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安妮寶貝對著名藏書家韋力的長篇訪談,以隨筆的形式記錄採訪的過程和感受,展現二人思想的碰撞,懷緬古書歷經百年遞嬗的艱難歷史,向前人著述之嚴謹、工匠技藝之精湛、古法用心之體貼致敬。
另由韋力撰文講解古書版本、紙張、裝裱、刻印等方面的含蘊精緻之美,並挑選他所珍藏的十本稀見古籍,解說其內容、版本遞傳、背後故事等,配以大量精美的古書照片,內容嚴謹詳實而雅趣盎然,為普通讀者展現了難得一見的古書之美。
古書沉澱百年的厚重與優美,呈現了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內在力量,意在引導讀者回歸質樸、平和的本初心境,通過了解、親近、感受傳統文化之美而淘澄心性、陶冶情趣。
編輯推薦
安妮寶貝對談著名藏書家韋力――關於古書、古典文化,對風雅和優美投以深深愛慕,對高潔和矜持不失信仰。
含大量珍貴古籍照片,四色全彩印刷,還原古書沉澱百年之精之純之美。
“對風雅和優美投以深深愛慕,對高潔和矜持的情操不失信仰,這樣的辰光貌似已一去不復返……被新世界的衍生物所包圍的我們,對歷史及傳統,如何欣賞、表達、維持和保護。”――安妮寶貝
“我們今天所談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怎么體現?靠的就是這些古書。我總想告訴別人,美之所以為美,到底是怎么回事。”――韋力
作者簡介
安妮寶貝,作家。
出生於七十年代中期,浙江。曾任職銀行、廣告公司、網站、雜誌社等。
1998年在網際網路上發表短篇小說,作品被廣泛流傳閱讀。此階段作品結集於《告別薇安》(2000)、《八月未央》(2001)。2000年終止網際網路創作,開始職業寫作。
陸續出版《彼岸花》(2001),《薔薇島嶼》(2002),《二三事》(2004),《清醒紀》(2004)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攝影、散文雜文各式作品。題材多圍繞城市中游離者的邊緣生活,探索人之內心與自身及外界的關係,文體自省疏離,風格清洌。作品均持續進入全國各類暢銷書排行榜,更被引介到香港、台灣、越南、韓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地區和國家。
韋力,男,一九六四年生人,喜收藏古書,相關著述有《古書收藏》、《批註本》、《書樓尋蹤》等。在天津,他專門擁有一幢“西苑書樓”,這是他個人收藏古籍的所在,三層樓的空間共陳列近百個大書架,價值數千萬的藏品羅列其中。據韋力自言,其中價值幾十萬的古籍他就有四十多套。殿版研究家翁連溪譽其為:“又讀又研究”,“是一個藏書家,”而且“是國內最大的藏書家。
圖書目錄
序
訪問記
古書談
古書收藏
文摘
南宋羅大經在《鶴林玉露》里寫下一篇文字。
唐子西詩云:“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蒼蘚盈階,落花滿徑,門無剝啄,松影參差,禽聲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隨意讀《周易》《國風》《左氏傳》《離騷》《太史公書》及陶杜詩、韓蘇文數篇。從容步山徑,撫松竹,與�犢共偃息於長林豐草間。坐弄流泉,漱齒濯足。既歸竹窗下,則山妻稚子,作筍蕨,供麥飯,欣然一飽。弄筆窗前,隨大小作數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跡、畫卷縱觀之。興到則吟小詩,或草《玉露》一兩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邊,邂逅園翁溪叟,問桑麻,說粳稻,量晴校雨,探節數時,相與劇談一晌。歸而倚杖柴門之下,則夕陽在山,紫綠萬狀,變幻頃刻,恍可入目。牛背笛聲,兩兩來歸,而月印前溪矣。
這篇文字為《山靜日長》。字字可喜,使人流連。古人留下的字,在故紙堆中依舊清晰,而幽遠情意恐已在時間更替之中再難尋覓。隱遁生活在任一時代中都只是逆流和孤立,而與之映襯的“馳獵於聲利之場者,但見袞袞馬頭塵,匆匆駒隙影耳”卻是主流。集體依靠迅疾而粗暴的力量向前推進。即便有人另闢蹊徑,背離大多數人的歸宿,在撲面擊打的浪潮之中做不合時宜的事,其根本也只是一種個人選擇。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余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醉眠》的詩句,清簡如溪水中的松影,使時間循向緩慢,放空。這種變化需要內心的基地作為支撐。在緩慢中有豐富的流轉,在放空中有篤實的基底,如此,太古和小年的感受,才不至於成為另一種寂寞的負累。清醒則時時逼迫出內心漏洞。佳境之前,原是險道。文字背後,唯見承當。
被湮沒的古時,熱衷於插花、焚香、點茶、掛畫的日子,手工逐一製作出端正的紡織品瓷器漆器和食物,尊重四時節氣,對萬物和天地的敬畏之心,對風雅和優美投以深深愛慕,對高潔和矜持的情操不失信仰……這樣的辰光貌似已一去不復返。被電視新聞、網際網路、科技電器、虛擬空間、化學污染……種種新世界的衍生物所包圍的我們,又可以對歷史及傳統作何欣賞、表達、維持和保護?
彼時有缺,也有光華。古今對照無定論。被吞沒和推遠著的價值觀,如夜空中流轉星光逐一熄滅。我們也許已忘卻抬頭看一看天空,尋找星辰軌道,感受它遙遠時空之前迸發的光耀。而這光耀仍在等待。
因此,古書、古物、古人、古事不妨重提。
才有了這本關於古書的採訪的開端。