇與位置,洞悉這些問題,便知道如何切斷那條牽著你鼻子的繩。香港長期受嶺南飲食文化的薰陶,也不斷受國際社會的飲食習慣影響,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飲食觀念,在飲食文化的認知上,港人理應早就脫離只求填飽肚腹的「初級階段」。然而,在緊張的城市生活節奏下,港人對飲食的要求似乎有下降的勢頭。但更令人感到可惜的是,飲食方面的豐富文化內涵亦隨之遭到忽略。因此,希望透過本書能夠引起大眾的反思及相關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