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古風
周穆八荒意,漢皇萬乘尊⑴。
淫樂心不極⑵,雄豪安足論。
西海宴王母,北宮邀上元⑶。
瑤水聞遺歌,玉杯竟空言⑷。
靈跡成蔓草⑸,徒悲千載魂。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⑴“周穆”二句:《列子·周穆王》:周穆王肆意遠遊,命駕八駿乘,驅馳千里,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無音樂伴奏而歌),王和之,其辭哀焉(對原文引用有刪節)。《史記·封禪書》:今上(漢武帝)即位,尤敬鬼神之事。此二句在修辭上為互文對舉,意謂周穆王、漢武帝位極萬乘之尊,皆有八荒遊樂之意。
⑵淫樂:過度逸樂。
⑶上元:即上元夫人,女仙名。《漢武帝內傳》中說漢武帝曾接見過她。北宮,漢宮名。《漢書·郊祀志》上:(武帝)又置壽宮。北宮,張羽旗,設共具,以禮神君。
⑷“瑤池”二句:總謂周穆王、漢武帝求仙訪道,均屬荒誕不經。瑤水,即瑤池。聞遺歌,即注⑴中“西王母謂王謠”。玉杯,《三輔黃圖》廟記: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處。上有承露盤,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雲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⑸“靈跡”句:謂神仙蹤跡湮沒於蔓草。
周穆王喜歡車駕八匹馬,四處遊玩,在西海瑤池旁與王母娘娘訴衷腸。
漢武帝也以萬乘之尊在北宮與上元夫人笑談,她可是掌管十萬仙女的主管。
他們都是風流的帝王,沒有限制的淫亂,豪雄根本不在心上。
歡樂的歌聲至今仍然迴響在瑤池旁,飲酒的玉杯只盛滿了空響。
所有的遺蹟都被荒草埋藏,悠悠的千年遊魂又飄向何方?怎不令人悲傷?
作品評析
李白《古風》組詩共五十九首,這是其中的第四十三首。周穆王作客西王母,屬神話傳說。漢武帝敬鬼神,信巫蠱,卻屬史實,且達到了極致,並由此產生了一連串的笑話和悲劇。“徒悲千載魂”是對其荒誕行徑的徹底否定。
李白借周穆王與漢武帝這兩位典型的風流好仙的帝王為題材,矛頭直指唐玄宗在天寶(742—756)年間風流好仙的奢侈生活。詩人指出:不管生前如何輝煌,死後總是夢幻一場,還可能留下千古罵名,供後人感嘆。從詩中的類比來看,此詩應該是賜金放還以後所作。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傳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