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西安教育史

一、西安教育的內涵 二、西安教育的範圍 二、學校教育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3月1日)
精裝: 330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7121076
條形碼: 9787807121077
尺寸: 20.4 x 14.2 x 2.2 cm
重量: 481 g

內容簡介

《古都西安》這套大型叢書,是想讓人們對西安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夠觸摸到西安的歷史脈絡和文化特徵,感受到它的靈魂,讓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叢書按照從古至今、全面系統的原則分篇編排。每篇或按時序,或分類論述,但總的體例大致劃一,以求系統、準確、全面而又有重點地介紹西安。叢書在保證學術水準的前提下,儘可能為更廣泛的讀者所接受,使史學走向大眾,更具有嚴謹的科學性、淵博的知識性和藝術感召力。
“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古都西安就像一部活的史書,一幕幕、一頁頁記錄下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古都西安見證了“文景之治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鼎盛輝煌,然而,往日這個帝王們希冀長治久安、長久平安的長安城也幾度衰落,數遭兵燹,令人扼腕地一度衰落了。
本書為“古都西安”大型叢書之一,論述了西安教育史的有關知識,立體全景地展現西安歷史,使史學走向大眾,更具有嚴謹的科學性、淵博的知識性和藝術感召力。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西安教育的內涵與範圍
一、西安教育的內涵
二、西安教育的範圍
第二節 研究西安教育的原則與意義
一、研究西安教育的原則
二、研究西安教育的意義
第一章 原始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最早的人類教育
一、藍田人的原始教育活動
二、半坡人的教育活動
第二節 教育場所與原始文字的雛形
一、最早的中國教育場所
二、“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
第三節 生產、生活經驗的理性化和藝術教育
一、生產、生活經驗的理性化
二、藝術教育的發展
第四節 對西安原始教育有貢獻的人物
一、倉頡造字的功績
二、后稷教稼的偉業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西周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西周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歷史基礎
二、文教政策
第二節 豐鎬官學的設定
一、國小的設定
二、高等學府的創立
第三節豐鎬官學的性質
一、辟雍性質的分析
二、尚武教育的原因
第四節 豐鎬官學的管理制度
一、教育行政制度
二、大學教學制度
三、視學考試制度
四、獎勵懲罰制度
第五節 教育科目與內容
一、禮樂之教
二、射御之教
三、書數之教
第六節 教育途徑與方法
一、模仿、演習和由做中學
二、解說、訓誨和啟發誘導
三、獎懲、幫助和教育引導
四、循序、因材和分別施教
第七節 周公旦在西安教育上的創設
一、生平業績
二、主要教育創設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秦代的教育
第一節 秦代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歷史基礎
二、文教政策
第二節 “以吏為師”的官學制度
一、學室制度
二、吏師與弟子
第三節 官學的學習內容與教材
一、學書識字
二、明習法令
三、教材類型
四、考試管理
第四節 “百家之學”的興盛
一、焚書前的私學流派
二、焚書後的私學種類
第五節 人才培養的形式與途徑
一、豐富的教育形式
二、多樣的教育途徑
第六節 關於焚書、坑儒問題
一、焚書的來龍去脈
二、坑儒的是是非非
第七節 對秦代西安教育有貢獻的人物
一、商鞅
二、李斯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漢代的教育
第一節 漢代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歷史基礎
二、文教政策
三、經學教育
第二節 漢長安城官學的發展與太學的創建
一、官學的發展
二、太學遺址考
三、太學博士與弟子
四、漢太學的地位
第三節 太學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一、太學的教學內容及其特點
二、太學的教學方法及其類型
第四節 太學的學習制度與考試制度
一、太學的學習制度
二、太學的考試制度
第五節 漢長安城私學的發展
一、國小階段——書館
二、專經階段——經館
三、東漢私學的興盛及其原因
第六節 社會教育的開展與圖書館的創建
一、社會教育的開展
二、圖書館的創建
三、漢長安城圖書館的學術地位¨
第七節 對漢代西安教育有貢獻的人物
一、董仲舒
二、揚雄
三、劉向
四、馬融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歷史基礎
二、學校教育
第二節 京兆官學的演變
一、曹魏時期的京兆官學
二、兩晉時期的京兆官學
三、北朝時期的京兆官學
第三節 京兆私學的發展和興盛
一、著名學者任私學教師
二、廣泛的教學內容與生徒來源
三、較大的發展規模
第四節 家學與門第教育
一、傅氏家族的敬德務實教育
二、杜氏家族的倫理道德教育
三、顏氏家族的經學與氣節教育
第五節 前秦、北魏的“漢化”政策與改革措施
一、“漢化”政策的確立
二、“漢化”的改革措施
第六節 京兆地區的佛教及其教育
一、佛教興盛的原因
二、佛教教育的特點
第七節 魏晉時期京兆地區著名教育家——傅玄
一、生平業績
二、教育活動與思想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唐代的教育
第一節 唐代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歷史基礎
二、文教政策及其演變
第二節 中央官學在長安的設定與類型
一、儒學教育系統
二、實科教育系統
三、專業教育系統
第三節 官學的管理制度及措施
一、管理機構與人員
二、生員入學資格
三、教師管理制度
四、學生管理制度
五、課程設定與教學計畫
第四節 長安私學的形式與內容
一、書院教學
二、聚徒講學
三、家學傳授
第五節 長安的科技教育與職業訓練
一、太史局中天文曆法工作者的培養
二、國子監的算學專業教育
三、太醫署的醫藥專業教育
四、手工業作坊中藝徒的職業培訓
第六節 地方及鄉村學校的普及
一、州、縣學的設立
二、鄉村學校的出現
三、地方及鄉村學校的教學內容
四、地方與鄉村學校發展的原因
第七節 長安教育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一、將自身的優秀文化傳授給他國
二、敏於吸收外國先進文化
第八節 科舉制與長安地區的人才
一、科舉制的創立與完善
二、科舉制對長安地區教育與人才的影響
第九節 對唐代長安教育有貢獻的人物
一、李世民
二、張九齡
三、韋述
四、韓愈
五、李翱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北宋、金、元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北宋、金、元時期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歷史基礎
二、文教政策
第二節 府、縣學的設定與管理
一、官學發展沿革
二、官學管理制度
第三節 元代安西路的社學
一、社學設定的原因
二、社學設定狀況與特點
第四節 書院的形成與發展
一、書院興盛的原因
二、書院的創建與教學特徵
三、書院的組織管理
第五節 私學的特點與教學、教材
一、私學的基本特點
二、蒙學教學的內容及其經驗
三、蒙學教材的類別與編寫
第六節 藍田《呂氏鄉約》及其社會教育價值
一、《呂氏鄉約》的主要內容
二、《呂氏鄉約》的社會教育價值
第七節 宋、金、元時期西安地區著名的教育家一張載
一、家世
二、生平與教育活動
本章小結
第八章 明清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明清時期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歷史基礎
二、文教政策
第二節 西安府、縣學的演變
一、官學發展沿革
二、官學管理體制
三、官學課程內容
四、官學生員管理
五、學官考核制度
第三節 西安社學的發展
一、明代社學的設立
二、社學的教育內容
三、清代的社學
第四節 西安書院的變革
一、明代的西安書院
二、清代的西安書院
第五節 關中書院及其學風特點
一、關中書院的沿革
二、關中書院講會制度及其特點
三、關中書院後期狀況
第六節 西安私學及其形式和內容
一、私學的層次與主要形式一
二、私學教學內容的發展
第七節 明清西安地區著名教育家
一、呂榕
二、馮從吾
三、王徵
四、李顧
五、賀瑞麟
本章小結
第九章 清末、民國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清末、民國時期西安近代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洋務運動與西安教育
二、戊戌維新與西安教育
三、清末“新政”與西安教育
四、辛亥革命與西安教育
五、民國政府與西安教育
第二節 西安近代國小教育的創建
一、清末西安國小教育的建設
二、民國時期西安的國小教育
三、社會名流與民眾的捐資興學
第三節 西安近代中學教育的設立
一、清末西安的中等教育
二、民國時期西安的中等教育
第四節 西安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生
一、清末西安的高等教育
二、民國時期西安的高等教育
第五節 西安近代師範教育的發展
一、清末西安的師範教育
二、民國時期西安的師範教育
第六節 西安近代職業教育的崛起
一、清末西安的職業教育
二、民國時期西安的職業教育
第七節 清末、民國時期西安地區著名教育家
一、劉古愚
二、牛兆濂
三、李儀祉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