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石城

古石城

古石城,位於陽朔縣葡萄鎮小沖嵅村,建於高山峻岭間,方圓近10平方公里,有東西南北城門四座,原有小城門24座,現保存小城門18座,原有點將台、中軍寨,現存遺址。古石城下有古廟四座,現存兩座。

基本信息

建築格局

古石城古石城
登完一段陡峭而又彎曲的石板路,古石城的西門陡然出現眼前。城門夾於兩座高山之間,全部用四五百斤重的大青石壘砌而成。該城門分外門和內門,縱深3.5米。外門呈拱狀,高2.4米,寬1.6米;而內門是平頂,呈橋板狀,比外門高出0.3米,寬出0.4米,頂部用兩塊大石板平鋪,其中一塊長4米,寬1.1米,厚0.4米,牢牢頂著上方的大青石,歷經歲月洗禮,毫無裂縫,據悉此乃當地最為寬大堅硬的一塊石頭。此外,內門的左邊、右邊、上方各鑿有2個石槽,石槽最寬處約8厘米,深達15厘米,據說,在古代,其主要用於架設粗圓木,封閉城門,以抵禦入侵者。古城門兩側的城牆高約4米,延伸至山巒險峻處,便戛然而止,儼然一處軍事要塞。如今,古城門灌木叢生,芳草萋萋,苔蕨斑駁,給人濃重的歷史滄桑感。
雄偉的要數東門,東門乃四門之首,門高3.28米,寬2.92米,門洞縱深4.62米.東門矗立兩山肩上,地勢更為險峻,古道台階順坡而下,兩旁高山直插雲端,山面懸崖絕壁,城牆如龍蛇擺陣,向兩邊山峰攀緣,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據當地老人介紹,1944年日本鬼子到了對面的村莊,見城門居高臨下,雄奇險峻,望而生畏,不敢前移。村民每每談及此事,津津樂道,引以為豪。
據75歲的村民廖祖誠老人介紹,南門、北門以及其他大小城門,建築形狀跟西門、東門大致相同,最遠的城門,需攀爬山嶺1個小時方可到達。可惜的是,大多數城門已遭毀壞。
石頭城建於山嶺之上,依山傍水,兩邊各建有18級石階,不過有一邊已經被水沖毀。泥磚圍又建在石頭城上,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樓高三層,正視東方,懷攬日出,氣勢非凡。廖屋村整個地基、街道、廣場均為石頭堆砌,圍內有石桌、石凳、石磨、石缸、石盆、石灶等許多石制生活用品,好一個石頭的海洋!其中還有各類充滿神秘色彩的石頭,被當地村民稱為“八大奇石”,分別為天書石、蚊公石、白獅石、蟹眼石、葫蘆石、治病石、神台石、繡球石。

傳說

據當地村民介紹,關於古石城的傳說有二。一為石城建於清朝鹹豐年間,為附近山民避亂所用。另一為石城建於明朝年間,為靖江王府的一個附屬建築,是王府屯軍、屯糧的要地。從古石城的建築風格和建築文化推測,後者較為可靠,因為古石城的城門、城牆的設計均與桂林靖江王城的建築風格較為相似。由於沒有史料可考,其建城原因仍是一個尚待揭開的謎。

附近村落

古石城古石城
走過西城門,再走20分鐘的山路,便可到達被城郭包圍的小沖嵅村。村子坐落在一個面積約200畝的山坳之中,四面群巒疊嶂,鳥兒鳴翠,景致迷人,意境幽雅。村子現有20戶人家100多人,全都姓廖,已在此棲居400多年。村民居住的房屋統一按坐北朝南的方位修建,牆體全用平整的石塊壘砌而成,屋脊高度均達6米左右,門檻、水缸、豬牛舍、廁所等也是用石塊壘成,如此大大小小的石頭房子共有30多座,沒有抹灰漿,里外也沒有粉刷,排列錯落有致,村道縱橫交叉,寬達到2米左右,路面用大石板鋪墊,與房屋相得益彰,更顯內斂。

如今,這些古石屋連同尚存的古城門、城牆成了一筆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政府已將其作為一項旅遊項目予以開發利用,開山劈石修出一條通車山路,慕名者紛至沓來,附近村民因此做起了旅遊,很多民眾從中受益,村民們吃上了“旅遊飯”。

陽朔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