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中的春神
芒神,又名句芒、木神、春神,是主宰草木和各種生命生長之神,也是主宰農業生產之神。
在先秦文獻中有不少關於芒神的記載。《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
《禮記·月令》:“其帝大眸。其神勾芒。”鄭玄注日:“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為木官。”朱嘉註:“大白皋伏犧,木德之君。句芒,少眸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聖神繼天立極,先有功德於民,故後王於春祀之。”
最初的芒神似乎與鳥圖騰有關,據有關專家推測,可能是一種區域性的氏族神。這種圖騰既是該氏族的源頭,也是他們的保護神,當然也主宰萬物生長,農業豐收。
《山海經·海外東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郭璞註:“木神也,方面素服。”這就是芒神為人首鳥身、騎龍的形象。
《淮南子·時則訓》:“東方之極,自竭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皞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眸、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
在有些芒神形象中,還持規矩,主春事。如果說最早的芒神是人獸化的鳥首人身形象,那么後來就擬人化了,芒神是一個男人形象,在民間年畫中,則成了二個笑眯眯的赤腳男孩的形象。
春神為青帝說,緣起極其複雜。其原型為古代的帝王太昊。相傳,在春秋時期,對他的祭祀就很成規模了。是中華民族從原始狀態步入文明時代的探路人。或許太昊因其功勳而名聲顯赫,或許因其名聲顯赫而被人們神話為主管東方的天帝。陰陽學說流行後,又因東方主青色,行春令,東方天帝又稱為青帝,而青帝又被稱為主管春天的神。
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帝的說法又有了演化,戰國成書的《周禮天官大宰》記有“祀五帝”的說法。兩漢緯書《河圖》記載:“東方青帝靈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黃帝含樞紐,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葉光紀,水帝也”。此時,青帝的名稱叫“靈威仰”,或許是一種稱號。而道教出現後,對緯書之五帝略加修飾而成五方五老。南北朝時流行的《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卷上說:“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號曰蒼帝,姓閻諱開明,字靈威仰。這時,青帝不僅有姓,有名,而“靈威仰”又成為他的“字”。
相傳,句芒又稱勾芒、木正、木帝,是管理農事之神。對句芒神的祭祀,遠在周朝時就有,那時設有東堂,年年舉行迎春儀式,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
此外,也有春神為太昊、句芒合二而一說。民間流傳,太昊做了東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屬神。他們兩人共同管理著東方青土樹木的原野一萬二千里,共同為春天的神明。此種說法,與上述《尚書洪範》記載的,“帝太皞神句芒司之”也許並不矛盾。古代文獻無標點,或許可斷句為“帝太皞、神句芒司之”。如此,理解為帝太皞與後期的伏羲與神句芒共同司春,也未嘗不可。太昊或為主神,句芒或為其下屬之神。這也與傳說中太皞主管東方,句芒為草木神、生命神的說法相吻合。
文獻記載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春神又是誰人呢?答曰:句(讀勾,gōu)芒是也。有史以來的兩千多年間,春神句芒不僅存身於文獻中,而且出現在迎春儀式中。從散亂的文獻記載中,復原春神句芒的形象,解析其文化意蘊,是一項迫切而有意義的事。
關於春神句芒的身世,文獻中多有記載。
《呂氏春秋·孟春》
《呂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誘註:“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為木官之神。”
《禮記.月令》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
《禮記·月令》:“其帝大白皋,其神句芒。”鄭玄注曰:“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為木官。”朱熹注曰:“大白皋伏犧,木德之君。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聖神繼天立極,先有功德於民,故後王於春祀之。”
《墨子·明鬼下》
《墨子·明鬼下》說︰從前秦穆公,中什在祖廟裏,看見有神進入廟門,向左面走,鳥身,臉是方的。秦穆公嚇得逃跑。神說︰「不用怕,上帝因你有德行,給你報賞,派我賜你十九年壽命,使你的國家興盛,多子孫,不會失掉秦國。」秦穆公再拜叩頭,說︰「敢問大神名字。」答道︰「我是句芒。」
句芒手裡拿了一個圓規,和東方天帝太昊共同管理著春天。這句芒,是人的臉,鳥的身子,臉是方墩墩的,穿一件白顏色衣裳,駕了兩條龍。據說,他本來是五行古天神之一,漢代後被人們和西方天帝的兒子“重”聯繫起來。人們叫他“句芒”,意思就是說,春天草木生長,是彎彎曲曲、角角叉叉的,“句芒”兩個字就做了春天和生命的象徵。據說,春秋時候,秦穆公是個賢王,能夠任用賢臣,曾經拿了五張羊皮把百里奚從楚國人手裡贖回來,委託他擔當了國家的重任;又能厚愛百姓,曾經赦免了三百個把他逃跑的好馬殺來吃的歧下野人,後來這班人感念他的恩德,幫助他打敗了晉國的軍隊,俘虜了晉國的國君夷吾;天地因為他有這些好德行,便叫木神兼春神的句芒給他添加了十九年的壽命。
這些記載告訴我們:句芒是少白皋之子,是木官之神,是春之神。而從字形來看,“句芒”的“句”字,像一個剛剛萌芽出土的小嫩芽,頭是勾著的,而“芒”字則是那些毛茸茸毛刺。這不也是生育和生長之象嗎?
句芒形象
句芒的形象若何?據材料,春神句芒的原始形象,是鳥身人面。《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句芒之鳥身人面,說明居住在東方的大白皋部族,原本是一個以鳥為圖騰信仰的部族,而句芒神也許就是該部族的圖騰神。春神句芒是女性,亦或男性?沒有材料可以說明。但神話中的大白皋部族,已經是個男權部族社會了。還有材料說,句芒神的臉是四方形的。後世的句芒圖,因受神話歷史化和男權社會的影響,除了頭頂上還保留著一些被稱為“芒”的毛髮而外,幾乎完全變成了一個古代朝臣的形象。
句芒演變
唐代詩人閻朝隱有詩曰:“句芒人面乘兩龍,道是春神衛九重。”(《全唐詩》卷六十九)在歷代的迎春祭祀活動中,句芒也是一個屢屢登場的角色。據“歲時記”的記載,立春前一日,各級官府的屬員們率隊到東郊舉行鞭土牛、迎春儀式時,句芒總是隨其左右,有時還手執彩鞭。至於他所站立的位置,要根據五行的乾支而定。這種儀式中的句芒,一般不再是句芒,而被喚作“芒神”。芒神,既是春神,又兼有穀神的職能。一年的農事,甚至也在他的掌握和安排之中了。
由於民族、地域、神系的不同,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春神不獨句芒一位,還有簡狄。不過,簡狄屬於殷人神話中的角色。與句芒不同的是,她是一位女神。已故神話學家丁山認為:“簡狄即愛神,亦即春神。春風時至,草木皆蘇,春神有促進生殖的能力,也就被大眾重視為生殖大神了。簡狄神格,頗似埃及古代的埃西。”
《楚辭》中的東君,也被認為是楚國的春神。宋代詞人李邴《漢宮春》:“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卻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也勉可作一家之言吧。
春神句芒
中國自古就有春神崇拜的觀念,也沿襲許多迎春、祭春的習俗,但有關春神的神話傳說卻眾說紛紜。或說春神為青帝,或說春神為句芒,或說二者合而為一。也許原始崇拜與宗教混合,衍化出春神的種種稱謂。
春神為青帝說,緣起極其複雜。其原型為古代的帝王太昊。相傳,在春秋時期,對他的祭祀就很成規模了。是中華民族從原始狀態步入文明時代的探路人。或許太昊因其功勳而名聲顯赫,或許因其名聲顯赫而被人們神話為主管東方的天帝。陰陽學說流行後,又因東方主青色,行春令,東方天帝又稱為青帝,而青帝又被稱為主管春天的神。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帝的說法又有了演化,戰國成書的《周禮天官大宰》記有“祀五帝”的說法。兩漢緯書《河圖》記載:“東方青帝靈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黃帝含樞紐,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葉光紀,水帝也”。此時,青帝的名稱叫“靈威仰”,或許是一種稱號。而道教出現後,對緯書之五帝略加修飾而成五方五老。南北朝時流行的《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卷上說:“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號曰蒼帝,姓閻諱開明,字靈威仰。這時,青帝不僅有姓,有名,而“靈威仰”又成為他的“字”。
相傳,句芒又稱勾芒、木正、木帝,是管理農事之神。對句芒神的祭祀,遠在周朝時就有,那時設有東堂,年年舉行迎春儀式,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
此外,也有春神為太昊、句芒合二而一說。民間流傳,太昊做了東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屬神。他們兩人共同管理著東方青土樹木的原野一萬二千里,共同為春天的神明。此種說法,與上述《尚書洪範》記載的,“帝太皞神句芒司之”也許並不矛盾。古代文獻無標點,或許可斷句為“帝太皞、神句芒司之”。如此,理解為帝太皞與後期的伏羲與神句芒共同司春,也未嘗不可。太昊或為主神,句芒或為其下屬之神。這也與傳說中太昊主管東方,句芒為草木神、生命神的說法相吻合。
梧桐祖殿
梧桐祖殿中,供奉的是中周的木神(春神)句(讀gōu)芒。句芒原是東方天帝太昊的屬神。他,人臉、鳥身、穿白衣、駕兩條飛龍,手裡拿著一個圓規,管理春天萬物的生長。春秋時,秦穆公有德行,天帝句芒給他添了十九年的壽命。梧桐祖殿作為供奉木神(春神)的專門寺廟,在浙西及至全國仍屬罕見。衢州民間將祭祀木神(春神)的場所和儀式,以天文節氣為計時方法保存下來,這是衢州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立春為梧桐祖殿祀春神句芒的廟會。迎春廟會舉行得極為隆重,敲鑼打鼓,熱鬧尋常。
立春為梧桐祖殿祭春神句芒的廟會,民間俗稱“年大不如春大”,所以迎春廟會舉行的極為隆重,迎春廟會習俗有迎春、探春、插春、迎春牛等。
迎春儀式:在交春時刻前,主殿開門迎春,殿前置桌,桌披寫有“迎春接福”字樣的紅紙(錦),桌子中間放一飯甑,盛得尖滿,甑後置一杯清茶,左右放置香爐,燭台,青菜,梅花,松柏,竹枝,象徵潔淨、長青和富足。交春時刻,鳴放鞭炮(三眼統)梵香行祭禮迎春。
舊時衢州有立春踏春之習俗,市民趕到廟源梧桐祖殿,祭拜春神,感受春光,謂之“探春”。採集冬青樹枝、松柏及野菜,謂之“采春”。將採集的松枝、翠竹、各種樹枝插在門上,謂之“插春”。早餐和午餐必須吃青菜,謂之“嘗青”。將柳枝、竹枝編成環狀帶在小孩頭上,以為能保四季清健,謂之“帶春”。
廟會儀式中還有迎春牛之俗。取竹篾紮成牛形,糊以彩紙,腳下裝小輪,謂之“春牛”,人們給春牛披紅掛綠,一乞丐扮成牧牛太歲,迎春祭畢,牽著牛遊行。執旗者敲鑼打鼓,熱鬧尋常。
國外傳說
世界上的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春神及其神話。埃及古代神話中的春神叫埃西。她是大地之神、穀神奧賽烈斯的妻子。奧賽烈斯每年冬天要死去,待到春天,其妻埃西帶來一陣和風,他便復活了。希臘古代神話中的春神叫塔羅,她也是荷賴女神之一,有時也屬於美惠女神之中。通常認為她是太陽神赫利俄斯與月女神塞勒涅的女兒。她的歷史很悠久,早期是雅典地區供奉的兩位美惠女神之一。塔羅作為春季的女神,使植物繁榮、青枝萌芽,雅典地區的人民也將塔羅作為政治誓言的女神。
句芒與扶桑國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神話不是僅僅憑空想像,而是一段口口相傳漸漸模糊的歷史。對於扶桑國究竟深處何地至今仍是一個謎團,但是有人認為墨西哥的可能性更高,而在南美洲蓋亞那附近曾有一個落後的母系氏族社會——亞馬遜。而這個國家恰恰是在墨西哥的東南方,與《梁書》所記載一致。當時的美洲居民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服飾重要裝飾正是鳥的羽毛。所以,句芒可能是上古時代遷徙的一支,詳見印第安人種說。
古詩贈句
年代作者:唐·李商隱
體裁:七絕
內容:
佳期不定春期賒,春物夭閼興咨嗟。
願得句芒索青女,不教容易損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