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漢語辭彙]

叫板[漢語辭彙]

戲曲中把道白的最後一句節奏化,以便引入到下面的唱腔上去。用動作規定下面唱段的節奏也叫叫板;現多指滋事挑釁,不服挑戰一類的事。

基本信息

釋義

【注音】:jiàobǎn
【詞語】:叫板
【解釋】:戲曲中把道白的最後一句節奏化,以便引入到下面的唱腔上去。用動作規定下面唱段的節奏也叫叫板。
[torhythmizetheendofaspokenpartinanopera]

方言

北京方言,可理解為向某人發起挑戰或是和某人較勁,例如:就憑他,也敢和我叫板?

叫板叫板

民間遊戲

民間有個遊戲叫骨牌,4個人打的,當一個人沒錢時,還可以打多一次,這時那個沒錢的人就會拍一下桌子,並且這次是由他說話,這是民間的叫板(這個遊戲在很多地方不是賭博的,賭博時就沒有這個叫板了)。

新義淺說作者

顧正龍近幾年來,“叫板”一詞成為備受報刊網路青睞的對象,不僅在文章里大量出現,標題中也常常使用。例如:1.前蘇聯是惟一一個敢和美國叫板的超級大國。(《中國青年報》2006.5.4)2.蔡駿新作《蝴蝶公墓》叫板史蒂芬·金。(《北京娛樂信報》2007.1.15)這裡的“叫板”是什麼意思?其起源又在哪裡?翻閱相關資料,筆者發現:原來“叫板”是戲曲演唱時的一種獨有的傳統程式,指演員用一種規定的叫法向司鼓示意所唱的板式,隨即按需起板式接唱或起動作銅器。“板”指代鑼鼓點。“叫板”除了叫起板式的意義外,又有戲劇和音樂上的意義,從而用來達到一定的戲劇效果。它又可分為“虛字叫板”和“有字叫板”。“虛字叫板”指用虛字並加重語氣來拖長腔音以達到所需的板式;“有字叫板”則是指用一定規範的較強鏇律演唱並加入詞字來達到所需的板式。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辭彙作為語言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其意義也在悄然發生改變。“叫板”一詞由一個專指戲劇程式的辭彙漸漸走入到人們的視野中。請看如下幾例:3.民營書店叫板新華書店,書市孕育資本風暴。(《新聞晨報》2002.8.17)4.上海交通大學一女教師開部落格叫板“芙蓉”。(《上海青年報》2005.8.3)5.服務錄音錄像發到網上,消費者使新招叫板商家。(《新民晚報》2006.10.16)6.趙本山和央視叫板,可能無緣2007春晚。(《王國網》2006.12.31)7.麥迪弧頂射箭砍翻老東家,魔術命中率低難叫板火箭。(《北京青年報》2007.2.26)以上五例中,“叫板”均為動詞,意義明顯與其起源有較大區別。查閱《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6月版)有兩個義項:(1)戲曲中把道白的最後一句節奏化,以便引入到下面的唱腔上去。用動作規定的下面唱段的節奏也叫叫板。(2)對別人進行挑釁或挑戰。查《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研社、語文出版社,2005年7月版)“叫板”也有“叫陣,挑釁”一義項。如:你敢跟我叫板,我奉陪到底。兩種釋義詞性均是動詞,從感情色彩上說是中性詞。以上所舉例子“叫板”均取第二個義項。事實上,“叫板”是個土生土長的辭彙,原先流傳於京津一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其由廣泛的口語化趨向口語與書面語的流行,不過變化後的意義單一,較易掌握。其使用的範圍擴大,又是建立在對原義的引申與發展的基礎上的,從詞義上看,“叫板”有喊叫的意味,而且是有所示意。久而久之,原來的喊叫裡面便加入了挑戰的意思,造就了詞的新義。同時,“叫板”一詞由專業術語衍化而來,而對專業辭彙進行引進和吸收,擴大豐富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辭彙寶庫,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符合語言不斷發展的趨勢。總之,“叫板”一詞的使用已較為普遍,並有壓倒“挑戰”、“叫陣”、“挑釁”等常用詞語的勢頭。這除了迎合了人們趨新立異的心理之外,還應該歸功於網路媒體的飛速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