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置
圖騰古道位於陽朔著名的十里畫廊”中的位置。在煙雨峰岳中,皮里黝黑的甑皮人與灕江為伍,與青山為伴,或漁獵或採集,使用的依然是古樸的石器、骨器‘原始的陶器、蚌器。在節奏明快的“妖鼓”下,穿著色彩斑斕的獸皮,手持鋒利的長矛在山林里狩獵,燒蛇烤蚌為食,長唱著人與自然和諧的灕江漁歌和桂山獵謠。
特徵
整個景區具有故事的動態性,視覺的審美性,蘊藏著深刻的文化內容,具有甑皮文化所特有的神聖原始信念。從這些信念中,我們不難捕捉從遠古時代開始,桂林先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對生命的崇拜及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哲理,整個景區濃縮了祖先的智慧,也表達出我們對祖先思德的激情,使萬年之甑皮文化品牌重新獲得生命價值。
“北有匈奴,南有南蠻”,甑皮岩文化是南蠻文化誕生的代表,也是嶺南文化起源之一。步入圖騰古道,在解讀千古之謎中,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體驗延長的生命,擴張我們的心靈版圖!
景點特色:探尋甑皮岩文化的歷史風貌,感受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主要景點
甑皮岩
“北有凶奴,南有南蠻!”甑皮岩文化是南蠻人誕生的代表。這裡表演煙雨峰巒中一群皮膚黝黑的土著人在青山綠林中驚現!他們有的爬樹叉為居,有的選洞穴為房,有的以茅草做屋。使用的工具依然是古樸的石器、骨器,原始的陶器、蚌器。穿著獸皮手持長矛在山林里以狩獵為生。燒烤蛇蛙為食。
土風舞
在銅鼓交鳴中一幕幕充滿野性的舞動,以罕有的激情演繹著人與自然的關係,令人盪氣迴腸,玩味不已。
圖騰廣場
圖騰廣場共有57根圖騰柱,正中央是部落中的女王,左是巫師,右為勇士,其餘54根代表各方神靈,它們與本民族某種物之間存在超然的聯繫,部落視它們為本民族的標誌和象徵。圖騰是土人部落精神世界裡最原始的保護神,也是最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
木鼓
源於母系社會中對祖先的圖騰崇拜,是依照女性生殖器的形象精心雕鑿的。
演藝場
以鼓聲為伴奏樂器,以吼聲、歌聲及鼓聲的有機交融為主鏇律。
當地習俗
關於圖騰含義
“圖騰”一詞來源於北美印第安人阿爾袞琴部落奧吉布瓦方言的音譯,意思是“他的親族”。陽朔圖騰古道遠古圖騰產生於人類早期的巫術禮儀活動。圖騰即徽幟,是嚴格的族象徵。當原始人在一個地方定居下來後,該地某種與他們的生活發生密切關係的東西,或因有益、或因有害,就使其產生崇拜,這就是原始圖騰。這時的自然圖騰崇拜物,是區別不同人類群體的標誌,在與之共處的過程中,原始人就把它們當作了保護神。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酋長和奴隸社會的貴族,利用圖騰神在民眾中的崇高地位把自己說成是祖先神在世間的代表,於是出現了祖先象徵,即大量的人與動植物合一的藝術形象。
圖騰古道習俗
與甑皮人打招呼時,比如問好就是把手放在嘴邊,發出像打哈欠的聲音,再見就是把手放在左胸口,再說出“ni mo mo”。 在家裡時,人們幾乎都赤裸著身子,黝黑的皮膚上寫滿古老的寓言。
陽朔圖騰古道
在娛樂場裡,跟他們跳起舞蹈時,邊跳舞邊友好地拿臀部碰你,如果你被碰的次數比較多,說明你最受歡迎。雖然動作相當機械,卻非常有原始味道。黑皮膚的美女們邊甩動著長頭髮跳草裙舞。走進圖騰古道,他們在道路的兩邊各站一個人,手中拿著環保淡黃色猶如化妝品膏液體,用枝條在每個人臉上畫上一道,不要擦掉有了這道顏色,說明你是這裡高貴的客人。在樹木眾多的原始部落,據說還可以驅蟲滅蚊。走進的時候每人都要獻上一份愛心,還會有人給你拍照。在當地,有“重女輕男”的習俗。女人是很高貴的,男人根本沒有地位。在景區里,進入由甑皮人把守的大門時,女人們可以走寬敞的大路,堂皇的進去。而男人們只能擁擠在羊腸小道,低著頭進去。這充分展現了當地人“重女輕男”的有趣風情。
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公共運輸:
在陽朔西街可以坐5路車到圖騰古道附近,在大門下車後步行約20分鐘或騎腳踏車10分鐘左右到達。
自駕:
桂林出發:桂海高速/兩江機場-上海路-環城西一路-朝環城南三路/陽朔方向-進入G321-朝G65/G72/陽朔/廣州方向-朝桂林繞城高速/南寧/梧州/湖南方向-桂林繞城高速公路-朝陽朔/梧州方向-包茂高速公路-從陽朔/荔浦/G321出口離開-朝恭城/陽朔方向,稍向右轉—進入G321-到達終點。
陽朔縣城內可乘坐電瓶車或者騎腳踏車往十里畫廊方向,電瓶車從陽朔出發預計15分鐘左右,腳踏車需3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