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台基廠社區常住居民1895戶,人口總數5710人,民族有漢、蒙、回、苗、朝鮮、白、土家族等。其中男2607人、女3103人、育齡婦女3200人;60歲以上老人1260人;低保人員為22人,待崗人員為200人,外來務工人員為1120人,殘疾人員為55人。
社區建於2000年,因地理位置得名。現社區2000年由台基廠社區、經貿部社區、外交部社區等1個社區合併而成。社區黨支部(黨總支、黨委)成立於2000年,2009年有黨員153名,下設3個黨小組(支部)。社區居委會成立於2000年,2009年下設23個居民小組,有居民代表71名。社區內有樓房38棟,16個樓門,平房1處。分為商務部宿舍院、北京醫院宿舍院、社科賓館宿舍院、空軍干休所宿舍院、市總工會宿舍院、外交部宿舍院、北空後宿舍院。居民為各宿舍院的的幹部職工、家屬以及離退休幹部。
社區有活動場1處,健身園1個。還有溫馨家園1處等。社區有文明市民學校、歌詠隊、英語班、書畫班、老年詩社等。社區內現有單位44個。主要有2個部級、2個局級、1個處級、29個公司、1個超市、3個賓館、1個飯店、1個幼稚園、1個國小等。社區曾居住過彭真等人。有國家級文物古蹟3處、市級文物古蹟1處。社區特點國家機關退休人員多、局級幹部多、老年型社區。2001年以來曾獲得市、區級榮譽稱號30餘次。
社區工作
台基廠社區堅持每月一次社區工作者政治、業務學習。成立了社區志願者隊伍,有義務巡邏隊、義務護綠隊、義務宣傳隊等,社區黨員參與社區活動率超過85%。 社區有文化團體,下轄3支社區文體骨幹隊伍,包括腰鼓隊、興趣愛好小組、高蹺獅子隊等,豐富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社區通過開展多種形式,多層次的民眾性文化活動,凝聚社區民心,引導社區民眾追求高尚道德和文明行為社區本著“管理並舉,重在服務”的原則,社區積極拓展服務功能,現有55平方米左右的社區服務站,開設便民利民的腳踏車維修、家政服務、家電修理、美發、補鞋等為民服務攤點10個。全年開展志願者大型活動4次,如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黨員為民服務活動、助殘日為民服務活動等等。特別重視對社區孤寡老人、殘疾人、優撫對象、特困戶和確有困難的統戰對象的服務,經常走訪他們,盡一切所能為其解決實際困難.每逢重大節日,社區對優撫、特困對象或高齡老人進行上門慰問,全年慰問活動已達2次以上,慰問人數100多人。我們還積極發動全社區居民奉獻愛心,互幫互助,在社區內進行結對幫困,幫撫率達100%,通過一系列的優撫幫困活動,讓每一位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將服務型社區貫穿於其他各項工作中,使社區居民有口皆碑,充分體現新時代、新形勢下的社區水平,真正實現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
經濟狀況
台基廠社區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8萬元,占總收入的27.8%;畜牧業收入128萬元,占總收入的2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0頭,肉牛22頭,肉羊100頭);林業收入66萬元,占總收入的11%;第二、三產業收入26.1萬元,占總收入的4.3%;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169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社區外出務工收入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1人(占勞動力的23.3%),在省內務工106人,到省外務工335人。
社區服務
隨著城市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區黨組織服務居民民眾的工作範圍逐漸增多,社區黨組織已經成為凝聚人心、服務民眾、維護穩定和構建和諧的主陣地。台基廠社區黨工委按照市、區紀委的部署,在市檢察院和市社保局等部門幫扶下,投入資金20餘萬元,對北平社區、北安社區和北順社區辦公用房進行了維修改造,成立了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務台”,設立就業、計生、殘聯、低保、民政、司法六個服務視窗,安裝了惠民政策查詢機,實現了“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和一次性辦結”,使社區黨務、政務、居務、辦事和惠民政策在“陽光”下操作,在“陽光”下運行。既方便居民民眾辦事,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又提高了社區黨組織服務居民民眾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