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煥

司馬煥

司馬煥(317-318),字耀祖,晉元帝司馬睿第五子,晉明帝司馬紹異母弟,晉簡文帝司馬昱同母哥哥。晉朝宗室,受封琅琊王繼承元帝父親琅琊恭王司馬覲爵位,後不幸早逝,年僅兩歲,諡號哀王。2003年5月8日,墓室外圍的陪葬品已經清理完畢,考古專家準備打開東西兩個墓室當中的棺木,此時,一系列讓人意想不到的發現接踵而來,墓葬的主人變得更加神秘而離奇。專家的推論揭開了三個兒童骸骨的關係,東墓室中室兩個夭折的王子,司馬煥和他的侄子司馬安國,而西墓室中的女孩,則是司馬煥娶的冥婚。

簡介

司馬煥(317年-318年),字耀祖。晉朝宗室,晉元帝司馬睿之子,生母鄭阿春。晉簡文帝同母兄。

因為生母鄭阿春有寵,所以晉元帝特別鍾愛司馬煥。期初,把他過繼給晉元帝弟弟長樂亭侯司馬渾,後來被封顯義亭侯。尚書令刁協奏:“昔魏臨淄侯以邢顒為家丞,劉楨為庶子。今侯幼弱,宜選明德。”晉元帝下令:“臨淄萬戶封,又植少有美才,能同游田蘇者。今晚生蒙弱,何論於此!間封此兒,不以寵稚子也。亡弟當應繼嗣,不獲已耳。家丞、庶子,足以攝祠祭而已,豈宜屈賢才以受無用乎!”大興元年(318年),司馬煥疾篤,司馬睿為之撤膳廢食,下詔封為琅邪王,嗣恭王司馬覲後,不久去世,年二歲。諡號悼(琅邪悼王)。

晉元帝悼念無已,將葬,以司馬煥既封列國,加以成人之禮,詔立凶門柏歷,備吉凶儀服,營起陵園,功役甚眾。2003年,在山東省臨沂市發現司馬煥的墓葬,同時合葬和還有司馬煥冥婚的妻子,和其兄的兒子琅邪哀王司馬安國。

永昌元年(322年),立司馬煥母弟司馬昱為琅邪王,即簡文帝。鹹和二年(327年),司馬昱徙封會稽王,以司馬岳(晉康帝)為琅邪王。晉康帝即位,司馬丕(晉哀帝)為琅邪王。晉哀帝即位,晉廢帝為琅邪王。晉廢帝即位,又以司馬昱(簡文帝)攝行琅邪王國祀。簡文帝登阼,國遂無嗣。簡文帝臨崩,封少子司馬道子為琅邪王。太元十七年(392年),司馬道子為會稽王,更以司馬德文(晉恭帝)為琅邪王。晉恭帝即位,於是琅邪國除。

家庭成員

父親

晉元帝司馬睿

生母

鄭阿春

外祖父

鄭愷,字祖元,安豐太守。

外祖母

吳氏

同母兄弟

田某子,與田氏所生

司馬昱,晉簡文帝

同母妹妹

尋陽公主,母親鄭阿春,嫁驃騎將軍荀羨

軼事典故

塵封千年的豪華墓葬,安葬著三個未成年的幼兒,極盡奢華的陪葬品,訴說著1700年前一個王子高貴的夭折,離奇詭異的考古發現,揭開了一個沒落王朝的皇室悲歌。

2003年4月30日,臨沂市王羲之故居的擴建工程,正在緊張地施工,工人們在對大雄寶殿的東配殿地基進行挖掘。趁工作的間隙,幾個人湊在一起閒聊,有人將手中的工具隨意地支在地上,鋼釺竟然在這個工人的腳下戳出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洞口。考古專家隨即介入,一個掩埋於地下的巨大秘密即將重見天日。

墓葬形制確定皇族身份

憑藉多年的經驗,專家從暴露出來的土層判斷,這是一個古代墓葬,一場搶救性發掘立即展開。

在王羲之故居內發現的古墓,是否會和傳奇色彩濃郁的王氏家族有關呢?作為東晉第一大豪門,王氏家族的墓葬還從未被發現並證實過,這個曾經無比輝煌的家族在漫長的歷史中只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傳說與想像。

考古隊在清理墓門前面的空地時,發現了一些紅色的痕跡,這一發現令在場的考古專家立即警覺起來,因為這些人為塗抹的紅色印痕,很可能預示著這個陵墓有著更加複雜的身世。

根據《太平御覽》的記載,用鐵礦紅粉塗地,是天子陵墓的規格。

王氏家族在東晉時期雖然屬於顯赫的名門望族,但是並沒有權力享受皇室墓葬規格,看來王氏家族並非這個墓葬的主人。這個有著紅粉塗地的高規格墓葬到底屬於什麼人呢?

帶著這個巨大的疑惑,考古專家指揮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厚重的石門。

古墓為地下磚砌建築,分左右兩室,都是長方形,拱形券頂。開啟石門,進入墓室,單墓室東西橫寬3.8米,南北縱長4.6米,高3.4米。

墓葬使用的青磚,是由精土燒制而成,建築成型後,磚砌的表面還進行過細細的打磨,這也再次證明墓主人有著非比尋常的身份地位。

這個墓分成東西兩個室。兩室墓大部分都是前後室,前室上供,祭祀的,後面是擱棺材的。這個墓挺怪,就東西兩個室。

讓專家們好奇不已的是,放置陪葬品的墓室地面並不平坦,而是從墓室邊緣開始,向墓室中心弧面隆起,呈現出龜背狀。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墓葬地面處理方式,把墓室地面做成中間凸起、四周落下的龜背狀,是要把棺槨和陪葬品放在凸面頂端,避免墓室滲水的影響。如此高規格的墓葬形式,進一步證明了專家此前的判斷,墓主人必定是舉足輕重的皇族成員。

隨後的發現讓專家們睜大了眼睛:厚厚的塵土掩蓋下,陪葬的器皿發出隱約的金色光芒。隨後,考古人員共清理出250多件各種陪葬品,有金器、玉器、銅器、漆器等。

在這些漆器上,專家發現了“大康七年”、“大康八年”、“十年”三個紀年,古代“太”與“大”時常通用,“太康”是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年號。墓主人與這位兩晉時期的開國皇帝,到底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推論墓主人可能是司馬氏

發現墓葬的臨沂一帶古稱琅琊,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80年,西晉皇帝司馬炎分封他的叔叔為琅琊王,此後在整個西晉時期,這一支皇室成員一直生活在臨沂一帶。專家分析,墓葬的主人必定與琅琊王有關。

讓專家感到興奮的是,被封琅琊王的這一支司馬氏皇族,命運與同樣生活在臨沂的王羲之家族息息相關。

公元317年,就在西晉王朝,被來自於北方的少數民族攻滅的一年之後,偏安臨沂的琅琊王司馬睿,在王氏家族的護佑下,渡過長江,在今天的南京建立了東晉王朝。

王羲之的祖父王導,就是輔助司馬睿登上皇位的東晉第一宰相。因為王氏家族在東晉政治中的巨大影響,王家的龐大勢力幾乎可以與東晉皇室平起平坐,當時在民間,曾經流傳“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由此可見,早在司馬睿任琅琊王時期,皇族司馬氏和王氏家族不僅關係密切,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接近,今天重新擴建後的王羲之故居,也許遠遠超出了當時的規模,把原本司馬氏家族的家族墓葬也涵蓋在內了。

種種證據都將墓主人指向了皇族司馬氏,那么墓室當中到底埋葬的是這一家族的誰呢?隨著墓室一點點被清理出來,接下來的發現,卻讓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遭遇了他們考古生涯中最為奇特詭異的景象……

三具幼兒骸骨

2003年5月8日,墓室外圍的陪葬品已經清理完畢,考古專家準備打開東西兩個墓室當中的棺木,此時,一系列讓人意想不到的發現接踵而來,墓葬的主人變得更加神秘而離奇。

專家在西側墓室里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棺槨,一具幼兒的骸骨奇蹟般地保存完好。棺木長2.3米,寬0.6米,東西向橫置於墓門口。專家推測棺木最初放置在龜背地面的頂端,數千年間墓室內的積水使棺木漂移到了現在的位置。

棺內的幼兒骨架頭東腳西,身材纖細矮小,從骨骼判斷,幼兒的頭骨上右側門齒乳牙已落,恆牙尚未完全長出,專家由此判斷,幼兒正處於換牙的階段,年齡頂多在五六歲的樣子。

在這個幼兒骨骼四周,散落著大大小小的陪葬品,依稀殘存的頭髮上,還插著兩枚金簪和兩枚金釵。

在幼兒骸骨的胸部清理出散落的43顆金珠子,這些串起來應該是佩戴在幼兒脖子上的金項鍊。

在這個幼兒骸骨的左右手腕上,還各戴一副金手鐲,手鐲附近散落著幾個金鈴鐺。

在死者交疊的雙手上共發現有11枚金指環。胸前放著金子和煤精石雕刻的小動物,用於穿線佩戴。

此外還有翠珠、帶鉤、帶扣等等,僅僅身上佩戴的飾品就已經極盡奢華。

可以說,這個五六歲就夭折了的兒童享受到了非同一般的厚愛。

考古隊員打開相鄰的東側墓室,讓人震驚不已的是,東墓室里竟然是更小的兩具木棺,一具東西橫置於墓門口,另一具斜置於墓室西北角,兩棺皆長1.2米,寬0.4米。棺木裡面兩具幼兒遺骸,大的不過兩歲,小的是個不足周歲的嬰兒。

按常理推測,三個幼兒不可能同時病死,而墓室中又沒發現二次下葬的痕跡,顯然三個人是同時下葬的,那么這些極有可能是源自於一次極不尋常的事故。

由於骨骼太過細小,一千多年來腐化嚴重,東墓室里的兩個幼兒只能隱約看出人形。幼兒遺骸的手腕上也都帶有金鐲,周圍散落著各式精美的陪葬器物。在這個規模龐大、建築考究的墓室中,埋葬的竟然只是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墓室和棺木中還擁有如此眾多的陪葬品,這在考古上是前所未聞的。

在挖掘過程中,西室中的隨葬品明顯比東室多,而且更為精緻、貴重。另外,西室死者身上佩戴的黃金製品遠多於東室兩個死者所佩總數。

很顯然,西墓室中那個五六歲的兒童,應該是這個墓葬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很可能就是琅琊王司馬氏的皇室成員。

由於死者年齡過小,骨骼發育不完全,醫學專家無法從骸骨準確判斷三人的性別。

原本指望打開石門就能破解的疑雲,不僅沒有消散,反而因為三個幼童的出現,而越加匪夷所思。奢華的陵墓和大批珍寶,陪葬的卻是夭折的幼童,離奇的墓葬背後,隱藏著1700年前那個古老的西晉皇室怎樣的秘密呢?

三具幼兒骸骨里,西墓室當中的那個年齡最大,專家推測其年齡在五六歲。

中國古代,死者不滿八歲被稱為無服之殤,按禮死後只以瓦棺裝斂,埋在園內就算了,不能按成人之禮埋葬。但這座墓葬不但規整,而且有著豐富而精美的陪葬品,墓主人的身份一定非同小可。

古墓中沒有二次下葬的痕跡,專家推測,三個孩子當中只有一個是真正的墓主人,而其他兩個則是給這位皇室王子陪葬的。

冥婚

從東西兩間墓室的格局來看,這明顯是一座雙墓室的合葬墓,在中國古代的喪葬習俗中,只有夫妻才能合葬。比如在漢代,漢晉時期,大約16歲女孩子就可以結婚。但這三個人加在一起都不夠16歲。

這讓專家想起一種詭異的古老習俗——冥婚。父母為還沒成年就死去的孩子找一個已死的異性合婚,兩家因此而成為“親家”,俗稱結陰親。

專家推測,這座詭異大墓的主人很可能是司馬家族夭折的王子,年幼的他通過冥婚取得了如此厚葬的權利。

在西墓室的一個角落,專家發現了隨葬的三把鐵刀,猜測西墓室中埋葬的可能是男性。

此時,有專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西室里的屍骨纖細矮小,發掘時有金鐲子、金指環仍套在上肢骨和手指骨上,更有金笄和金簪插在殘存頭髮上,顯然應該是個女孩。

在《太平御覽》中,專家找到了這樣的記載:“皇太子納妃有金釧兩雙。”由此專家推測西室中五六歲的幼童是個女孩,而金釧,也就是金鐲子,很可能是小小新娘嫁給王子成為王妃的實物證明。

《太平御覽》中還有這樣的記載,女孩幼年時出嫁必須佩戴金笄,西室女孩頭插金笄是以“成人禮”婚嫁的實物證明,而仍然套在女童手指骨上的十一枚金指環更是成婚時才有的信物。

按照男左女右的規矩,女孩葬在了西側墓室,那么小王妃為什麼會有本該男子使用的兵器呢?

在《晉書》中有明確記載:婦女可以佩戴兵器。這讓陪葬武器的疑惑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在剛剛打開墓室時,由於西側墓室的陪葬品不僅數量多,而且精美異常,曾經一度讓考古專家以為這位正在換牙的5歲孩子才是墓室主人。但是

現在看來,這個穿金戴銀的小姑娘,不過是司馬皇族為夭折的兒子娶的冥親。這位娃娃鬼新娘到底有著怎樣神秘的背景,竟能擁有比兩個皇室王子還多的陪葬品。

小小新娘,想必有著足以媲美皇室的顯赫身世,像個真正的王妃一樣,擁有皇室豐厚的聘禮和父母傾囊而出的陪嫁。

東墓室兩個王子中,誰才是她真正的夫君呢?

叔侄合葬

專家希望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找到蛛絲馬跡:公元317年,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定都南京後,封自己的兒子作了琅琊王,但不曾想這個只有18歲的兒子,於封王的當年就死了。

於是只能由孫子司馬安國繼承了爵位,但不曾想這個還未滿一歲的琅琊王也於次年死掉了。按規定分封的諸侯王死後必須埋在封地,專家推測,夭折的琅琊王司馬安國應該就葬在今天的臨沂。

幾個月後,皇帝最心愛的小兒子司馬煥身患重病,為了給他沖喜,皇帝封他做了新的琅琊王,誰曾想受封的當天,這位琅琊王司馬煥就病重而亡,死時不滿兩歲。

東墓室中的兩具幼兒屍骸,與《晉書》中記載的司馬煥與司馬安國極為吻合,而且兩位短命的琅琊王,死亡時間,前後相差不過幾個月。專家推測,東墓室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他們。

叔侄倆同葬一墓,即使是在平常人家也是極不尋常的事,更何況還是皇室貴族。出現這種不合禮儀的事情背後,有怎樣的原因呢?兩位先後夭折的王子中,誰才是這場冥婚中的小新郎呢?

真相

據《晉書》記載,皇帝司馬睿特別鍾愛兒子司馬煥。在其死後,不但營造陵園,而且為他娶了陰親,此事引起了臣屬的不滿。

有大臣上書指出“建造陵墓要花費琅琊國一年的國庫收入,實在是太浪費了”,批評的就是司馬煥的墓葬。

諫文中還提到:“開始時只是在山陵上草草安葬了司馬安國,後來才把他遷到小叔叔司馬煥的旁邊,將不同輩分的兩人埋葬在一起實在不合禮儀。”那么,皇帝司馬睿堅持這么做的動機又是什麼呢?

專家的推論揭開了三個兒童骸骨的關係,東墓室中室兩個夭折的王子,司馬煥和他的侄子司馬安國,而西墓室中的女孩,則是司馬煥娶的冥婚。

我們可以想像,晉元帝司馬睿在自己的兒孫接連夭折的打擊下,幾近崩潰的邊緣。這個軟弱的皇帝,朝政大事自己無法做主,但在如何安葬自己的愛子這件事上,他決定不顧臣子的激烈反對,堅持為夭折的王子司馬煥娶了冥親,並為他修建了豪華的陵墓。也許是為了讓兒子死後不再寂寞,他將原本薄葬的孫子與兒子葬在了同一墓室之中。

今天,發生在1700年前的皇室風雲已經消散,只剩下離奇的墓葬,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亂世中不尋常的一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