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西頭村

台西頭村村域面積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48.77畝,現該村現有居民308戶,人口1078人。

基本信息

台西頭村位於琅琊鎮人民政府駐地夏河城東南7.6公里,琅琊台東南麓。村域面積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48.77畝,林地面積1000畝。現該村現有居民308戶,人口1078人,外來人口較多。台西頭村倚山傍海,以漁業為主,村民主要從事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水產品加工等,2005年全村水產品總量達到3881噸。近幾年來,該村大力發展旅遊尤其是以家庭賓館、漁家宴、漁家樂為主的民俗旅遊。
據傳,明初肖姓從江蘇海州滄郎遷至於琅琊台東,立台東頭村。1962年部分村民遷此立村。因坐落在台東頭村西,故名台西頭。現該村現有居民308戶,人口1078人,以肖姓居民較多,丁姓、王姓、徐姓、夏姓、薛姓等居民較少。
區位優勢:
台西頭村相較於其他的村莊,擁有自己獨特的區位優勢,依託於其區位上的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特色產業。
1. 景區經濟。台西頭村前有琅琊港,後有琅琊台,近有齋堂島,形成了一山一港一島的旅遊線路。近年來,突出發展了景區經濟。全村共發展旅遊戶98戶,家庭旅館20多家,500個床位,旅遊酒店商店200多家,年旅遊經濟收入200多萬元。
“一山”是指徐福上書之台——琅琊台《山海經.海內東經》載:“琅琊台在渤海間,琅琊之東”。《越絕書》載:“勾踐徙琅琊起觀台,台周七里,以望東海。”《史記》載:“秦始皇於公元前219年首到琅琊台,“徙黔首三萬戶琅琊台下,復十二歲,築琅琊台。”“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這是徐福第一次在琅琊上書並獲得始皇帝準奏。
“一港”是指東渡啟航之港——琅琊港,《史記》在記載:始皇三十七年東巡是這樣說的,徐福在琅琊上書:“乃詐曰‘·······’自琅琊北至榮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並海西。”“自琅琊北至榮成山”說明秦始皇最後一次遣徐福入海求仙藥的啟航港還是琅琊港。
“一島”是指在琅琊台南有一個琅琊灣,琅琊灣中有兩座小島,一座是齋堂島,一座是沐官島。齋堂島,《諸城縣誌.山川考》是這樣記載的:“島在琅琊台東南十里。······島南北褒五里,廣二里,距西北海岸十五里。······出入必以舟。地肥腴,多萑荻,亦宜五穀,又產海棗、紫竹、黃精、耐冬花。始皇登琅琊時,侍從齋戒於次,故以之名島。島可容船百來只。”清乾隆版《諸城縣誌》載:“島上有古齋堂,為秦始皇侍從齋戒處,故名齋堂島。
2. 海區經濟。依託漫長的海岸線,台西頭村大力發展捕撈,海產品養殖,近年來海區經濟發展迅速,形成了外海捕撈,遠海網箱養殖,近海海產品養殖的海洋立體組合生產結構,年漁業生產產值達上千萬餘元。同時,大力發展海產品的初加工,形成了育苗,養殖,初加工一體化的海區經營模式,吸引大批外來就業人員。
3. 港區經濟。台西頭村依託於琅琊港發展港區經濟。琅琊港自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是我國五大港口之一,也是我國陸上交通和海上交通的重要樞紐,是我國與朝鮮、韓國、日本等國各種物資吐納集散之地,更是船舶活動的根據地,在航運交通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琅琊港現在也是琅琊鎮的第一大漁港,依託海港形成了配套的服務產業,水產品加工產業等。帶動了製冰,網具維修,漁船物資供給,海產品初加工等服務業的發展。
4. 軟體。榮獲了“省級衛生村莊”、青島市和膠南市“十佳文明村莊”、“青島市文明村莊標兵”等稱號,於2004年被青島市確定為20個小康示範村之一,2005年被膠南市委市政府確定為50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是膠南市爭創“五個好”帶頭黨支部和青島市民主法制示範村、琅琊鎮三個文明建設樣板村,村民綜合素質較高。這些都為台西頭村的招商引資提供了良好的內部軟體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