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森本

古森本 (Ku, Sen-Ben) ,中國台灣新竹人(31.12.29)。博士、教授,華人科學家。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原生物系)教授及整合生技中心植物基因轉植研究室主任。

森本 (Ku, Sen-Ben) ,中國台灣新竹人(31.12.29)。博士、教授,華人科學家。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原生物系)教授及整合生技中心植物基因轉植研究室主任。
古森本早年(65.12)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留學,獲植物生理博士後,任華盛頓州立大學副教授、教授,從事農學與生物學研究工作三十餘年,利用遺傳工程促進水稻的光合作用與產量,古教授是研究C3與C4植物的先鋒,並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台灣嘉義大學禮聘後回到台灣,古森本在台灣嘉義大學任教授。並任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副校長兼農學院院長等。
生物技術 (Biotechnology) 在人類知道如何利用酵母菌釀酒與製作麵包時就已存在。今天,它在媒體與科學家的強力宣導之下,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熱門科技。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糧食不足、環境污染、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能源短缺與各種疾病的危機。毫無疑問地,生物技術的進展將為人類帶來解決這些危機的希望。 據研究,從進行光合作用途徑的不同,植物分為C4(碳4)、C3(碳3)等類型。水稻是C3植物,在高溫、強光下容易產生光抑制,光合作用減弱。與C3植物相比,玉米等C4植物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而且在強光、高溫、低溫等逆境條件下有較好的防禦反應,能保持較高的光合作用。因此,如何把C3植物改造成C4植物是科學家長期的夢想。
用轉PEPC、PPDK、NADP-ME、PEPC+PPDK酶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L.)及原種為材料 ,研究了光合作用對光照、溫度、CO2的回響和光抑制條件下的葉綠素螢光特性,結果如下: 1. 轉C4光合酶基因水稻的飽和光合速率比原種高,其中轉PEPC、PEPC+PPDK雙基因水稻的光飽和點比原種高200 μmol*m-2*s-1,飽和光合速率比原種分別高51.6%和 58.5%;轉PEPC基因水稻的羧化效率比原種高49.3%,CO2補償點降低26.2%;在高溫(35 ℃)下,轉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比原種高17.5%。2.經光抑制處理8 d後,轉PEPC、PEPC +PPDK酶基因水稻的PSⅡ光化學效率(Fv/Fm)和光化學猝滅(qP)下降20%- 30%。非光化學猝滅(qN)增加了約30%;但原種的Fv/Fm和qP下降了5 0%多,qN變化不明顯,表明轉C4光合基因水稻耐光抑制能力增強。這些結果為用生物技術提高水稻光合效率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據和途徑。
古森本提到,現時的基因改造技術均由數家大型公司操控,如果中國不積極研究有關技術,最後可能會淪為農業的殖民地。
植物通過葉片上的氣孔吸收CO2,葉綠素吸收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小麥、水稻等C3植物的光呼吸作用較強,大量未被利用的CO2重新釋放到空氣中。經分析,現有水稻品種的光能利用率只有10%~15%,而理想的光能利用率是5%。玉米和甘蔗等C4植物是高光效作物,光呼吸作用較弱,能夠充分利用CO2來合成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光合效率是水稻的1.5~2倍。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華裔科學家古森本教授已成功將玉米的高光合率碳四基因注入水稻並飲譽國際。由於提高了水稻的光合作用率,所以可增加碳水化合物,提高水稻產量。
中國江蘇省農科院遺傳所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古森本教授合作,將玉米高光效基因導入水稻,使水稻產量提高30%以上。
從1997年起,中美專家共同開展玉米高光效基因導入水稻的研究,分別受到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和我國重大基礎研究計畫(973)資助。此項研究將玉米高光合效率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簡稱pepc基因)導入第N-7代穩定轉基因材料作父本的水稻植株,並整合入水稻的基因組,使玉米的高光效基因在水稻上得以良好的表達,改善了水稻植株葉片的氣孔導度,提高了CO2的利用率,光合效率提高50%,產量增加30%以上。
目前,研究人員正嘗試著把玉米另外兩個高光效基因與我國高產優質多抗品種雜交也同時導入水稻,建立了抗生素催芽初選、分子標記檢測、酶活性和光合速率測定等與田間表型性狀決選相結合的水稻高光效育種技術體系。 為進一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和產量。
古森本先後系澳洲CSIRO研究所訪問學者(76.-77.)、日本名古屋大學訪問學者(84.-85.)、香港中文大學訪問教授(90.-91.)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曾說,“超級雜交水稻計畫”預計在未來5年完成育種、田間試驗、生產試驗和生產示範。屆時,“超級雜交水稻”的米質將從現在一般雜交水稻米質的三級或二級提高到一級,產量可達畝產900公斤。
來自中國台灣的農業生物技術專家古森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大陸的情況不適於提倡必須大量消耗糧食作物原料的生物能源,但很多非糧食作物和樹種---蓖麻和麻風樹...
古森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還說,與大陸一樣,台灣也面臨人多地少、本地原料供應不足問題。他擔任顧問的台灣翔森生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與越南和高棉等東南亞國家農業部門合作,在這些國家種植麻風樹和甜高粱以提煉生物柴油,並打算銷往東南亞市場。 古森本說,大陸的情況不適於提倡必須大量消耗糧食作物原料的生物能源,但很多非糧食作物和樹種--蓖麻和麻風樹等在大陸仍有待開發。
古森本說,即使不能期待生物燃料在可見的未來主導亞洲市場,但如果能達到2%,這一地區也能有效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古森本為推動農業生物科技的研究,嘉大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古森本教授慷慨捐款50萬,贈予該校校務基金。古教授謙虛的表示,捐款是小事,實在不需張揚,未來這筆經費將統一由學校會計單位處理,專款專用,用來幫助外籍學生、聘請國外學者蒞校講座、推動校內農業生物科技的研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